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一水連古今 “食”力共潮生 鄭漯共繪“舌尖雙城記”
2025-07-29 10:32:22來源: 鄭州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一水連古今 “食”力共潮生 鄭漯共繪“舌尖雙城記” 圈出高品質發展增長極——走馬鄭州都市圈大型策劃報道 漯河篇

一水連古今 “食”力共潮生 鄭漯共繪“舌尖雙城記”

一水連古今 “食”力共潮生 鄭漯共繪“舌尖雙城記”

中大恒源生物科技園區

一水連古今 “食”力共潮生 鄭漯共繪“舌尖雙城記”

河南鑫科徠鋁業有限公司車間

一水連古今 “食”力共潮生 鄭漯共繪“舌尖雙城記”

漯河金普森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潁水潺潺,從鄭州嵩山流向漯河臨潁,滋養兩岸,也串聯起兩座與“食”結緣的城市。鄭州,中國“冷凍食品之都”,速凍食品産量冠絕全國;向南百餘公里,漯河市臨潁縣,“中國休閒食品之都”熠熠生輝,休閒零食香飄四方。千百年的水系相連,因時代新潮而煥發産業共鳴。

  2023年10月,《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國家批復,漯河市臨潁縣正式納入“圈”內。好風憑藉力,相擁無遠近。這對並不接壤卻淵源深厚的“食”力派,乘著都市圈建設的東風,共繪一幅熱氣騰騰的“舌尖雙城記”。

  這是共同的奔赴——同在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等交通要道沿線的鄭州與漯河,一個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一個是區域性交通樞紐,樞紐聯動貫通兩地經濟血脈,帶動産業齒輪咬合出協同發展鏈條。

  這是真摯的攜手——鄭州與漯河臨潁,一個是“冷凍食品之都”,一個是“休閒食品之都”,鄭漯現代食品産業帶是鄭州都市圈8條重要産業帶之一。兩個“食”力派強強聯手,推動河南從“中原糧倉”邁向“世界餐桌”。

  交通“加速跑” 雙城變同城

  鄭州、漯河同處京廣大動脈,血脈早已相連。高鐵飛馳,40分鐘拉近雙城時空;高速縱橫,路網日益加密。

  作為漯河對接鄭州的“北大門”,臨潁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距新鄭機場僅60公里。融入都市圈,交通先行:2023年,許信高速臨潁段通車,打通了臨潁西部連接許昌、鄭州的高速通道。國道107京港線漯河境新建工程臨潁段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全線通車後將形成漯河市東部南北交通大動脈,助力漯河融入鄭州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臨(臨潁)尉(尉氏)高速項目也正在加速推進,建成後將成為臨潁縣通向鄭州航空港區、開封的又一重要通道。

  陸路通達,水運復興。曾沉寂的漯河港涅槃重生,2012年,漯河港復建工程開工建設。2019年,漯河港開港運營,目前已建成9個500噸級泊位,港口貨物集散覆蓋中西部五省區和東部、東南部長三角地區。依託“公鐵水”多式聯運體系,臨潁及漯河其他地區的貨物順流而下、通江達海,漯河港也成為鄭州都市圈南部出海口的關鍵支撐點。

  與此同時,鄭州賈魯河復航工程緊鑼密鼓。賈魯河源出鄭州,在週口匯入從漯河方向流來的沙潁河。賈魯河復航,鄭州將補齊內河航運短板,形成“公鐵空水”四路協同的超級樞紐。未來,源自鄭州的貨船將在沙潁河上,與來自漯河的“夥伴”匯流,滿載“中原味道”揚帆出海。

  人暢其行,貨暢其流。臨潁作為河南省區域物流樞紐(節點)縣,重點服務食品冷鏈,與鄭州國際物流樞紐分工協作、功能互補,共同編織高效的中原物流網絡,為“舌尖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産業“協奏曲” 舌尖共飄香

  鄭州與漯河臨潁,一個“冷凍”稱雄,一個“休閒”制霸,産業稟賦高度契合,強強聯手水到渠成。鄭漯現代食品産業帶,正是鄭州都市圈規劃中重點打造的8條産業帶之一,以京廣線為軸,串珠成鏈。

  鄭州“凍”力十足:全國超60%的速凍食品産自這裡,三全、思念家喻戶曉。此外,速食麵市佔率超20%,棗製品規模全國居首,千味央廚、蜜雪冰城各領風騷。

  臨潁“味”力四射:漯河是首個“中國食品名城”,全市有7000多家食品企業,食品産業規模超2500億元,麻辣面製品、肉製品、冷鮮肉單品産量均居全國第一,孕育了雙匯、衛龍等一批知名企業。臨潁更是當之無愧的“休閒食品之都”,南街村北京速食麵、喜盈盈果凍等曾佔據我們童年味道,六個核桃、嘉美、盼盼、海底撈、親親等食品企業在這裡投資建廠,其休閒食品年産值佔全省1/20,是河南省具有競爭力的“百億産業集群”。‌

