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首”跑風頭正勁 耐力驚人續航最強 炫酷出圈亦非偶然 鄭州“人形機器人”原來這麼帥
優必選公司的人形機器人Walker會開冰櫃取飲料 記者 馬健 攝
4月19日,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上,鄭州中原科技城投資的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行者二號”人形機器人獲得第三名,代表河南的中豫具身智慧實驗室EAI戰隊用時4小時50分33秒,以第五名的成績完成首秀。
觀看比賽後,不少網友驚呼“原來鄭州的人形機器人這麼帥”!其實,鄭州人形機器人“出圈”絕非偶然,其背後是整條産業鏈的不斷完善和在鄭州在製造業新賽道上的風馳電掣。
連日來,記者在中原動力、優必選(鄭州)機器人公司、中豫具身智慧實驗室等工廠科研一線,探訪機器人的“最新技能”;走訪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了解鄭州機器人産業的背後故事……為您解密“鄭州造”的機器人,到底有多“帥”。
具身智慧領域“跑”出一大步
尖端科技邂逅競技運動,看似兩個不相干的領域,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上,擦出科技與速度交織的絢爛“火花”。
機器人跑出的一小步,是河南在具身智慧領域的創新突破的一大步,更是鄭州打造人工智能産業高地的關鍵一步。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並將“大模型”“具身智慧”“智慧機器人”這些新詞熱詞首次寫進報告。
河南省機器人與數控機床行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聶法傑告訴記者,河南省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眾多,達12685家,位列全國第8位。從全省18個地市的分佈來看,鄭州當仁不讓擁有最多機器人相關企業,有4999家。
這兩年,河南省先後出臺《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鏈培育行動方案》《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河南省培育壯大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産業鏈行動方案》《河南省具身智慧産業發展行動計劃》等文件,並將機器人産業納入28條重點産業鏈,加快推動具身智慧産業創新發展,構築産業賽道新優勢。
鄭州依託政策東風與産業集群優勢,持續加大對機器人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
在中原科技城,這裡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中豫具身智慧實驗室等一系列重大科研平臺加快佈局,卓益得、中原動力等人工智能頭部企業紛紛落地。
同樣,在高新區,今年1月,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在此舉辦,機器人産業鏈所需要的感知系統——智慧感測器和決策系統——人工智能等優勢産業匯聚於此。隨著清智(鄭州)機器人創新中心、河南埃爾森智慧、鄭州圖靈、鄭州科慧等上下游企業安家高新區,機器人産業高地正加速培育。
鄭州航空港區不遑多讓,出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支持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18條支持措施,設立專項産業基金,重點扶持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企業與項目,最高獎補1000萬元,真金白銀支持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加速技術研發與産業化進程。
“遍地開花”的機器人企業,讓鄭州在這條賽道上風馳電掣。
鄭州機器人有 “十八般武藝”
“程式標準化+機械臂”組合的智慧工業機器人分揀、搬運、裝配,早已在製造業領域廣泛應用。問題是,如何讓這些動作更為精準?
在中原動力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工作臺上隨意擺放的物件被機械臂“精準”識別並抓取。中原動力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CTO)萬里紅博士介紹,“精準”的關鍵是中原動力3D工業相機的智慧演算法。
“相較于傳統 2D工業相機的平面成像局限,3D工業相機實現了空間維度的突破。”萬里紅舉例解釋,實際工業生産中,一些工件往往呈現散亂堆放的狀態,“傳統的視覺系統僅能對固定點位進行識別抓取,而3D工業相機能夠捕捉物體的立體信息,精準感知物品的亂序、傾斜甚至堆疊狀態,有效解決工業場景中無序物料處理難題。”
目前這項技術已在鄭煤機生産線落地應用,滿載鋼板的運輸車輛抵達後,無須人工二次排列,搭載3D工業相機的工業機器人“眼明手快”,對目標物進行三維建模,引導控制機械臂高效率完成抓取任務,顯著提升生産效率,也大幅減少人力投入。
“Walker,握手,從冰箱裏拿瓶可樂。”在中原區芝麻街優必選(鄭州)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聽隨口令,握手、行走、打開冰箱拿飲料,這位“機械朋友”——人形機器人Walker X不僅行動靈敏,還能“舞動”表演太極拳法。
