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致敬最美勞動者】跨越萬里的守護:援非醫生的生命遠征
2025-04-30 13:53: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萬慶麗責編:蔣碩

  國際在線河南報道(記者 張雨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在距離中國萬里之遙的非洲大陸,一群來自河南、胸前繡著五星紅旗的白衣使者仍在奔忙。他們跨越山海,面對落後的醫療條件、陌生的疾病譜係,用仁心醫術為非洲民眾點亮生命之光。

  身披白袍的“外交官”

  埃塞俄比亞當地時間早上6點,週口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中國第25批援埃塞俄比亞醫療隊隊長劉俊英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向國內相關部門彙報重點工作,帶領隊員打掃駐地衛生、打理菜地等,利用早餐時間集中安排工作,前往醫院查房坐診,與大使館、非盟使團、當地政府部門、中資企業、華人社團、華人華僑對接相關事項……明月高懸之際,劉俊英依然沒有停下腳步,忙著對第二天的工作進行安排。

【致敬最美勞動者】跨越萬里的守護:援非醫生的生命遠征_fororder_圖片1

中國第25批援埃塞俄比亞醫療隊隊長劉俊英(右一)主持多學科病例討論 受訪者供圖

  “與國內相比,業務工作強度沒有那麼大,但是管理、溝通工作更多更複雜。在這裡,醫療隊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對口單位包括大使館、非盟使團、中資企業、華人社團以及當地受援醫院、衛生部、外交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海關等,而且當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效率與國內截然不同。”劉俊英在接受採訪時説。

  外交不僅發生在談判桌前,更存在於每一次門診、每一台手術、每一雙被握緊的手中。遠在異國他鄉,作為醫療隊的負責人,劉俊英不僅僅是醫術方面的“領頭羊”,更是傳遞中非友誼的使者。

  據介紹,中國第25批援埃塞俄比亞醫療隊由河南省衛健委選派,包括15個醫療專業和來自三個地市、6家單位的16名隊員,其中週口市中心醫院為隊長單位。為讓健康福祉惠及更多埃塞俄比亞民眾,自2024年5月9日抵達埃塞俄比亞以來,每個週末,劉俊英都帶領隊員走出駐地醫院,深入基層開展義診活動,將醫療服務送到最需要的人群身邊。

【致敬最美勞動者】跨越萬里的守護:援非醫生的生命遠征_fororder_15.12月14日為中交埃塞項目工人義診集體

劉俊英(左一)在當地開展義診 受訪者供圖

  在哈瓦薩大學、在亞的斯亞貝巴社區、在中國華堅埃塞公司……醫療隊隊員們背著醫療箱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免費為當地群眾測血壓血糖、查彩超、對症開藥,讓醫療資源跨越“最後一公里”。

  進駐埃塞俄比亞不到一年,中國第25批援埃塞俄比亞醫療隊共收到來自當地政府部門、社區、學校、救助機構、工廠、企業、個人送來的感謝信26封、錦旗12面、榮譽證書4個,還獲贈兩棵相當於埃塞國粹的咖啡樹。在這裡,白大褂已成為最溫暖的外交名片,當地民眾口中的“China”、豎起的大拇指成了中非友誼最好的見證。

  “直到真正踏上非洲土地,我才發現,世界上需要醫療的地方太多了。我的隊員們都紛紛感慨:‘身在中國是一種幸運,身在新時代的中國是一種幸福。’援外醫療是外交工作中的重要一環,身為援外醫療隊的一員,我們要竭盡所能,將援外醫療隊打造成一張響亮的中國名片。”劉俊英如是説。

  生命線上的“中國速度”

  2024年11月9日,贊比亞當地時間晚上7點,醫療救助群裏的一張心電圖讓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醫生、中國援贊比亞醫療隊隊員郝修宏瞬間繃緊了神經。多年的專業知識讓他迅速判斷病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時間就是心肌!"郝修宏深知,心肌細胞一旦壞死就無法再生,每一分鐘的延誤都意味著更多的心肌在死亡。

  患者遠在300公里外的基特韋,開車過去要5至7個小時,怎麼辦?在排除溶栓禁忌症後,郝修宏果斷通過微信視頻和電話遠程指導當地醫生進行溶栓治療,並隨即攜帶急救藥品乘車趕赴基特韋。

