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當“養老床”遇上“病床” 老有所“醫”的河南探索
2025-04-10 10:45:03來源:河南日報編輯:張雨晴責編:蔣碩

當“養老床”遇上“病床” 老有所“醫”的河南探索

醫養結合機構服務人員為失能老年人喂食。

當“養老床”遇上“病床” 老有所“醫”的河南探索

醫養結合機構組織老年人開展手工繪畫活動。

當“養老床”遇上“病床” 老有所“醫”的河南探索

健康“敲門”行動為失能老年人上門開展健康服務。本版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4月7日清晨6點多,許昌鄢陵縣大馬鎮衛生院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內,護工推著79歲的梁先生,前往一墻之隔的衛生院做檢查,這天早晨起床,老人説有點胸悶、頭暈。測血壓、做心電圖……一番檢查後,醫生説老人心梗前兆,於是為他輸液治療,四個小時後,老人症狀逐漸消失。

  “在中心生活的這幾年,我感覺非常安心。”梁先生感慨地説,“這裡不僅有定期的身體檢查,有個頭疼腦熱的,隨時都有醫生來管。”

  梁先生是河南“醫養結合”的受益者之一。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60歲以上人口突破2000萬。當“養老床”和“病床”的需求重疊,如何讓老人在養老的同時更有“醫靠”?河南在探索。

  1 醫養融合 服務專業又貼心

  鄢陵縣大馬鎮衛生院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的前身,是一個將近荒廢的公辦敬老院,僅負責鄉里幾個五保戶老人的飲食起居。

  三年前,在鄢陵縣“全鏈式”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的支持下,大馬鎮衛生院嵌入到這所荒廢的敬老院,改名為鄢陵縣大馬鎮衛生院醫養結合服務中心。中心內,6個護工負責老人們的衣食住行,衛生院則負責老年人急診、慢性病管理和外科康復治療。

  目前,中心共有20間三人房,居住著60位左右的老人,並配有一間醫生辦公室、一間護理辦公室和一間治療室。

  院裏老年人生個小病,可以在醫護辦公室進行配藥、針灸治療;病情稍微複雜需要檢查的話也不用過於擔心,走個一二百米就到大馬鎮衛生院了。如果碰到特別嚴重的疾病,中心內有轉院車,隨時安排老人到縣裏醫院就醫。

  “梁老早上起床説,有點兒胸悶、頭暈。”4月7日早晨,護工向負責人杜會成彙報。

  “馬上帶他去衛生院做一下檢查吧!”杜會成立即回應。這則簡短對話,很快引發了開頭那緊張而有序的一幕。

  什麼是“全鏈式”醫養結合模式?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處處長朱聲永介紹説,就是以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通過整合利用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拓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範圍,優化服務供給結構和供給方式,提升社區居家健康養老服務能力,構建資源共享、定位明確、分工協作、系統連續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和服務機制,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公平可及、綜合連續的健康養老服務,切實提高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根據規劃,今年,“全鏈式”醫養結合服務將覆蓋300個以上社區(鄉鎮)。

  為確保醫養結合服務規範、高效運行,河南省在標準化管理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2021年2月,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批准成立河南省醫養結合服務品質控制中心,挂靠在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這是全國首家省級醫養結合質控中心,標誌著醫養結合服務進入規範化管理階段。

  2022年1月,河南再次創新,構建“省—市—縣—機構”四級質控網絡,實現服務監管全覆蓋。目前,該體系已覆蓋全省,各地設立市級分中心,150個縣(區)建立二級質控體系,497家醫養結合機構入駐管理平臺。截至2025年3月,累計開展常態化質控8376例次,有效提升服務標準化水準。

  這一體系的建立,不僅填補了行業監管空白,更為全國醫養結合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河南樣板”。

  2 家庭病床 把醫院“搬”回家

  4月8日上午,鄭州21世紀社區的一棟居民樓內,86歲的張先生迎來了他的家庭醫生——鄭州市金水區國基路沙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秦雯雯醫生。由於心功能不全,張先生一個月前在醫院住了20多天,病情平穩出院後,他申請了家庭病床,在家中接受後續治療。

  “老人這兩天睡眠如何?飲食情況怎麼樣?”秦雯雯一邊為老人量血壓,一邊向他女兒細緻地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從檢查尿管、壓瘡,到日常飲食、睡眠品質,秦雯雯無一不關注。她耐心地傾聽家屬的訴説,對老人的病情進行細緻分析,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藥物劑量和治療方案。

  此外,秦雯雯還根據張先生的身體狀況,為他量身定制了個性化飲食計劃和康復方案,指導張先生的家人合理搭配飲食,以確保老人營養均衡。

  在河南,越來越多的老人享受到了家庭病床服務。家庭病床的設立,不僅減輕了患者家庭的負擔,更讓患者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治療,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

  家庭病床服務是一種為行動不便患者提供的居家醫療服務。當患者因失能、癱瘓等原因無法前往醫院就診時,專業醫護人員會定期上門,在其家中設置臨時病床,提供診療、護理等連續性醫療服務。這種服務模式讓患者在熟悉的環境中就能獲得專業醫療照護,既解決了就醫難題,又保障了治療效果。

  2023年5月,河南省委改革辦、省衛生健康委、省醫療保障局聯合印發《開展家庭病床服務試點工作方案》,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

  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定點醫療機構已達1346家,累計建床5590張。今年,河南省還將積極推進家庭病床服務,擴大上門護理服務供給。

  3 敲門行動 打通健康服務最後一公里

  4月7日,鞏義市新中鎮衛生院家庭醫生張凡和同事正在對一個表格名單進行最後核對。

  這是一項特殊的任務,被稱為“敲門行動”。它依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團隊,為轄區內失能老年人提供一次免費上門健康管理和兩次免費上門健康服務指導等服務。

  “這是我們的健康服務行動。”朱聲永説,河南老年人口基數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數量多,且大多在親屬照料下居家生活。對失能老年人進行健康服務,不僅能適當解決年輕人的照護難題,也能讓整個家庭都緩一下勁兒。

  去年,河南省已經為13萬餘名65歲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了免費服務,今年計劃再服務18萬名。

  76歲的新中鎮新中村11組村民張女士兩年前突發腦梗後,經常臥床,下肢肌肉逐漸萎縮,兒子和女兒輪流照顧。張凡兩次上門免費指導,耐心地為家屬講解護理知識:“按摩雙腿後,再用紅外線治療儀照射20分鐘至30分鐘,照的時候記得距離皮膚至少30釐米,過近會灼傷。”同時,家庭醫生團隊還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定期主動聯繫失能老年人或其監護人,了解失能老年人健康狀況及健康服務需求,免費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信息。

  此外,河南省今年將為8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居家藥學、護理等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以城鄉貫通、系統集成為目標,加快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努力讓老年群眾享有更加健康幸福的晚年。”朱聲永説。

  當“養老床”遇上“病床”,河南正用實際行動探索出一條醫養結合的新路子,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數字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醫養結合機構552家、設置床位8.57萬張。今年,河南省將支持有條件的縣級醫療機構延伸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新增或改造提升醫養結合床位2.4萬張。同時,引導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將部分二級及以下醫院轉型為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更好地守護老年人的晚年健康。(記者 李曉敏 實習生 王世珂 河南日報通訊員 鄭良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