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南陽新野:鄉村“大喇叭”變身移風易俗“大舞臺”
2025-08-22 15:36:27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仝瑞勤責編: 蔣碩

  “各位鄉親,今天咱聊聊‘婚事新辦’的事。隔壁村老王家女兒上周結婚,沒要高額彩禮,小兩口用攢的錢開了個小超市,日子過得紅紅火火……”8月22日清晨,熟悉的鄉音從南陽市新野縣上莊鄉山坡村村口的大喇叭裏傳出,帶著泥土氣息的“會長説事”,像貼心的叮囑般鑽進家家戶戶。

  如今,在新野縣,鄉村“大喇叭”不再是單純的通知工具,而是被巧妙打造成移風易俗的“空中舞臺”,讓文明新風順著聲波走進田間地頭、融入村民生活。

  內容“接地氣” 節目成為生活指南

  “大喇叭裏説的都是咱身邊事兒,聽著親切,道理也聽得進去。”這是村民們對廣播節目的普遍感受。為了讓移風易俗內容不懸浮”,新野縣在節目設計上下足了功夫:用方言土語解讀《村規民約》,把紅白喜事簡辦標準編成順口溜;邀請村民當“主角”,講述自家從“大操大辦”到“節儉辦事”的轉變故事;把村民關心的“隨禮金額怎麼定”“宴席規模怎麼控”等問題,做成“問答小劇場”,用對話形式講清道理。

  上莊鄉山坡村的“喇叭節目單”上,既有固定的《新風故事會》,每天分享一個當地文明案例;也有靈活的《應急小貼士》,比如遇村民籌備宴席時,及時播報簡辦流程和補貼政策。

  形式“活起來” 聽廣播成了日常習慣

  為了讓節目不枯燥,新野縣各鄉鎮創新傳播形式,讓廣播從“單向灌輸”變成“互動參與”。有的村開設“村民點單”環節,村民通過電話或微信群“點”想聽的內容,村委會根據點單內容調整節目;有的村邀請老黨員、鄉賢擔任“特邀主播”,用拉家常的語氣聊變化,用親身經歷引發共鳴。

  時間安排上也貼合村民生活:清晨六點半播晨間提醒”,結合農活場景説節儉;午間十二點播故事時間”,趁村民吃飯時講案例;傍晚六點播“互動熱線”,接聽村民疑問並現場解答。久而久之,“聽喇叭”成了村民的日常,有的村民甚至會準時搬個小板凳坐在喇叭下,邊聽邊和鄰裡討論。

  效果“看得見” 新風尚走進千家萬戶

  如今,在“大喇叭”的持續播報下,新野縣鄉村的風氣悄然改變:施庵鎮東楊營村紅白喜事平均花費較之前下降60%,彩禮金額控制在政策紅線內的家庭達90%以上,不斷涌現出“零彩禮”典型事例;有的村民主動取消“升學宴”“喬遷宴”,轉而用“家庭讀書會”“公益勞動”等方式慶祝;新甸鋪鎮津灣村通過喇叭宣傳“積分制”,村民踐行移風易俗能換生活用品,參與熱情越來越高。

  正如新甸鋪鎮津灣村支部書記王玉森所説:“‘大喇叭’的魔力,在於它能鑽進柴米油鹽的生活裏,讓移風易俗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變成‘辦事前先聽聽喇叭怎麼説’的自覺,變成‘鄰居家這麼辦,我也這麼學’的默契。”

  如今,這一聲聲帶著溫度的廣播,正讓文明新風像春雨般浸潤鄉村,讓移風易俗的種子在新野大地生根發芽。(文 王小軍 廉少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