身高172釐米,體重76公斤,這款機器人尺寸上與真人幾乎一樣,具備負載15公斤行走的能力。“我們自主研發的Walker系列機器人是中國首個商業化雙足真人尺寸人形機器人,在人形機器人有效專利數量上全球領先,已率先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優必選鄭州運營相關負責人介紹,車間的機器人已經進行實訓,與L4級無人物流車、無人叉車、工業移動機器人和智慧製造管理系統協同作業。
優必選鄭州運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火熱”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冠軍——天工Ultra,是由深圳優必選作為發起單位和總經理單位的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從6千米/時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時。
“機器人表演已成為過去式,如今我們錨定新賽道 —— 讓人形機器人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優必選鄭州運營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速實現這一目標,公司正著力推進工業人形機器人 Walker S 系列的場景化落地。
大型貨物搬運、裝配分揀、車輛質檢、柔性車標貼牌……人形機器人Walker S1已經“入職”鄭州比亞迪、富士康等智慧工廠生産線。
Walker S1是如何工作呢?據介紹,頭上的雙耳魚眼相機,讓Walker S1“眼睛”擁有3D立體視覺能力,可以對周圍環境實現360度安全監測和感知,並能通過視覺、燈語和語音交互方式實時告知作業情況。同時,他的“手”部還裝備有6個陣列式觸覺壓力感測器,能像人一樣手指靈活,操作非常精準。
自主研發是核心競爭力
在機器人産業發展的浪潮中,自主研發始終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密碼。
“演算法自研是我們構築技術‘護城河’、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萬里紅看來,演算法全自研的核心是人才和團隊。“我們核心演算法都來自中原動力科研團隊自主攻堅完成,匯聚德國漢堡、上海、鄭州等海內外碩博高端人才,持續推動演算法迭代升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優勢。”
作為中豫具身智慧實驗室孵化的核心企業之一,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組建包括海內外知名高校碩博等16人核心研發團隊,並與實驗室建立深度合作機制,聯合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與産業轉化,加速推動科研成果向市場化産品迭代。
中豫具身智慧實驗室執行主任、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清都教授介紹,實驗室聚焦具身智慧、人形機器人等關鍵技術攻關,重點構建具身智慧“大腦、小腦、本體、系統”的體系架構,突破我國在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卡脖子”難題,下一步將持續聚焦關鍵技術,加快核心技術攻關突破。
而作為集AI和人形機器人研發、平臺軟體開發運用及産品銷售為一體的全球高科技企業,優必選已積累了深厚的核心技術。截至目前,優必選共持有5400項授權專利,其中海外專利484項,發明專利佔比57.87%,人形機器人有效專利數量全球第一。
“我們是全球極少數完成從小扭矩到大扭矩的伺服驅動器批量生産的公司。”優必選鄭州運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優必選還在人形機器人前沿技術方向上實現突破,2024年,優必選自主研發的具身智慧關鍵技術獲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此外,優必選科技還與中原區簽署合作協議,打造全國首個“機器人嵌入式産業小鎮”項目。
構建機器人生態體系
如何讓鄭州機器人産業的既有優勢充分釋放,將豐富的應用場景轉化為推動機器人産業邁向高端化、國際化的強勁動能?
鄭州市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李東方建議,構建生態體系,創建“中原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搭建機器人共享中試平臺。同時,借助河南省7+28+N的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産業鏈,聚焦鄭州的特色産業優勢。在鄭州市裝備製造業龍頭企業如中鐵裝備、鄭煤機、宇通等龍頭企業的上下游相關機器人裝備重點發力。
李東方認為區域協同是凝聚發展力的關鍵,“鄭洛聯動共建鄭洛機器人産業走廊,借助洛陽工業領先優勢,聯動發力。此外,聯合武漢、合肥等鄭州2小時高鐵經濟圈城市,共建産業創新帶,通過共建技術交易市場、人才流動機制等平臺,實現流域協同發展。”
如何打造鄭州機器人産業新高地?聶法傑有個“八字方針”——“內聚外引、豫用豫産”,河南機器人發展還是要集中在應用場景上,農業、基礎工業、養老康復等方面有很大發展潛力。
“依託現有産業基礎,進一步優化産業佈局,形成龍頭企業引領帶動、‘隱形冠軍’企業支撐提升的産業發展格局。重點支持核心零部件製造企業的發展壯大和關鍵技術的突破創新,完善産業鏈配套體系提高整個産業鏈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推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和資源共享。”聶法傑建議。(記者 李娜 劉盼盼)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