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投資穩步擴大,服務消費持續火爆,外貿進出口質效提升。2024年河南經濟三季報出爐,一系列生産需求指標看點滿滿,彰顯河南省經濟穩中向好、好中向新的發展大勢。
有效需求釋放、市場預期改善的背後,是河南省持續豐富“兩重”“兩新”政策工具箱,把政策機遇落到項目上、落到企業上,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發揮積極作用,推動經濟發展穩健前行的正向因素在累積增多。
重大項目提質加速
數字,往往有最直觀的衝擊力。今年第一季度,河南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9%;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5%,比一季度加快3.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7%,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經濟指標的變化,來源於增長勢能的積蓄,離不開充足的政策儲備和精準的政策著力點。
在省項目推進中心總工程師、正高級經濟師胡美林看來,河南省把“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作為長久之策和重要機制性安排,滾動推進、持續發力,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新項目加快建設和投産達效,為穩增長、調結構、增動能提供了有力支撐,推動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逐季提升。
以國慶假期一結束便舉行的第十四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為例,“簽約一批”中7大産業集群、28個産業鏈項目投資佔投資總額的88%,“開工一批”中産業轉型發展項目數量、總投資分別佔比77.8%、75.1%,河南項目建設和産業發展越來越有“新”意、有“質”感。
從主動為、擴大增量,到全力保、激活變數,再到奮力幹、盤活存量,“三個一批”讓項目“有了上頓、有了下頓,還有下下頓”,不斷釋放投資拉動和産業帶動效應。前三季度,全省億元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8.9%,拉動全省投資增長5.2個百分點,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83.2%。
今年以來,河南省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一大批企業家選擇繼續“加碼”河南。前三季度,全省民間投資增長9.5%,高於全省投資增速2.8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高於全省投資增速。
豫企出海步伐鏗鏘
在希臘雅典和塞薩洛尼基,居民乘坐著環保、舒適的宇通純電動公交車在城市中自由穿行;在印度尼西亞武吉英達市一工業園區,由中國電建集團河南電力器材有限公司生産的光伏支架,為當地清潔能源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這是河南省外貿“新三樣”在海外乘風破浪的生動縮影。當前,以電(電動汽車)、光(光伏産品)、鋰(鋰電池)為代表的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産品出口提速,正成為拉動河南省外貿發展的新引擎。前三季度,河南省出口外貿“新三樣”産品77.8億元,同比增長11.4%。
“通過外貿這一窗口可以窺見,河南製造業正加速向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轉型。”鄭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説。
創新讓“河南造”受到更廣泛的青睞,進一步轉化為出口動能。前三季度,河南省汽車、鋁材、白銀、傢具、工程機械出口值均呈兩位數增長,合計拉動全省外貿出口值增速3.6個百分點;發製品、客車、盾構機等10種商品出口值均居全國同類商品第一,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作為支撐外貿發展的基石,河南省外貿企業主體活力不斷增強。今年以來,河南省出臺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18條措施,健全頭部外貿企業常態化聯繫幫扶機制,全省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穩定在1.1萬家以上。前三季度,河南活躍外貿企業增速及凈增加企業數量均居中部第一;進出口值5000萬元以上“大塊頭”外貿豫軍,進出口值佔全省外貿總值的88.7%。
“兩重”“兩新”落地顯效
近日,在鄭州比亞迪雙網旗艦店,市民劉琪通過置換更新方式購買了一輛新能源車。“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很給力,為消費者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實惠。”該店銷售人員表示,近期門店客戶量增加了不少,日均銷量遠超去年同期。
今年以來,河南省找準“兩重”“兩新”等國家重大決策落地轉化的著力點、突破口,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預期逐步轉強、市場信心逐步提振,對穩增長、擴投資、促消費的帶動作用正加速釋放。
“兩重”即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涉及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者都是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戰略部署。
以“兩新”政策為例,其落地實施引導居民消費潛力有序釋放,“催化”重點消費品銷售明顯上漲。前三季度,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通信器材、新能源汽車、智慧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3.7%、26.9%、15.0%,比上半年分別加快4.7個、3.9個、2.9個百分點。
在持續激發需求潛力的同時,相關政策效應正在向供給端傳導,不少企業看好“兩新”領域發展前景,增加了設備製造、消費品生産等領域投資。前三季度,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7.0%,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6.4%、比上半年加快6.7個百分點。從生産端看,全省傢具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2.5%,比上半年加快6.1個百分點。
信心更比黃金貴。“兩重”“兩新”政策的持續發力,是四季度投資、消費等領域穩健運行的重要保障。隨著千行百業一個個經濟細胞更好地動起來、活起來,河南經濟也將持續暖起來、好起來。(記者 宋敏 李筱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