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做好農業“三頭三尾”大文章
2025-02-20 09:01:50來源: 人民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趙瀅溪

  原標題:規上農産品加工企業達6103家,現代食品産業集群規模超萬億元  河南做好農業“三頭三尾”大文章(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小麥麵粉精確配比,黃米餡料均勻調配,在河南鄭州思念食品生産車間,一個個金黃色的湯圓在傳送帶跳躍。

  “這批是今年熱銷的大黃米湯圓,我們在面皮中加入了粗糧大黃米,提升了膳食纖維含量。”車間主任許麗明説,瞄準從“吃得飽”“吃得好”到“吃得健康”的消費升級,他們把傳統湯圓進一步細加工,推出了符合餐桌需求的新産品,“像這款湯圓,上市後一年內賣出了9億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農産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做足做活“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文章,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作為糧食大省、農業大省,河南以“三頭三尾”為抓手,推動“中原糧倉”轉型成為“國人廚房”。

  在漯河市臨潁縣尼莊村,村民王武闖撥開麥苗,臉上樂開了花。“現在麥苗分蘗不少,前幾天還是‘趴著長’,現在開始‘站著長’嘍。”他説,自家種的是優質強筋小麥,磨出來的麵粉穩定性強,做出的麵條筋道有嚼頭,“這兩天還有麵粉廠的人來找我,説要提前高價收購。”去年,他家小麥每斤賣到了1.32元。15公里外的現代農業産業園內,收儲的小麥被麵粉廠加工成餃子粉、麵條粉、饅頭專用粉等,隨後被送往一墻之隔的鮮拌面廠。經過流水線,這些麵粉最終被加工成鮮拌面、麻辣涼麵、火雞面、熱幹面等産品。

  “一粒麥子磨成麵粉,再經過10多道工序,可成為120多種面製品的原料。經過深加工,小麥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了。”鮮拌面廠技術經理王紅新説,去年廠裏年産值突破2億元。近年來,河南建設優質專用小麥縣40個,打造標準化“原料車間”,立足優勢延長産業鏈條。種植業“吃幹榨盡”的同時,一些地方因地制宜發展起養殖業,在“畜頭肉尾”上做起了嘗試。

  河南有句老話:窮不養牛,富不養羊。牛肉價格雖高,但養牛投入大、吃得多、長得慢、病情多,曾讓不少農戶犯難。在駐馬店正陽縣,當地打造肉牛加工的全産業鏈條,搞起了“牛經濟”。新阮店鄉萬馬村養殖基地,2000多頭肉牛悠閒地咀嚼草料。“我們搞聯合養殖,帶動近300名農戶參與肉牛養殖。農戶和基地都簽訂了代養合同,收益有保障,大家積極性很高。”基地負責人王永亮説,基地還和周邊6家草場建立合作關係,有了穩定的飼料供應。

  隨著又一批300頭肉牛出欄,位於正陽縣先進製造業開發區的正陽牧歌牛業有限公司忙碌起來。在4條自動化分割流水線高效運轉下,不同部位的牛肉經過加工,轉化成80多種肉製品。“農業不成鏈,到頭不賺錢。縣裏一年生産200多萬噸秸稈,這可是寶貴的牛飼料。我們發展飼料化加工、種牛繁育、牛犢育肥、屠宰加工、冷鏈運輸,培育了125個肉牛規模養殖場。”正陽縣畜牧技術服務中心高級畜牧師江道合説,縣裏肉牛存出欄量13.5萬頭,年底有望突破15萬頭。

  如今,經過精深加工,越來越多農産品走進廚房、端上餐桌。據統計,河南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達6103家,現代食品産業集群規模超過萬億元,生産了約全國1/2的火腿腸、1/3的速食麵、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水餃、4/5的酸辣粉,農産品加工業已成為河南的支柱産業。好産品如何叫響大市場?當前,河南全力打造“豫農優品”公共品牌,推動更多名優特新農産品走出去,現已納入首批377家企業、717個産品。近期,河南(鄭州)—東盟糧農合作大會、“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相繼舉辦,更多優質農産品亮相海外。今年1月,“豫農優品”網絡零售量1615.26萬件、網絡零售額5.29億元。

  “河南充分發揮農業生産這個優勢,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建成萬億元級現代食品産業集群,助力‘中原糧倉’不斷向‘國人廚房’‘世人餐桌’迭代升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張文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