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進下半年經濟工作 河南出臺重磅“36條” 從抓項目擴投資、抓創新強産業、抓消費拓市場、抓改革促開放、抓就業保民生、抓安全保底線六個方面發力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推進2025年下半年經濟持續向上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從抓項目擴投資、抓創新強産業、抓消費拓市場、抓改革促開放、抓就業保民生、抓安全保底線六個方面,制定36條政策措施,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持續向上向好。
抓項目擴投資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措施》提出,強化重大項目帶動,建立重大項目建設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單動態管理機制,暢通審批“綠色”通道,一項目、一清單、一台賬推進“雙百工程”。2025年“雙百工程”、省重點項目分別完成實物量投資2100億元、1萬億元以上。
同時,《措施》提出,加力推動重大産業項目、重大交通項目、重大能源項目、重大水利項目、城市更新項目。
開工建設濟鋼高端軸承智慧化生産基地、超聚變智慧工廠等項目,加快實施洛陽石化百萬噸乙烯、順豐中原多式聯運國際樞紐等項目,建成投産鄭州比亞迪全球模具中心等項目;專班化推進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三期、中國郵政航空樞紐、賈魯河復航、南信合高鐵、京港高鐵阜陽至黃岡段等項目前期工作,啟動實施信陽港淮濱港區中心作業區擴容提質工程,加快平漯周高鐵、焦濟洛平高鐵、南陽機場改擴建等項目建設,建成沿黃高速公路、週口港中心作業區一期工程等;加快推進疆電入豫第二通道前期工作,啟動蘇皖豫幹線和文23—安慶天然氣管道項目等;修編我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啟動趙口引黃灌區現代化改造、豫東水資源配置等工程,建成投用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小浪底北岸灌區等;實施城市更新重點工程三年行動,2025年實施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459個、加裝公共充電樁2萬個、新增海綿城市達標面積100平方公里、新改建雨水管網1200公里,完成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
抓創新強産業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措施》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出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行動計劃,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探索開展專利成果“先免費試用、後付費轉化”試點,培育一批省級概念驗證中心,紮實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2025年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2300億元。
同時,著力培育重點製造業鏈群,推進“7+28+N”重點産業鏈群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集聚區、合成生物産業園區規劃建設,2025年汽車産量突破2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突破140萬輛;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深入推進省人工智能行業賦能中心建設,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行動,2025年年底前累計建成智慧工廠(車間)1400個、綠色工廠300個;著力培育服務業新增長點,2025年新培育省級“兩業”融合標杆企業30家,開展物流“豫軍”企業抱團出海、信息互聯行動,培育一批省級樞紐經濟先行區。
著力降低企業成本,《措施》提出,儘快實現電力現貨市場連續結算試運行,研究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全面落實氫能貨車通行費減免、電動貨車通行費優惠、公路差異化收費優惠等政策,深化鄭州、洛陽國家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建設,2025年年底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生産總值比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1個百分點。
在延伸現代農業産業鏈條方面,確保2025年糧食總産量穩定在650億公斤以上,加大生豬産能調控力度,實施大中城市周邊現代設施農業更新工程,完成1.5萬個行政村的設施農業用地選址,2025年新增設施種植業産值30億元,實施“豫農優品”精品培育計劃,成立全省農産品加工産業聯盟,新培育“豫農優品”200個以上。
抓消費拓市場
在抓消費方面,《措施》提出提升消費品以舊換新質效、持續激發消費活力、加快培育文旅支柱産業、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拓展外貿增長空間等5條措施。
開展百縣千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夏日清涼購”家電促銷等活動,2025年完成汽車報廢和置換更新50萬輛、家電數碼産品以舊換新800萬台,推動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4700輛;開展“繽紛夏日·樂享河南”暑期消費季活動,謀劃開展秋冬促消費活動,在餐飲、文旅、住宿、零售等領域接續發放消費券。
此外,加快培育文旅支柱産業,實施重點文化和旅遊産業鏈群建設三年行動,開展“四季河南”系列宣傳推介活動,推出A級旅遊景區、文博場館等門票減免優惠政策等;支持各地因城施策開展住房促銷活動,落實國家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和異地購房提取政策,擴大商品住房“以舊換新”規模,2025年開工(籌集)配租型保障房5.66萬套;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搭建外貿優品內銷平臺,辦好外貿優品系列展銷會,實施外貿企業幫扶專項行動,持續開展“千企百展”拓市場行動。
抓改革促開放
《措施》提出,縱深推進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全面落實“五統一、一開放”基本要求,紮實推進150項年度重點任務,完成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企業遷移便利改革、物流降本增效等10個重點事項攻堅。
同時,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開展2025年度營商環境評價監測,建立民營企業發債儲備庫,規範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健全協同高效的信用修複製度,完善信用修復申請受理辦理、結果更新反饋、異議申訴處理等跨部門跨領域協同工作機制。
在深化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健全鄭州都市圈建設推進機制,深化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試點改革,在全省範圍內推出戶籍類證明開具、居民身份證補換領“全程網辦”等便民利民舉措。2025年年底前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入公辦學校就讀比例達到95%。2025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000公里,2025年年底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5%以上,集團化辦學和城鄉學校共同體覆蓋70%以上鄉村中小學校。
在推動四條絲綢之路建設方面,出臺推進“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實施方案,辦好鄭州—吉隆坡“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持續優化國際貨運航線佈局、進一步加密航線,2025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100萬噸,2025年開行中歐(亞)班列4000列以上。
抓就業保民生
就業是民生之本。《措施》提出,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推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崗位挖潛擴容,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村級協理員招用、萬名大學生助企服務計劃。同時高品質辦好第三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開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2025年組織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00萬人次以上,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
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實施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園安全能力提升工程、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智慧健康養老增能提質三年行動,持續完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制定普惠托育服務價格政策,實現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2025年新增100所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基本達到二級醫院服務能力、300所薄弱鄉鎮衛生院補短,實現1000個以上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
同時,進一步織密社會保障網,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活動,持續推進“數據找人”社會保險精準擴面,跟蹤落實國家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標政策,在此基礎上適度提高我省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確保黃河干流水質持續保持Ⅱ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加大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力度,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打贏打好過渡期收官戰。
抓安全保底線
針對抓安全保底線,《措施》提出,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和金融風險,建立置換債券和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項債券省級直接撥付資金制度,一體推進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和轉型發展。同時加力穩定房地産市場,加強房地産“白名單”項目融資支持,做好保交房收尾攻堅工作,202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交付。
在安全生産和防汛備汛方面,紮實做好迎峰度夏、度冬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工作,確保滿足企業生産與居民生活用電需求,開展瓶裝液化石油氣“三黑”打擊夏季行動、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一件事”全鏈條整治,做好重點領域安全防範工作。同時加強全方位、全過程、全時段氣象監測,壓實監測預警、指揮調度、巡查防守、搶險救援、轉移安置等全流程責任,突出抓好河道防洪、水庫安全度汛、城市內澇防範、山洪和地質災害防範,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在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方面,堅持綜合調度與行業調度相結合,健全重點領域、重點地方經濟運行監測會商機制,確保經濟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記者 袁帥 李宇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