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鄭州:讓歷史“看得見” 讓文物“活起來”
2024-01-05 09:23:57來源: 鄭州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多舉措推動文物保護成果惠及於民 讓歷史“看得見” 讓文物“活起來”

鄭州:讓歷史“看得見” 讓文物“活起來”

現如今,“走進博物館”成為一種生活常態 鄭州日報記者 馬健 攝

  “我參加‘博物館漫遊季記’活動,‘打卡’了鄭州博物館、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二七紀念塔等,一下子讓我喜歡上了鄭州!”“鄭州現在面向公眾的考古講座、考古工地開放日活動更多了,每次都有收穫。”“鄭州出土的金覆面比三星堆青銅面具還要早,這是我看過最難忘的展覽!”……去年以來,鄭州豐富多彩的文博活動吸引眾多市民遊客“打卡”。

  文物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明,給人心靈上慰藉和情感上的歸屬感。新年伊始,總結過去展望未來,鄭州文博系統為市民辦了哪些民生實事?記者走訪發現,到博物館看各種主題的展覽、逛社區附近的考古遺址公園、聽考古公益講座等活動,不知不覺間已融入鄭州居民的生活日常。大家在與文物、歷史的“親密接觸”中,享受著鄭州市文物局以市民需求為導向精心設置的“厚重”文化之禮。

  進博物館更常態化

  曾參加鄭州博物館“中秋夜遊”的市民小黃,至今仍對在博物館以傳統方式過中秋記憶猶新,猜燈謎、投壺、對詩、漢服變裝、古樂演出等一系列富有傳統文化和博物館特色的活動,讓她沉浸式體驗夜遊樂趣。“平時我也經常逛博物館,但在博物館過中秋節感覺挺特別的。”小黃告訴記者,如今博物館舉辦的活動形式越來越多樣,這讓她覺得博物館更加“平易近人”,她和身邊的朋友也更喜歡去逛博物館了。

  小黃的行動也在鄭州博物館接待觀眾數量上有所體現:去年前11個月,超126萬名觀眾走進鄭州博物館,其中未成年觀眾55.6萬。“我們推出了22個展覽,主題涵蓋迎新春館藏木版年畫展、大河文明展、南陽黃山遺址考古發現成果展等。”鄭州博物館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展覽豐富了觀眾的文化生活,不僅吸引了大量本地觀眾,也吸引了眾多外地遊客前來參觀,直播觀看人數超千萬。此外,鄭州博物館還舉辦了157場社會教育活動,志願者完成1280場志願講解服務,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參觀體驗。

  此外,鄭州商代都城遺址書院街貴族墓地出土的神秘早商金覆面首次在博物館展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石窟裏的絕唱——中原黃河沿岸石窟造像高浮雕拓片藝術展”“奔流——魯迅博物館藏黃河流域石刻拓片展”等精品展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觀展需求。

  “目前,我市全域博物館總數從10年前23家增加到現在的110家。”鄭州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博物館每年推出各類主題展覽500多個,舉辦各類主題宣傳社教活動1000多場次,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卡”遺址公園更便捷化

  2023黃河文化月系列活動舉辦期間,鄭州十大詩歌打卡地出爐,杜甫故里、劉禹錫公園、李商隱公園、白居易文化園、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二七紀念塔等榜上有名,成為廣大詩歌愛好者爭相“打卡”的熱門景點。實事上,它們正是鄭州生態遺址公園的“主角”。

  記者了解到,鄭州目前新建開放的生態遺址文化公園達到53處,這些遺址公園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土地、規劃、群眾生活、後期管理等多重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傳承文化、服務社會、優化環境、帶動發展的積極作用。如今,考古遺址公園不僅成了老百姓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更是激發和增強廣大市民文化自信的文化地標。

  考古講座更普及化

  去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鞏義雙槐樹遺址、滎陽青臺遺址開展公眾考古開放日活動,考古工地參觀、專家講解、考古互動等環節,增加公眾對考古知識的理解與認知。

  “之前覺得考古特別神秘,但我在青臺遺址聽專家講解,看絲綢遺跡、北斗九星祭祀區,對‘考古’有了切身的感受。”市民丁先生告訴記者,近距離觀看文物整理、修復、繪圖全過程工作實景,他覺得考古工作既平凡又偉大:“日復一日的考古工作很辛苦,但特別有價值!”

  除了近距離了解考古,歷史知識的普及也增進了民眾對考古的興趣。作為在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開展的高品質文化講座,“商都講壇”匯聚當代考古與文化大家,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古韻氣息裏帶觀眾開啟美妙的文化之旅。

  記者了解到,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先後邀請劉慶柱、許宏、唐際根等業內大咖在商都講壇作講座,“中”與“中和”文化、二里崗文明衝擊波、商王朝時期的八大城址、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形成等課題,為廣大市民普及了中華文化內核及鄭州輝煌的歷史文明;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主辦的鄭州中原文化大講堂則邀請歷史文化學者閻鐵成,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王星光、謝曉鵬,清華大學徐迎慶教授和師丹青等名家主講《讀懂中國,從鄭州開始》《中原文化巡禮》等內容,為鄭州市民打開了專業考古“大眾化”的大門。

  文物活化千變萬化

  走進鄭州各大文博場館,依據館藏資源開展的文物活化利用活動,可謂“千變萬化”。一一體驗下來,不由得感嘆這些緊密貼合鄭州歷史文化、以市民需求為導向互動活動“真香”!

  “《商都往事》是全國首個商文化主題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劇,可同時容納近20名玩家參與劇情。”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院長郭磊介紹,觀眾可化身夏末商初的時代角色,在互動遊戲中掌握歷史文化知識,感受厚重商都。此外,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還與鄭東新區實驗學校聯合出品歷史主題情景劇,以現代學子與大詩人李商隱的鄭州邂逅,展開一場詩情畫意的穿越之旅;高度復原商代宴席,讓觀眾切身體味巍巍商都的文化魅力……

  “鄭州市大河村考古遺址博物館推出‘仰韶·星飾’T臺秀、鄭州二七紀念塔夜遊‘打卡’等活動也是精彩紛呈,深受遊客們喜愛。”鄭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管城東城垣遺址博物館運用全息影像、裸眼3D、數字元宇宙等形式,以沉浸式光影手段展示城垣遺址等特色活動也吸引了眾多觀眾:“通過豐富、新穎的活化利用項目,鄭州厚重的歷史文化深入人心,鄭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更加巍峨、城市品位更為濃厚。文物工作已融入百姓生活,成為民生改善、生活幸福的新動力。”(記者 左麗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