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助力農業強省建設
2023-12-07 09:29:25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第十六場新聞發佈會舉行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助力農業強省建設(新聞發佈廳)

  “河南堅持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不斷增強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保障能力。”12月6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的“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第十六場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弓説。

  糧食收購:保障農民種糧賣得出

  針對夏糧部分地區出現小麥籽粒萌動、發芽的問題,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及時出臺受損小麥收購方案,全省共確定定點收儲庫點826個。地方國有糧食企業積極開放糧庫空閒區域,累計提供晾曬場地478萬平方米。全省地方國有糧食企業準備空倉440億斤,農發行河南省分行準備收購資金500億元,保證收購人員、器材、資金提前到位。同時,該局大力引導飼料加工和工業用糧企業入市收購,開展省內外産銷合作。監測數據顯示,河南受損小麥收購均價1.25元/斤,達到了種糧農民預期。

  針對秋糧收購期間連陰雨天氣,該局主動開展收購指導服務,強化收購進度統計和價格監測,加強執法監管。截至11月30日,全省全社會收購糧食約600億斤,有效保護了農民種糧收益。

  糧食儲備:守好全省糧食保供“蓄水池”

  自2021年以來,全省累計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動項目”116個,增加優質綠色糧油産品加工産能215.5萬噸,提升應急加工和應急供應能力184萬噸。近兩年,全省累計改造倉容近100萬噸,特別是開展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全省實現低溫準低溫、氣調儲糧的倉容達到671萬噸。

  在完成國家下達儲備規模的基礎上,持續完善地方糧食儲備品種及佈局。截至目前,河南現有的省市縣三級地方原糧儲備,大致滿足全省3個月的市場銷量。此外,鄭州市作為大中型城市,建立了能夠滿足15天市場供應量的成品糧儲備,其他省轄市也建立了一定的成品糧儲備。截至目前,共建立社會責任儲備企業220家,基本形成了全省功能互補、權責清晰、協同高效的多元儲備體系。

  應急保供:實現糧食應急網絡城鄉全覆蓋

  健全完善全省糧食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全省糧食統計入統單位4700多家,固定價格監測點198個、城鄉居民調查戶3860家,年均對外發佈糧食市場監測信息400篇左右,向全社會傳遞行業準確信息,助農增收、助企增效。以提升糧食應急區域保障能力目標,聯合省發展改革委制定了《關於建立健全糧食應急保障中心的實施方案》,對河南省糧食應急保障中心建設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穩步推進建設。目前,全省已納入糧食應急保障信息系統的各類應急保障企業共計4360家,實現了糧食應急網絡城鄉全覆蓋,緊急狀況下能夠實現各類應急企業高效調運、及時保障。

  産業發展:做強做優品牌助力農業強省建設

  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省財政廳在全國率先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實施方案》,“十四五”期間,每年拿出3億元財政資金,開展糧食綠色倉儲、品種品質品牌、品質追溯、機械裝備、應急保障能力、節約減損健康消費等“六大提升行動”。支持糧油加工企業累計實施項目116個,總投資超過16.2億元。全省糧食産業完整性、鏈條緊密性、結構合理性得到全面提升,糧油産品供需結構更加優化。

  持續推進糧食産業“三鏈同構”,推動糧食産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全面提升糧食産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糧食産業經濟總産值達到2153億元,同比增長4.3%。深入實施品牌建設戰略,全省小麥粉及其工業化饅頭、掛麵、速食麵、速凍食品等年産量均佔全國1/3以上,預製主食、酸辣粉等便捷和休閒食品發展迅猛。8月份成功承辦第五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大會期間共成交及意向簽約金額558.8億元,為歷屆糧交會最高;河南省成交及意向簽約金額172億元,參展面積、意向交易量和簽約金額均位居全國第一。(記者 李若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