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深入落實科技金融政策要求,完善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強化全産品供給,優化機制流程,積極滿足全省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
截至6月末,該行科技貸款餘額達988.2億元,較年初凈增298.6億元,大幅增長43.3%,融資支持科技型企業6196家,較年初增長25.6%。科技金融服務力度、覆蓋面和可得性持續提升。
工行鄭州分行服務團隊開展實地走訪,了解企業需求
構建集中化科技金融管理機制
工行河南省分行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組織架構,成立省行行長任組長的“五篇大文章”領導小組,設立河南省分行科技金融委員會,組建河南省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優化全省科技特色支行佈局,實施“專營機構、專業隊伍、專屬産品、專職審批、專項風控”五專模式,構建科技金融專項服務體系,對科技型企業開展全鏈條金融服務。
該行立足科技型企業輕資産、高科技屬性等特點,在客戶準入、評級授信、審批提效、權限下放等方面實施政策傾斜。對科技型企業簡化準入流程,信用評級根據企業取得的科技資質情況由系統自動加分;優化審貸模式和機制,組建專職審查團隊,優化調整評審報告,提高審查效率;對科技資源豐富的鄭州、洛陽、新鄉等重點區域實行審批權限下放、審查下沉等創新方式,更好發揮基層行貼近市場優勢,精準滿足科技型企業資金需求。
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科技金融成為驅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鄭州越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業從事焊接輔助工裝、焊割自動化及涂裝生産線的設計與製造。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研發項目推進,其資金需求日益增長。工行鄭州分行副行長親自率隊走訪企業,深入了解其經營狀況和項目前景,迅速制定了全面的金融服務方案,並在最短時間內為企業核定了4000萬元的授信額度,有效解決了企業的資金難題,贏得了企業的高度讚譽。
完善全生命週期服務供給
工行河南省分行致力於打造與科技型企業成長週期相匹配的多層次金融産品和服務,加強信用類、弱擔保類等産品供給,增強服務適配性。
對處於成熟期、成長期等大中型科技型企業,該行綜合運用營運資金貸款、項目融資、並購貸等産品滿足大額信貸需求,提升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比重,著力解決中型企業輕資産難題。
對小微科技型企業,結合科技標簽推出了“專精特新貸”“豫科e貸”“科技e貸”等通用産品。圍繞不同市場集群,創新場景模式,推出“無人機産業貸”“機器人園區貸”“電力裝備産業貸”“化工新材料貸”等區域特色産品,提高評價打分卡科技屬性分值,以信用方式滿足各場景科技型企業資金需求。該行科技型企業信用貸款佔比達到60%,其中小微科技型企業信用貸款佔比超90%。
深化投貸聯動,著力增加債務融資工具、基金、股權等新型服務供給,推動更多資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滿足多元化資金需求。例如該行與某大型省屬骨幹企業加強基金合作,基金規模達30億元,目前已完成基金註冊並已落實首個投資項目審批,金額達5億元。
強化數字賦能與資源保障
依託工行科技型企業智慧評價體系等數字化平臺和工具,工行河南省分行全面評估企業經營財務現狀和發展前景,高效對接企業金融需求。在信貸規模、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考核評價、費用資源等方面加強保障支持,2025年對“小巨人”企業FTP優惠標準較上年提升3倍,激勵引導全轄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盡職免責和容錯機制建設,探索實施負面清單制度,健全敢貸、願貸、會貸機制,保障科技金融可持續發展。
鄭州多元智慧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于為汽車生産企業提供全方位智慧製造解決方案。隨著企業規模擴張和客戶付款週期延長,企業提出了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需求。鄭州分行副行長帶隊深入企業生産車間,實地了解其生産工藝和供應鏈情況,並圍繞業務合作、風險防控等議題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最終,企業成功獲批2年期、3000萬元的授信額度,有效緩解了中長期融資壓力。p>
未來,工行河南省分行將持續深入實施“工銀科創夥伴行”計劃,加強與科技型企業面對面的深度對接,為科技型企業“一對一”量身打造專屬服務方案,在促進“科技—産業—金融”的良性循環中邁出堅實一步。持續深化與優質科技型企業的合作,以專業、高效的金融服務賦能企業做優做強,為河南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金融動能。(工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