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快遞進村、特産出門 “小包裹”激發“大循環”
2024-09-30 09:29:49來源:新華網編輯:張雨晴責編:蔣碩

  新華社鄭州9月28日電(記者劉金輝)從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晏河鄉郵政所出發,綠色郵車開過崎嶇的山路,中國郵政攬投員楊軍背起郵包再步行走過一段土路,將一罐奶粉和幾盒藥品送到了80歲的胡樓村村民甘崇全家裏,這是他在北京務工的大兒子給他寄來的。

  寒暄了幾句,甘崇全邀請楊軍到屋裏喝口茶,兩人已是認識20多年的朋友。從1997年入職,楊軍便承擔這一片的投遞工作,以前騎著自行車、摩托車送信,現在開著車送快遞。

  “多虧了老楊,要不然我怎麼拿這些東西啊。”甘崇全説。胡樓村位於大別山區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全村2800多口人,分散在約10平方公里的山間,目前還在村裏住的大多是老人。甘崇全即使到村委會的便民服務站拿快遞,也要走四公里山路。為了讓這些老人能收到家人寄來的東西,河南郵政堅決打通“最後一公里”,將快遞送到他們家中。

快遞進村、特産出門 “小包裹”激發“大循環”

9月27日,河南光山縣郵政分公司攬投員楊軍將快遞送到甘崇全家裏。新華社記者 楊靜 攝

  “我在網上給父親買東西都會叮囑客服使用郵政快遞業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東西能直接送到父親家裏。”甘崇全的大兒子甘雷説。甘崇全患有高血壓,需要常年吃藥,他的老伴兒雙目失明,行動不便。

  “我來胡樓村送一趟快遞一般需要2個多小時,如果算經濟賬,公司是賠錢的,但村裏的老人有需求,我們得堅守住這份社會責任。”楊軍説。

  光山縣位於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中央辦公廳的定點幫扶縣,2019年5月,河南省政府宣佈光山縣脫貧摘帽。目前,光山縣郵政分公司在所有行政村均設有快遞自提點,對像胡樓村這樣的偏遠山區村也提供郵政普遍服務,實現“快遞進村”。

  河南省郵政分公司聚焦農村物流難問題,紮實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建成縣級寄遞物流共配中心87個,鄉鎮共配中心340個,打造村級站點4.6萬個,自提點4.97萬個,優質郵樂購站點1.5萬個,助力實現城鄉服務均等化。

  現在,在政府多個部門大力支持下,河南省郵政分公司正在推進“郵快合作”,加快打造縣鄉村三級共配中心,其他公司的快遞可以放在郵政的縣、鄉配送中心,借助郵政覆蓋鄉村的寄遞網絡送到各個村,實現資源共享、降本增效,破解快遞到村的“最後一公里”難題。

  除了把快遞送進村,郵政企業還在幫村民把家裏的土特産賣出去,助力鄉村振興。

  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光山縣文殊鄉東嶽村四方景家庭農場負責人楊長太通過郵政的線上線下平臺售出了3000多箱鹹麻鴨蛋。

  “這不光是我家的鹹麻鴨蛋,還有其他村民的。”楊長太是當地的致富帶頭人,他聯合了50多個農戶,組成“合作聯盟”,銷售鹹麻鴨蛋、大米、小磨香油、土雞蛋等土特産。

  楊長太2015年開始流轉土地種水稻,隨著規模的擴大,他急需資金,2020年他通過文殊郵政支局的整村授信業務,獲得了30萬元的助農貸款,開始種植油茶,建大棚種草莓,産品不斷增加。

快遞進村、特産出門 “小包裹”激發“大循環”

9月28日, 河南光山縣郵政分公司設在東嶽村的直播間,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直播銷售農産品。 新華社記者 劉金輝 攝

  起初,楊長太自己做直播賣土特産,但流量不大。2023年7月,光山縣郵政分公司在東嶽村設立了直播間,幫助村民賣土特産,楊長太逐漸成為直播間的常客,而且他的産品也入駐了光山縣的“郵樂購”線下站點,銷量不斷提升。

  目前,光山縣郵政分公司依託全縣312個郵樂購站點、社區團購、抖音直播間上架當地特色農産品20款,其中,大米和鹹麻鴨蛋銷量較大,累計銷售額分別為212萬元和48萬元。

  “我們充分利用郵政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優勢,持續提升為農民解決資金難、銷售難、物流難等問題的能力,打通農村商品流通的‘最後一公里’。”光山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周任遠説。

  據介紹,河南省郵政分公司今年已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實現農産品交易額12.3億元,累計為櫻桃、茶葉、大棗、山藥、石榴、蘋果等百餘種生鮮農産品提供“源頭田間冷倉+專業冷鮮包裝+田頭收寄+産地專線直髮+冷鏈專線運輸”一條龍寄遞服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