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鄭州闊步前行 邁出對外開放新步伐
2025-02-10 09:26:04來源: 鄭州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原標題:闊步前行 邁出對外開放新步伐

  改革開放,是歷年鄭州兩會的熱點,同樣,今年依然熱度不減。

  回首來路,鄭州改革開放交出傲人答卷: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落地實施、自貿區鄭州聯動創新區掛牌成立、入選全球國際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國際鄭”的開放度更高、朋友圈更廣。

  展望前程,鄭州正在續寫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篇:強化“四港聯動”,提升樞紐能級;高標準建設自貿區2.0版;打通國際班列水果進口運輸通道;推動鄭州品牌、技術和標準“走出去”;建設一批國際人才社區、國際診療中心……新一輪對外開放熱潮,正在鄭州大地涌動。

  如何更好助力鄭州市高水準對外開放?這一話題引起了鄭州市兩會代表、委員熱議。

  發揮“樞紐”之利 讓開放之門更敞亮

  近年來,鄭州堅定不移走好“樞紐+開放”的路子,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加快建設“空中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網上絲綢之路”,無縫銜接“海上絲綢之路”,拓展開放空間,從內陸城市走向了開放前沿。

  2024年,鄭州航空、鐵路口岸獲批國家智慧口岸試點,有了更大的平臺,就能承接更大的市場。鄭州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2851.1萬人次、同比增長12.4%;全年貨郵吞吐量82.51萬噸、同比增長35.74%;中歐班列開行3601班;跨境電商交易額1450億元。

  高水準對外開放,離不開樞紐通道的內暢外聯。

鄭州闊步前行 邁出對外開放新步伐

鄭州高頻織密“空中絲綢之路” 鄭州日報記者 馬健 攝

  加強鄭州國際物流中心的全球化戰略地位,不僅有助於提升其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影響力,還能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鄭州市政協委員楚喆建議,要完善多式聯運設施,加強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打造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同時,要依託鄭州跨境電商優勢,在快遞物流、貨運代理、供應鏈服務、智慧倉儲、多式聯運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鏈主企業,吸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落地,通過培育全産業鏈,打造物流産業集群。

  2025年是打造國際樞紐經濟的重要一年。“鄭州作為內陸地區的核心城市應當搶抓時機,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對外開放,加快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樞紐經濟及産業創新聯動發展。”鄭州市人大代表栗亞冰表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平臺將深入産業一線,在國際通道建設、投資運營等方面,加快開展圍繞東南亞、東亞、歐盟、俄羅斯及非拉美洲之間在貿易、物流、産業創新等方面的合作。

  “建設鄭州城市科創園可以幫助鄭州吸引國際高端創新資源,優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深化國際科技合作與産業對接,構建國際化的科創生態圈等,鄭州城市科創園不僅能成為區域科技創新高地,還能成為鄭州擴大對外開放、連結全球創新資源的重要載體,助力鄭州邁向更高水準的全球創新體系。”鄭州市政協委員安泰説。

  “去年以來,中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中牟新區正式揭牌成立,拉開了跨越式發展的新序幕,鄭開同城化主力軍、強引擎、強磁場作用進一步凸顯。”鄭州市人大代表賈昊表示,下一步,中牟新區將聚力改革開放,開闢跨越趕超新路徑。積極參與自貿區2.0版建設,加快佔楊物流基地建設,申請設立綜合保稅區,爭取設立更多功能性口岸,實現更多中牟産品本地清關;引導企業組團“出海”,提高經濟外向度,著力培育外貿新動能。

  商賈雲集,八方通衢。

鄭州闊步前行 邁出對外開放新步伐

一列鄭歐班列國際貨運列車駛過鄭州城區 鄭州日報記者 馬健 攝

  説起對內對外開放,鄭州市人大代表謝鵬威深有感觸。十多年前,他和福建老鄉在新鄭投資建廠,生産麵包等休閒食品,生意越來越紅火,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0多億元。“新鄭市緊鄰鄭州機場,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商賈雲集。近年來又在改革開放中佔得先機,成為閩商聚集地。”謝鵬威説,這些年鄭州和新鄭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經濟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支持實體經濟提出新的要求。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謝鵬威深受鼓舞。他表示,要緊跟時代脈搏,緊跟政府政策導向,勇於創新,開拓市場,經營管理好企業,為地方經濟發展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鄭州市政協委員李星霖建議,鄭州要加快拓展“快遞出海”新通道,提高跨境寄遞服務能力,助力全省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開拓鄭州直航國際郵路,拓展“空中絲綢之路”跨境電商專線,實現與全球主要貨運樞紐機場全部通航,鞏固提升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地位。鼓勵寄遞企業增開國際航線、擴大機隊規模,持續提升運營效率。

  鄭州市人大代表周治國表示,目前,鄭州港建設已逐步提上日程,可通過賈魯河航道實現暢通水路通江達海。建議鄭州加快推進鄭州港和賈魯河通航建設進程,建構開放通道、完善物流體系,持續推進物流降本增效,進一步改變鄭州對外開放的格局。

