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德潤商丘滿庭芳 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2025-08-15 09:20:02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德潤商丘滿庭芳

德潤商丘滿庭芳_fororder_1

商丘市梁園區廉政廣場《綠意襯紅心》。 鄧威 攝

德潤商丘滿庭芳_fororder_2

大美商丘標誌。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賦予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文明為魂,方立千年之城。商丘,擁有4000多年建城史,在千年傳承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文明內涵,歷久彌新的老城市新活力不斷綻放,高品質推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均衡發展。

  新時代,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如何進一步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商丘篇章提供更強大的精神文化力量,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

  實踐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今年商丘市及柘城縣、永城市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民權縣、睢縣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全國文明城市數量與鄭州市並列全省第1位。13個村鎮、8個單位、2戶家庭、3所學校榮獲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13個村鎮、14個單位、3所學校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高位推動,靶向發力。近年來,商丘市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探索創新,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商丘好人”傳遞向善力量

  路遇車輛起火、司機受傷被困,商丘一夫妻上前緊急營救,暖心舉動顯擔當;在鶴壁淇河,商丘男子跳河搶救落水女孩,一次托舉挽救了一個家庭;少女騎行遭騎車男瘋狂別車,商丘外賣小哥在北京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獲表彰……近期,層出不窮的“商丘好人”現象是商丘人道德風貌的真實寫照,是商丘人以平凡善舉詮釋新時代的道德力量。

  從“人人追光”到“人人發光”。

  商丘,一座好人之城。20餘年來,“商丘好人”道德品牌持續擦亮,以“商丘好人”為龍頭的全市各級各類先進群體已達兩萬多名。其中,16人次榮獲全國及河南省道德模範或提名獎榮譽稱號,43人入選中國好人榜,78人入選河南好人榜。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

  自2005年以來,商丘市持續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推動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推薦選樹、學習宣傳活動常態化,構築崇德向善的價值坐標,並不斷深化拓展活動內涵,廣泛宣傳“身邊好人”,以榜樣的力量奠定精神之基。

  商丘市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中心主任呂文松告訴記者,如今,商丘連續九次舉辦“商丘好人”文化周系列活動,啟動“商丘好人德潤城鄉”行動,召開“商丘好人”文化建設座談會,線上線下廣泛宣傳凡人善舉,營造了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同時,市縣鄉三級“商丘好人”宣講隊伍213支,在城鄉播撒道德的種子。

  道德是一種力量,潤物無聲;模範如一面旗幟,鼓舞人心。

  在商丘大地上刻寫出偉大時代的凡人善舉,傳遞著推動社會前進的精神力量,讓精神文明建設如藤蔓攀緣,在城鄉肌理間舒展延伸。

  提質增效激活陣地活力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如何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惠及群眾,成為時代賦予商丘的課題。

  8月7日,走進商丘市睢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室裏宣講師正用鄉音傳遞政策,這座總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的實踐陣地,建有理論宣講(市民教育)室、文化活動室、學雷鋒志願服務站等活動場所,已成為當地群眾想來、愛來、常來的“精神家園”。

  像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如繁星點點,遍佈商丘,構成了一張覆蓋城鄉的文明宣傳網絡。全市502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理論宣講、文藝演出等各類服務,讓黨的聲音、惠民服務、文明新風直達基層。

  著眼時代之需,肩負使命所繫。為充分發揮文明實踐陣地作用,推進全市文明實踐活動項目化、品牌化運作水準,商丘聚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安排,指導各縣(市、區)結合地域文化和當前重點工作,強化本地特色品牌建設,推動每個縣(市、區)形成1個特色品牌+N個優秀項目的“1+N”項目集群。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充分利用春節、重陽節等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商仁商談”“習語德言”等10余個基層理論宣講品牌,開展6400余場宣講;“三進四送”文明實踐活動,培育孵化“孝善餃子百村行”示範項目,聯合志願服務隊和愛心企業,通過“餃子宴+便民服務”的特色模式,覆蓋全市10個縣(市、區)36個鄉鎮,受益群眾達5.9萬餘人次,倡導移風易俗,梁園區“梁園·良緣”、寧陵縣“葛天有約”、柘城縣“‘柘’禮新風”等移風易俗品牌活動的策劃立項,為推動全市形成“一縣一特色”文明實踐項目格局注入了新活力。

  這一項項改革創新舉措,形成了“文明實踐搭臺、各方都來唱戲”的良好局面,增強了凝聚力,提振了精氣神。

  創建為民點亮美好生活

  6971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40余萬名志願者活躍于大街小巷,構建起城市亮麗的風景線;

  “拆圍透綠”,小公園重現光彩,健身步道、多功能健身場地巧妙嵌入城市肌理,滿足百姓“推窗見綠,移步即景”的嚮往;

  49個老舊小區改造讓“老破小”變身“美家園”,53所新建學校擴充了1.5萬個學位,14家三級醫院讓看病更加方便。

  ……

  群眾的需求在哪,文明城市創建的觸角就伸向哪。

  黨的二十大以來,商丘市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始終秉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突出群眾滿意和常態長效,高起點推進規範化、制度化、智慧化、現代化“四化”城市治理,高標準塑造凈化、綠化、美化、文化“四化”城市風貌,高品質打造宜學、宜業、宜遊、宜居“四宜”城市品質。同時,把文明城市創建與中心城區項目建設相融合,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融合,與解決廣大市民急難愁盼問題相融合,持續推進“七治”工程,在美化城市顏值、提升百姓素質中提升創建水準。

  百花齊放,百舸爭流。全市瞄準擴大協同創建效應,還開展了“文明瞬間”隨手拍、市民文明公約徵集等網絡宣傳活動,讓文明話題融入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市民從“旁觀者”變成了“踐行者”。

  上下同欲者勝,萬眾一心者興。如今,觸碰文物、亂塗鴉等行為逐漸減少,文明旅遊不再停留在口號上;車輛禮讓行人成為共識,交通文明助力平安出行;市民暢享在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鄰裡和睦的環境裏,不斷提升創建的認同感和共建美好家園的歸屬感,文明之花的芳香更加濃郁。

  “城市文明建設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接力。未來,商丘市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銳意進取、擔當作為,加速奔向文明新高地,奮力開創新時代商丘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商丘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畢江遠説。(記者 李鳳虎 劉夢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