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貨暢其流 看鄭州與世界“你來我往”
2025-04-23 08:54:25來源: 鄭州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貨暢其流 看鄭州與世界“你來我往”

貨暢其流 看鄭州與世界“你來我往”

中老鐵路(鄭州—萬象南)國際貨運列車正在裝車

  芳菲四月,人間春好。“國際鄭”正以澎湃的活力迎接新一波世界“流量”,展翅飛入更高的新雲端。

  4月17日發佈的中馬聯合聲明中明確提出:密切吉隆坡國際機場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之間的航空物流合作,致力於實現中國與東盟之間無縫銜接的“空中絲綢之路”共同願景……這意味著鄭州未來的“空中絲路”將會駛入更廣闊的新時代航道。

  4月14日,從鄭州圃田車站出發,一趟滿載著複合肥料的中老鐵路(鄭州—萬象南)國際貨運列車踏上征程。至此,中老鐵路(鄭州—萬象南)累計開行突破200列,推動著鄭州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持續升溫。

  國際人文交流交融互促、國際經貿合作持續深化、國際大舞颱風姿綽約……放眼鄭州,一個個堅定的承諾正在變成一項項紮實的行動,紮根發芽、開花結果,推動著“國際鄭”不斷邁上新高度,共同譜寫出睦鄰友好、團結合作的新篇章。

  新航線飛出新高度

  一條條密織的航線,一架架滿載貨物的銀鷹,飛架起鄭州與世界的金橋。

  2024年,鄭州機場加大航線開闢力度,新引進漢莎航空、美國國際噴氣機航空、法國達飛航空、京東航空、墨西哥奧勝航空、馬來西亞瑞亞、烏茲別克斯坦中亞航空、保加利亞指南針等航空公司,新開鄭州至法蘭克福、亞特蘭大、達拉斯、大阪等19條貨運航線,加密鄭州至盧森堡、芝加哥、墨西哥城、深圳等航點。

  2024年12月22日,鄭州機場迎來重要歷史性時刻——當年貨郵吞吐量打破歷史紀錄,首次突破80萬噸,標誌著鄭州拓展航線網絡、提升樞紐量級的步伐在不斷加快。

  今年以來,鄭州機場新引進阿提哈德航空、馬士基航空、首都航空、英國壹航空等,開通鄭州至阿布扎比、比隆德、奧斯陸、達卡、馬德里等國際航線,天貨航在鄭新開鄭州至濟南航線,同時進一步加密鄭州至芝加哥、墨西哥城、列日等航班密度。

  隨著鄭州“空中絲綢之路”越織越密,鄭州與馬來西亞的合作也開始持續升溫。目前,正值馬來西亞榴蓮成熟的季節,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自吉隆坡呼嘯而來,跨越3000多公里的“榴蓮航班”基本每天都有。

  從電子元器件到跨境電商包裹,從挪威三文魚到馬來西亞榴蓮,今年一季度,鄭州機場國際貨運網絡不斷升級,僅國際貨運量就已突破13萬噸。

  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鄭州機場如何吸引國際航司扎堆入駐?功能豐富、轉運方便、通關高效、服務優質是提升航空樞紐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為了拓展航線的“密度”與“廣度”,鄭州機場打造電子産品、跨境電商、生鮮冷鏈、快郵件、時尚服裝、高端汽車零配件等國際物流分撥中心,目前已吸引160余家貨代企業進駐運營,其中國際地區貨代企業120余家,貨物品類包括冷鏈、快件、跨境電商等23大類。已取得進口水果、冰鮮水産品、食用水生動物、冰鮮肉類、活體動物、郵件、藥品7大口岸資質,是目前國內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

  世界在這裡匯聚,世界也從這裡出發。

  4月7日淩晨2時,一架從利雅得飛來的沙特阿拉伯貨運航空公司的B747全貨機落地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經短暫停留後,淩晨5時滿載貨物飛往比利時列日,標誌著利雅得—鄭州—列日全貨運航線正式開通,這也是鄭州機場2025年前100天新開及加密的第10條貨運航線。

  從2014年至今,10餘年間,鄭州“空中絲路”57條貨運航線,如銀梭般編織出覆蓋28個國家62個城市的空中經緯。從鄭州到盧森堡再到吉隆坡,從亞洲到歐洲再到東南亞,貨艙裏既裝著“中國優品”,又裝著“全球好物”,更承載著中原人民“買全球、賣全球”的開放夢想。

  新班列駛出新速度

  不靠海、不沿邊,但既“連天”,又“接地”“通海”。身處內陸,鄭州不斷書寫出“對外開放”的新傳奇。

  以“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為引領,近年來,鄭州圍繞多港聯動、多式聯運,著力打造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張王牌”,加快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凸顯“通道+産業”疊加效應,樞紐能級不斷躍升。

  儘管鄭州地處內陸,卻有著一個與“大海”相連的夢。

  “你好,河南,我是你的出海口!”4月10日,山東港口集團在鄭州召開了一場深化豫魯物流大通道合作座談交流會。這場只有數十人參與的交流會,含金量卻很高。打造豫魯日韓國際精品物流通道、建設內陸集裝箱堆場、打造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中原(鄭州)分撥中心等重大項目的合作,將進一步實現鄭州“通江達海”的目標。