【致敬最美勞動者】跨越萬里的守護:援非醫生的生命遠征_fororder_圖片3

中國援贊比亞醫療隊心內科醫生郝修宏(右四)檢查病人情況 受訪者供圖

  長達7個小時的路程中,郝修宏在顛簸的車廂內緊盯手機螢幕,及時指導基特韋中讚友誼醫院調整治療方案。次日淩晨3點,他衝進病房,終於見到了暫時平穩的患者。

  11月10日淩晨5點,郝修宏跟隨直升機將患者轉運至盧薩卡Medland醫院併為其實施心臟手術,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這一次的生命接力,是援外醫療隊在非洲偏遠地區面臨醫療資源短缺、轉運困難等挑戰的現實縮影。

  在贊比亞缺醫少藥的條件下,中國援贊比亞醫療隊充分發揮智慧,用有限的資源解決了許多難題。比如:在沒有專用穿刺針時,改用大號針頭應急,照樣完成治療;對長期腰腿痛患者,用針灸替代藥物,效果顯著且成本低……這些方法簡單、實用,展現了醫療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擔當,真正用智慧和經驗為當地患者帶去了希望。

【致敬最美勞動者】跨越萬里的守護:援非醫生的生命遠征_fororder_圖片4

郝修宏(後排左三)和同事參加贊比亞當地的馬拉松比賽 受訪者供圖

  “每當成功救治患者後,他們總會送上自家種的芒果、牛油果表達謝意。這些點點滴滴,都讓我們感受到中讚人民之間最純樸真摯的情誼。醫療援助不僅是治病救人,更架起了兩國人民心靈相通的橋梁。”郝修宏表示。

  非洲高原上的“醫學院”

  腹腔鏡技術以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被視為現代外科發展的里程碑。但受限于設備與技術短板,厄立特裡亞此前尚未獨立開展過此類手術。由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牽頭組建的第17批援厄立特裡亞中國醫療隊進駐後,普通外科專家組迅速組織技術攻關,克服器械短缺、電力不穩等困難,利用有限資源優化手術方案。

【致敬最美勞動者】跨越萬里的守護:援非醫生的生命遠征_fororder_圖片5

第17批援厄立特裡亞中國醫療隊副隊長董良鵬 受訪者供圖

  僅僅進駐受援醫院11個月,第17批援厄立特裡亞中國醫療隊普外科專家組董良鵬、趙智力和馮超傑成功幫助當地醫院開展近100例腹腔鏡微創手術。在腹腔鏡技術推廣過程中,隊員們堅持“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理念,協助醫院建立微創手術標準化流程,並捐贈相關專業書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醫療隊深知“培養帶不走的醫療隊”才是援外使命的核心。副隊長董良鵬與隊員制定“理論+實操+跟臺”的全週期培訓計劃,從解剖知識、器械操作到應急預案,手把手指導5名厄立特裡亞醫生。

【致敬最美勞動者】跨越萬里的守護:援非醫生的生命遠征_fororder_圖片6

董良鵬(左二)在當地開展手術 受訪者供圖

  通過200余小時的專項培訓和30余臺手術帶教,當地醫生已熟練掌握腹腔鏡膽囊切除、闌尾切除等基礎術式。其中,1名骨幹醫生已能獨立完成全流程操作。“中國老師毫無保留的教學,讓我們對未來開展更多複雜手術充滿信心!”首批結業的厄立特裡亞醫生Marhawi説。

  據了解,中國自1997年起向厄立特裡亞派遣醫療隊,27年來累計派出17批300余名醫務人員,涵蓋外科、婦産科、兒科等10余個專業。醫療隊長期致力於臨床診療、技術培訓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成為中厄友誼的重要紐帶。

  從“輸血”到“造血”,在非洲廣袤的土地上,中國援非醫療隊不僅用精湛的醫術救死扶傷,更通過“傳幫帶”的獨特模式,為當地培養了一批批醫療人才,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成為守護非洲人民健康的中堅力量。

  “健康無國界,援外醫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董良鵬表示,醫療隊將繼續以技術幫扶為重點,推動更多臨床項目落地,為深化中厄衛生合作、增進兩國人民友誼貢獻力量。

【致敬最美勞動者】跨越萬里的守護:援非醫生的生命遠征_fororder_0.2河南省援外五十週年會上合影

河南省承派援外醫療隊50週年紀念會議暨援外醫療隊出征儀式合影 受訪者供圖

  按照國家部署,河南省自1974年開始承擔援外醫療隊派遣任務,先後向埃塞俄比亞、贊比亞、厄立特裡亞和科威特派遣70批1426人次,診治受援國群眾730萬人次,開展各類手術5.6萬餘次,培養當地醫務人員9000余名,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900多項。

  在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裏,讓我們向這些白衣為甲、以勞抗疫的英雄們致敬——他們用聽診器傾聽非洲的心跳,用針灸針編織命運的紐帶,用最樸實的勞動詮釋著“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深刻內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