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夜市,人們腦海中就會涌現出五彩斑斕的燈光、香氣四溢的小吃、琳琅滿目的商品……然而這個夏天,在河南,中醫夜市成為許多人夜晚生活的新選擇。
盛夏傍晚,記者走進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區門診廣場,淡淡藥香隨風飄來,一場中醫夜市在這裡火熱開場。
“吃飯、睡覺好不好?”“是哪不舒服,舌頭伸出來我看看。”……現場的中醫專家們一邊把脈,一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病理和治療方案,每位專家的桌前都有許多人在排隊。
在中醫特色療法體驗區,記者看到,針灸、推拿、刮痧等多種傳統療法頗受年輕人歡迎。“刮完可舒服,晚上準能睡個好覺。”剛體驗完刮痧的市民陳女士笑著豎起大拇指。
“夜市上給大家義診的,許多是平時很難挂到號的各個科室的大專家。”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海峰介紹,醫院邀請名中醫下沉坐診,讓老百姓輕鬆接觸到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中醫夜市不僅能看病,還是普及中醫藥文化的好陣地。
在南陽市淅川縣的中醫藥文化夜市,酸梅汁、清暑飲等中藥養生茶飲品,給群眾帶來夏日清涼;孩子們學習八段錦,誦讀名醫篇,參加投壺、百草辨識等特色遊戲,在娛樂中感受中醫藥文化。
週口的中醫夜市,還設置了中醫藥文化展示區。形態各異的中藥材標本有序陳列,散發著獨特的藥香;古老珍貴的中醫典籍整齊擺放,展示著千年的智慧結晶,搭配的圖文解説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講述著中醫藥文化的發展脈絡。
如何讓中醫藥文化傳承和發展的腳步踏得更實、更有力?如何拉近群眾與中醫藥文化之間的距離?走進這些充滿藥香與溫情的奇妙夜市,就可以找到答案。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中醫藥文化,養生成為一種潮流,中醫夜市這一創新、有趣的活動形式成為中醫藥文化與年輕人的最佳“結合點”。
從針灸、艾灸、拔罐、推拿等傳統療法,到八段錦、太極拳等養生功法,再到香囊、安神藥枕等特色産品……在河南的中醫夜市裏,草藥香代替了煙火氣,醫護人員化身“攤主”,既融入了傳統中醫技法,又融入了現代人的飲食習慣、養生理念等元素,讓中醫藥文化成為許多人的“心頭好”。
透過中醫夜市的火熱不難看到,中醫藥文化正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記者 馬願 河南日報通訊員 魏佳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