  發揮“人才”優勢 讓開放活力更充沛

  深化對外開放,必須首先推進人的對外開放,特別是人才的對外開放。鄭州市人大代表姚建寧表示,人才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杭州、成都、武漢等城市已經相繼設立“人才日”,但鄭州尚未設立,建議通過設立“鄭州人才日”,提升鄭州對人才的吸引力,促進鄭州高品質發展。建議將每年5月16日設立“鄭州人才日”,契合畢業季前關鍵窗口期,諧音“我要留”鄭。可以通過品牌化形象塑造、分層級服務矩陣、功能性平臺建設等來推進,比如發佈年度《鄭州人才生態白皮書》,同步推出“黃河人才”主題宣傳片,開通人才服務專線和數字化平臺,上線“鄭州人才碼”等,並通過推動《鄭州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修訂,用立法保障組織實施,全力塑造“黃河人才”文化IP,助力鄭州躋身“中國人才生態標杆城市”。

  如何吸引與留住人才?鄭州市政協委員周斌建議,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和國際人才流動便利機制,探索創建更為靈活高效的經濟開放形式併為其提供必需的制度創新支撐。同時,還要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內外高端人才來鄭創業發展加強本地人才培養,提升人力資源素質,為鄭州國際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根據自貿區發展需要,加快引進和培育貿易型人才和涉外法治人才,建立完善切實可行的專項人才引進政策,針對緊缺型、高端型人才採用多種激勵手段和保障機制。對於本地人才培養,實行“校、政、企”合作培養模式,將招生、培養和畢業、就業、創業信息有效銜接。

  鄭州市政協委員張艷鳳建議,要鼓勵本地高校與職業院校開設國際貿易、創新管理、跨文化交流等相關專業課程,為外貿企業定向培養複合型人才;組織開展外貿企業人才培訓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授課,提升企業現有人員的國際化業務能力;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來鄭州就業創業,為外貿企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高水準對外開放也不斷釋放著強勁的人才“虹吸效應”。

  “城市IP的打造需要更深層次、更廣區域、更高水準的開放。”鄭州市人大代表王建勳表示,新密市産業集聚區進駐各類服裝生産企業150余家,全年服裝産量約1億件,設有國家紡織服裝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鄭州(新密)工作站、縫製裝備智慧化研發生産中心,連續4年舉辦“中國(河南)國際大學生時裝周”,“服裝時尚IP”呼之欲出。“以時裝周為契機,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時尚産業人士、産業鏈企業及服裝設計類院校聚集新密,將時尚流量有效轉化為城市發展增量,極大增強了城市的吸引力,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王建勳説。

  用好“免簽”政策 讓開放魅力更強勁

  隨著國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鄭州機場口岸已適用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這一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的停留時間由原144小時延長為240小時,停留區域也進一步擴大。這為我市提升國際化水準、促進對外交流與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

  從“City不City”成為網絡熱詞,到“China Travel中國遊”進入2024年中國國際傳播年度熱詞榜,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來到中國、來到鄭州。今年春節期間,鄭州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交通樞紐優勢吸引來不少外籍遊客。自春運開啟至2月4日,鄭州航空口岸迎來出入境小高峰,出入境人員7.27萬人次,其中入境37533人次,佔比51.63%。

  隨著鄭州開放大門越開越大、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也讓商家收穫更多發展契機。

  鄭州市人大代表張年青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一年來各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其中在“發揮樞紐綜合優勢,高水準開放持續鞏固提升”方面做了很多實事。特別是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落地、中歐班列的持續開通以及鄭州到美國、到盧森堡的貨運專機的開通,為加強對外貿易中和客戶聯絡提供了便利。“依託貨運專機,我們的窗簾産品從在鄭州加工到美國客戶的家中,只需要7天時間。”張年青説,高時效、低成本的國際貿易,帶來的是訂單的穩定增長和企業競爭優勢的提升。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跨境電商業務相關投入,大量引進相關人才,讓更多中國産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鄭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如何利用好“免簽”政策,在國際上講好“鄭州故事”,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和商務人士來鄭?鄭州市政協委員賀輝建議,可利用國際知名社交平臺、航空公司、旅行社等渠道,廣泛宣傳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在機場、酒店、景區等場所設置宣傳展板和引導標識,提供多語種政策解讀手冊。在主要客源地國家舉辦旅遊推介會,邀請境外媒體和旅遊達人體驗鄭州的旅遊資源。結合鄭州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和現代都市風貌,開發適合過境免簽遊客的短途旅遊線路,豐富旅遊産品,提升國際化水準。同時,進一步簡化過境免簽手續,完善邊檢專用通道和信息填報平臺,提升通關效率。

  從144小時到240小時,不僅僅是時間維度的拉長,更是開放能級的躍升。鄭州市政協委員楊梅認為,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利用國際社交媒體,進行精準宣傳。製作多語言宣傳材料,突出鄭州的文化特色和旅遊亮點。在鄭州機場和高鐵站設立國際旅遊服務中心,提供多語種諮詢、簽證辦理、旅遊線路推薦等服務,提升遊客對鄭州的第一印象。在相關配套服務體系方面,建議提升交通便利性,增加機場至市區及主要景點的交通班次,提供多語言服務。推廣電子支付和智慧導航系統,方便國際遊客出行。

  春潮涌動,這是一個再出發的時刻。放眼鄭州,正用更高水準的開放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鄭州日報記者 張倩 張競昳 劉盼盼 陳凱 盧文軍 覃岩峰 劉偉平 王譯博 張立 薛璐 實習生 沈馨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