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探尋河南文旅發展新路徑】文創産業跨界“破圈”之路
2024-07-12 09:14:01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文創産業跨界“破圈”之路(文化中國行)——“探尋河南文旅發展新路徑”系列報道之四

  在河南博物院來一杯提拉米蘇;在殷墟博物館來一碗“甲骨文麵條”;在家裏擺上一束蘇州博物館花語江南香氛紙花……在網絡平臺,網友紛紛曬出自己買的寶藏文創,評論區的討論格外熱烈。

  承載中華文化標識、充滿時代創新設計和生活實用功能的文創産品,日益成為社會追逐關注的熱點,文創逐漸從“小産品”發展成“大産業”。

  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物局共同公佈了全省首批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産品開發試點單位名單,河南博物院、河南省美術館、河南省圖書館等14家單位入選。

  入選的試點單位將按照《關於進一步推動全省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的若干措施》要求,在設立經營主體、健全收入管理、完善激勵機制、加強人才培養等方面先行先試,為全省文化創意事業探索路子、積累經驗,這正是我省為推動文旅文創融合戰略走深走實的生動寫照。

  作為首批文化創意産品開發試點單位之一,河南博物院在開發文創産品的路上一直不懈探索。該院文創辦銷售總監吳俊華介紹,從書籤、帆布包、冰箱貼等文物主題的基礎紀念品,到雪糕、巧克力、AR導覽器等感官體驗類産品;從“考古盲盒”“修復盲盒”等具有交互性的産品,到數字文創藏品及“虛擬公社”的毛絨玩具等,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産品推陳出新,實現了從1.0到4.0的“破圈”升級,目前已有2000多款産品。

  以當地文化資源為基礎、以創意設計為核心、以技術為支撐的文創産品,推動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成為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一扇窗。

  7月1日,河南非遺美學館正式開館,記者在現場看到,太極拳咖啡、草藥象棋、汝瓷冰箱貼、“魚躍龍門”高浮雕拓片……傳統非遺透過一件件帶有巧思的文創産品走進市民的視野。

  “之前覺得非遺離我們很遠,透過文創和非遺的巧妙結合,才知道河南的非遺資源如此豐厚,想把這些文創都帶回家去。”前來觀展的邵雪説。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非遺文創作為河南省非遺助力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也在館內進行了集中展示,萌態十足的布老虎和泥泥狗引得市民紛紛拍照留念。

  “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有個説法,第一次來的遊客是為了看原創話劇,第二次是為了感受文化,第三次來的‘老粉’絕對是衝著我們的非遺文創來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商管部非遺業務負責人劉陽説,目前景區內陳列的非遺文創涵蓋了河南省50多種非遺,銷售十分火爆。

  如何打造富有特色的“爆款”文創産品,不斷提升河南省文化軟實力,成為河南省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深入實施的重要環節。

  劉陽坦言,在研發之初,並不能預料哪款産品將成為“爆款”。從研發、生産到銷售環節都需要和市場緊密結合,進行動態調整。“生産適銷對路的文創産品,需要一定的市場敏銳度和産品運營經驗。總的來看,大家更喜歡承載傳統文化並帶有創新,在實際生活中具有實用價值的文創産品。”劉陽説。

  河南大學文化旅遊學院副教授李昊認為,文創産品的開發設計一方面要根植于地方文化,全面推進文化創意設計與非遺文化、文博衍生品、農副産品、地方餐飲特色以及現代科技發展成果等相融合,開發富有文化特色和故事性的高品質國潮文創産品;另一方面要用數字賦能文化創新,年輕人正成為文化旅遊消費主力軍,未來的文創産品開發要堅持“文化創意+科技創新”雙輪驅動,借助科技的加持。

  一座城成就一部劇,一部劇帶火一座城。《風起洛陽》讓遊客蜂擁而至,《我的阿勒泰》帶火了新疆旅遊,《繁花》讓上海黃河路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在影視和文旅相互融合、相互賦能的背景下,影視IP熱持續帶動當地旅遊發展,為文創市場增添新活力。

  2023年,淇縣借助《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影視作品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機遇,推動“影視流量”變“朝歌遊量”、“網紅景點”變“長紅經典”,實現了“影視+文旅”的雙向奔赴、“劇與城”的雙贏共生。

  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和旅遊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主任朱敏看來,影視劇因其自身的文化屬性和傳播功能,對拍攝地的文化品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自帶流量的影視IP火爆出圈,其衍生品銷售也格外紅火。淇縣搶抓影視熱度,聚焦多元化業態、沉浸式場景、智慧化體驗,對影視作品持續進行多層次、連續性IP創作,借助影視作品中的經典場景,推出封神美食盛宴,打造封神主題酒店,研發封神文創産品,豐富文旅消費業態,持續擦亮“封神之地·古都朝歌”的城市名片。

  如何讓影視IP為文旅場景持續賦能?朱敏建議,加強文化傳承與保護,確保影視拍攝地的旅遊開發中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産得到有效保護。同時注重旅遊産品創新,深入挖掘影視劇內容要素以及拍攝地的特色文化資源,針對遊客的多元化需求,開發高品質的特色旅遊産品,推動影視IP價值進一步釋放和轉化,持續帶動文旅消費升級。(記者 郭歌 見習記者 張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