一水連古今 “食”力共潮生 鄭漯共繪“舌尖雙城記”

南街村食品工業園彩印包裝車間

  鄭州與漯河均“食”力雄厚,強強聯合,活力迸發,前景廣闊。

  鄭漯現代食品産業帶以京廣線為主軸,串聯新鄉、鄭州、許昌、漯河等沿線城市,重點依託新鄭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潁經濟技術開發區、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載體,打造“三鏈同構、農食融合”的現代食品産業帶。

  乘東風、抓機遇。近年來,漯河臨潁持續做強食品産業,以鄭漯現代食品産業帶為契合點,有效承接鄭州都市圈內部産業轉移,進一步強化區域合作,推進關聯産業協同共興、優勢互補。

  走進臨潁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優大健康産業園,一片繁忙生産景象。這片産業園正是鄭州的優德集團和臨潁的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

  2022年,在漯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臨潁促成兩家企業強強聯合,瞄準未來食品、食藥同源、高端醫療、智慧護理等方向,共同投資100億元在臨潁建設大健康産業園。目前,園區一期已建成,入駐9家企業,推出粉劑、片劑、水劑、膏劑、膠囊、飲片6大類全系列大健康産品,2025年前兩季度實現産值5.8億元、稅收6960萬元。

  共同做好“食文章”,鄭漯兩地不只有産業協同,還有科研合作。2022年在漯河成立的中原食品實驗室,多所鄭州高校參與建設。實驗室在中國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以及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等分設研究基地,在河南省重點食品企業設成果轉化基地,匯聚國內外頂尖科研團隊,攻克30多項食品領域關鍵技術,促成多項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助力河南食品産業創新發展。

  一條産業帶,連接兩座“食品之城”。從企業“落地生根”到産業“枝繁葉茂”,從“中原糧倉”邁向“世界餐桌”,鄭漯兩地正攜手共促河南食品産業不斷向新向上。

  夯實“橋頭堡” 鄭漯向新行

  交通互聯、産業共興。

  乘著鄭州都市圈建設的東風,漯河正致力打造現代化食品名城,打造形成3000億級以上的食品全産業鏈和5000億級以上的綠色食品全産業生態,同時憑藉冷鏈物流和快遞集散優勢直通全國。

  2022年落戶漯河的中原食品實驗室,是鄭漯兩地科教互補的里程碑。實驗室立足漯河資源稟賦和産業優勢,匯聚鄭州等地科研力量,為河南食品産業裝上“最強大腦”,驅動鄭漯食品産業帶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躍升。

  作為漯河市唯一被納入鄭州都市圈的縣區,臨潁縣是漯河融入鄭州都市圈的“橋頭堡”。當好“橋頭堡”,融入“鄭中心”,推動鄭漯向新行,是臨潁的機遇,亦是使命。臨潁縣委負責人表示:“臨潁將深度融入鄭州都市圈産業協同開放體系,促進規劃銜接、交通互聯、産業對接、生態共建、科教互補、服務共享,推動社會民生合作共建。”

一水連古今 “食”力共潮生 鄭漯共繪“舌尖雙城記”

沃健康(河南)産業集團有限公司園區

  借力鄭州都市圈建設,臨潁縣將加快推動與優德集團、富士康、海底撈等龍頭企業合作共建的中優大健康産業園、建泰科技産業園、頤海食品産業園等項目後續建設,同時圍繞休閒食品特色産業,突出融合對接、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主動承接鄭州功能疏解和産業轉移,探索建立“研發中樞+生産基地”等産業協作模式,著力引進高端高新産業和配套産業集群,高水準謀劃現代食品産業園,儘快佈局一批高端食品産業重大項目落地園區,努力打造鄭漯食品産業帶龍頭和鄭州都市圈食品産業“後端基地”。

  協同發展不止于産業,更延伸到社會民生領域。鄭州與漯河臨潁在教育、醫療、養老、環保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鄭州高校與臨潁企業共建實訓基地,鄭州三甲醫院與漯河醫療機構開展遠程會診,優質教育資源通過 “雲端” 共享……民生福祉的提升,讓都市圈的融合發展更有溫度。

  從潁水千年流淌的文化紐帶,到高鐵飛馳、貨輪遠航的現代連接;從各自精彩的“食品之都”,到協同共進的産業集群,鄭州與漯河臨潁的“舌尖雙城記”,正書寫著鄭州都市圈協同發展的鮮活篇章。

  您看,在這片充滿活力的中原大地上,交通互聯、産業共興、民生共享的畫卷正徐徐展開,見證著兩座城市在時代浪潮中相擁前行,共赴高品質發展新征程。(鄭州日報記者 魏書傑 李娜 李宇航 漯河日報記者 王輝 張華朋 本組照片由臨潁縣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