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第二屆鄭州岐黃·中醫藥發展大會舉行
2025-04-01 09:07:10來源: 鄭州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弘揚岐黃文化,傳承中醫國粹。3月31日下午,由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省中醫藥科學院主辦的第二屆鄭州岐黃·中醫藥發展大會在新密市舉行,來自全國中醫藥領域的院士、國醫大師、岐黃學者、專家教授,各中醫藥院校、中醫院負責人以及中醫藥企業代表等共聚一堂,共話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

  開幕式上,鄭州市政協主席杜新軍致歡迎辭,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李宗友致開幕辭,岐黃學者、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王耀獻宣佈大會開幕。據悉,本次大會舉辦地新密市岐黃文化底蘊厚重,境內有黃帝宮、軒轅丘、岐伯山、方溝村等岐黃文化遺跡60余處,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被命名為“中國羲皇文化之鄉”“岐黃文化發祥聖地”。

  聚焦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這個時代課題,如何使用AI、大數據、雲計算、機器人等技術賦能,為傳統醫學注入新的活力?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士林,岐黃學者、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長孫曉波分別以《基因組和AI支撐的中藥科技創新》《AI、多組學技術與分子配伍創新藥物研發策略與應用》為題進行了分享和交流。隨著中醫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中醫藥文化也在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走向創新,走向世界,為全球健康做貢獻。國醫大師王慶國,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劉保延,國家傑青、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呂愛平結合臨床經驗,分別從中醫經典的學習、針灸臨床的國際化和中西醫結合等角度,深入探討中醫藥傳承創新、中西醫協同和國際合作的實踐與思考,為中醫藥産業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記者 郭濤 通訊員 程藝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