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河南科技獎“檢閱”出哪些精彩
2024-01-11 09:40:05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河南科技獎“檢閱”出哪些精彩(關注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關注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河南科技獎“檢閱”出哪些精彩_fororder_1

1月1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鄭州舉行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河南日報記者 杜小偉 董亮 蔡迅翔 攝

建設中的中原科技城。河南日報記者 聶冬晗 攝

  1月10日的省人民會堂,“星”光璀璨、氣氛熱烈,參加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獲獎者們,代表著329項科技成果背後的眾多研發單位和創新團隊,在此接受“檢閱”,展示驕人成就。

  獎勵不僅是褒獎,更是導向。展開2023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名單,就如同觀看全省科技創新“大閱兵”,鼓舞人心。

  頂天立地

  強化協同創新 搶佔前沿賽道

  在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引領下,河南省科技戰線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産業發展方向,全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難題,迎來了碩果滿園。

  深耕優勢領域,搶佔前沿賽道。盾構是河南省乃至國家的一張高端製造“名片”,如何進一步做深做強?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盾構/TBM刀盤刀具性態實時診斷與智慧運維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解決了“缺可靠檢測傳輸裝備、缺精準診斷評估方法、缺科學運維調控策略”三大世界難題,形成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刀盤刀具性態實時診斷與智慧運維關鍵技術,實現了從“無人區”到“設門檻”的躍變。

  堅持“頂天立地”,強化協同創新。8萬多個零部件構成的大型礦山裝備,如何讓它運行得更“聰明”?智慧製造的前沿方向“數字孿生”是讓裝備更聰明的重要手段。獲得2023年河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的“‘人—機—環境’共融的高端裝備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面向“智慧製造”國家戰略,瞄準工業軟體這一“卡脖子”環節,由鄭州輕工業大學聯合廣工大、北航等數字孿生核心團隊,與鄭煤機、中信重工等龍頭企業攜手開展産學研合作,研發了行業領先的裝備數字孿生系統,推動了智慧製造技術革新與産業轉型升級。

  既緊盯國家戰略,也關心百姓民生。如何在群眾的一日三餐中做出“大文章”?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小麥粉適度加工及大宗面製品産業化升級關鍵技術裝備與應用”項目,聯合河南工業大學等高校、國家糧科院、面機企業、食品企業實施全産業鏈協同創新,顯著提升了大宗面製品的品質和口感,使小麥資源利用率至少提高3%,相當於每年可多滿足3900萬人的小麥粉消費用量。

  “航天信息智慧伴隨支援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為加速建設河南航天樞紐港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撐;神農種業實驗室積極參與“玉米C4光合關鍵基因在C3植物小麥和擬南芥中的功能與作用機制”項目並作出貢獻;精準麻醉、糖尿病微生態防治、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技術、運動傷病康復關鍵技術等一批成果的集中涌現,映射出河南省醫療健康領域的跨越式發展。一項項先進成果的背後,展現的是河南全力以赴拼創新的決心與成效。

  量質齊升

  深化校企合作 高校表現搶眼

  2023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名單中,河南高校頻頻出現。

  數量方面,省技術發明獎的14個獲獎項目中,有8項主要完成單位有我省高校;省自然科學獎27個獲獎項目中,有23項主要完成單位有我省高校;省科學技術進步獎288個獲獎項目中,有176項主要完成單位有我省高校。

  其中,鄭州大學以第一單位獲獎47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26項,三等獎12項),獲獎總數和一等獎獲獎數量均打破學校紀錄。

  品質方面,高校在高等級獎項中的表現尤為亮眼。省自然科學獎3個一等獎中,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各以第一單位摘得一項;省技術發明獎唯一的一等獎,鄭州輕工業大學是第一單位;省科學技術進步獎30個一等獎中,我省高校為主要完成單位的有19項。

  其中,獲得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銀硫團簇材料定向製備與功能化”項目,主要完成單位為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研究成果構建了無機化學可控合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動了無機化學的發展;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優質強筋、中強筋小麥量質協同機制與調控關鍵技術創新應用”項目,河南農業大學是第一單位,該項目有力推動了河南及全國優質小麥品質、産量和效益的提升……這些沉甸甸的科研成果,充分彰顯了高校在我省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細看名單,記者發現,河南省高校獲獎項目中很多是和企業合作完成的。這是河南省深化校企合作,引導科學家、企業家攜手攻關,通過實施“産業對接計劃”推進産業鏈、創新鏈、要素鏈、制度鏈深度耦合,促進政産學研用各環節相互貫通,開展有組織科研結出的碩果。

  “2024年,我們將通過實施協同創新體系構建工程、標誌性科研項目培育工程、校企共建研發中心增效工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體系構建工程等重點工程,推動高校多出科研成果,推動更多成果轉化落地。”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尹江勇 史曉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