  據統計,鄭州鐵路物流中心聯合中鐵特貨開發鄭州至青島、上海、連雲港、廣州的鐵海聯運商品車班列,目前運量較去年提高40%。

  千年之前,中原大地商賈雲集,繁榮興旺;千年之後,“鋼鐵駝隊”往來穿梭,續寫輝煌。

  2013年,中部地區首條直達歐洲的貨運班列——中歐班列(鄭州)開始踏上征途。

  10多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壯闊藍圖中,鄭州用鐵軌丈量著開放的新維度。穿梭歐亞大陸的“鋼鐵駝隊”,不僅將宇通客車、鄭煤機液壓支架、比亞迪新能源車等“河南智造”送往全球,更將東盟的熱帶水果、歐洲的精密儀器引入中原。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鄭州)開行同比增長160%。滿載出發、滿載回程,“重去重回”成為中歐班列的新亮點。

  “一帶一路”一起闖,連通絲路萬里航。今年3月份,鄭州至烏魯木齊首趟省際合作班列成功開行。班列到達新疆烏魯木齊西站後,將由新疆國際陸港公司接力並組織,發往中亞塔什幹、阿拉木圖等城市,不僅開啟了跨省協同發展模式,也實現了集結中心間的資源優勢互補,形成了“中原集貨+新疆出境”的新聯動模式。

  如今,鄭州憑藉米字形高鐵網絡,讓鄭州在區域協同發展中佔據關鍵節點,高效連結周邊,為人員、物資流動提供便利。

  目前,隨著鄭州航空港站至重慶北站、青島北站高鐵快運相繼的開通,依託高鐵物流中心和公鐵、空鐵聯運,貨物週轉效率提升60%以上。

  2023年12月8日,隨著濟鄭高鐵建成開通、鄭州成為全國首個實現米字形高鐵網的樞紐城市;2024年7月份,日蘭高鐵全線貫通。東達沿海、南通兩湖、西連秦晉、北接京津,鄭州鐵路在全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幹作用進一步鞏固提升;2025年3月15日,鄭開城際鐵路全線貫通運營,開封站至鄭州東站間最快25分鐘可達……

  每次鐵路軌道的延伸,不僅為我國與世界的貿易往來貢獻更多力量,同時也加深著城市間的“深情厚誼”,讓鄭州這座城市前景光明,機遇無限。

  新合作注入新活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細心市民不難發現,最近,越來越多“南洋佳果”不斷與鄭州“邂逅”。4月9日淩晨5點11分,搭載著馬來西亞優質品鑒級鳳梨的TH816航班由吉隆坡國際機場準時降落在新鄭國際機場,標誌著馬來西亞特優級鳳梨首次進入鄭州市場。

  將視線拉遠至去年盛夏,1500箱、凈重15噸、10個品種的馬來西亞鮮食榴蓮第一次進入我國境內,來到鄭州;當年9月,由鄭州農發集團進口的柬埔寨胡椒、腰果也先後首飛進入鄭州市場,頻頻為市民的餐桌增添濃郁的東南亞味道。

  相關部門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鄭州機場海關監管進口馬來西亞水果136批1501噸,環比增長178%和156%。

  經貿數據節節攀升的背後,映射出“國際鄭”的獨特魅力。近年來,鄭州市與馬來西亞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據市商務局、市市場發展中心等部門負責人介紹,鄭州有400多家市場,是全國的人流中心、物流中心,有利於馬來西亞産品立足鄭州輻射全國,也有利於河南的産品、中國的産品從鄭州走出境外。在産業合作上,馬來西亞的棕櫚油、橡膠等優質産品通過鄭州口岸進入中國市場,鄭州的電子産品、機械設備等也深受馬來西亞消費者喜愛。

  “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消費新場景一次次在鄭州生動上演。4月中旬,中國(鄭州)—東盟(馬來西亞)特色品牌推廣交流活動在春意盎然的金融島舉行。這一活動既將馬來西亞的優質商品引進來,又能推動鄭州本土品牌“走出去”,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得益於高水準的對外開放,鄭州強大的樞紐優勢正在有力釋放。作為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鄭州正將舌尖上的甜蜜延伸至産業鏈中的共贏。鄭州至越南、泰國進口水果冷鏈專列和農産品出口冷鏈專列成功開行,東盟“班列+冷鏈”往返常態化運營……一列列滿載貨物的疾馳班列在“你來我往”間加速“豫農優品”和東盟特色農産品的雙向奔赴。一幅幅“地盡其利,貨暢其流”的對外經貿合作畫面也映入眼簾。

  當鄭州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以鄭州為紐帶的跨國“經濟帶”也越拓越寬。一組數據生動折射出“國際鄭”的耀眼光芒:鄭州市貨物進出口總額連續13年保持中部地區首位,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今年一季度,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累計實現進出口值988億元,在全國綜保區中排名第二。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達55.8億元,增長67.7%。

  披荊斬棘,跨越山海。大通道帶來大物流,大物流帶動大貿易。“國際鄭”正以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以創新拼搏的城市氣質闊步融入世界大舞臺。(記者 成燕 張倩 孫婷婷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