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人的日常,藏不住對讀書的熱愛——社區裏的“網紅書房”天天滿座,鄉村小院的樹蔭下是“攀比”讀書的人……“龍都”人把“愛讀書”過成了日常,是因為在這裡隨便逛一圈就能偶遇不一樣的讀書空間。
有人在玻璃棧道書房裏喝咖啡讀詩,氛圍感直接拉滿;有人在村裏圍著志願者,把經典名著聊出新花樣,更絕的是濮陽縣子岸鎮那個小村子,187戶人家10多年走出135個大學生,妥妥的“學霸窩”!
在這裡,書香早就從圖書館飄進了街頭巷尾、田間地頭。
東店當村:
書香浸潤出的“學霸村”傳奇
濮陽縣子岸鎮東店當村的村口文化墻上,“優秀大學生”展示欄格外醒目:陳書龍(清華大學研究生)、陳書夢(清華大學博士)、陳傳榜(河南風濕病醫院副院長)……187戶人家800余口人,10多年間走出135個大學生,這個村的“學霸傳奇”,藏著鄉村閱讀的深層密碼。
“村裏人不比房、不比車,就比誰家孩子讀書好。”村黨支部副書記陳同管的話道出了鄉風內核。追溯這份崇文重教的傳統,離不開幾十年前的關鍵抉擇:1956年,老支書張闔聚力排眾議,堅持在村裏建學校。東店當一中的落成,讓村民與學校為鄰,更埋下“讀書改變命運”的種子。20世紀90年代,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陳石仁動員村民建小學,使村子成為同時擁有中小學的“教育強村”。
這種重視讀書的傳統,在代代相傳中愈發深厚。清華大學博士陳書夢2017年捐出自家院子改建圖書館,放學後的閱覽室裏,總能看到孩子們伏案讀書的身影;清華大學研究生陳書龍回鄉分享學習心得,用“外面的世界”激勵村裏的弟弟妹妹們。村裏特意將兩人所在的巷子命名為“清華巷”,讓榜樣的力量時時感召後人。
今年以623分的優異成績被西南政法大學錄取的陳好説:“打小在村裏,就總聽大人們説‘讀書能讓人站得更高’。我也很想出去看看。到了大學,我也會好好讀書,不辜負村裏的這份期望。”
7月22日,濮陽縣委宣傳部組織的志願者服務隊走進東店當村,志願者張馨、劉小強帶來的《南征北戰》紅色讀書會,讓孩子們在歷史故事中感悟初心。這樣的閱讀活動在這裡已成常態:農家書屋藏書不斷更新,文明實踐站定期舉辦經典誦讀,返鄉大學生分享會場場爆滿。正是這種“家家飄書香,戶戶重教育”的氛圍,讓村子持續煥發文化活力。
如今的東店當村,書屋與農田相映,書聲與蟬鳴和鳴。村民們説:“地裏種莊稼,家裏種希望,讀書就是最好的播種。”這份對閱讀的堅守,不僅讓村莊收穫了“學霸村”的美譽,更培育出鄉村振興的文化根基。
澶州書房:
城市裏的“精神驛站”
在濮陽縣,想看書根本不用跑遠。火出圈的“澶州書房”就像一顆顆文化明珠,撒在社區、鄉鎮的各個角落。
“聽名字以為是傳統書店,進去才發現,設計得太潮了!”返鄉大學生李丹説,“這個暑假,我經常來讀書。”
未來路分館的260平方米的空間內,以“龍”文化為主題的閣樓式“玻璃棧道”絕對是必打卡項,走在上面像踩在書海裏,陽光透過玻璃灑下來,書架上2.1萬冊書都閃著光。
“平日裏,周邊3所學校的學生放學就往這衝,6個小區的居民遛彎就能進來翻兩頁。”澶州書房工作人員王亞萍説。書房裏不光能看書,還能參加手工課、聽澶州講壇、穿漢服拍照、免費喝咖啡。
目前,書房的19家分館加起來藏書9.5萬冊,已接待21萬多人次,借閱量超15萬冊。不管是城區還是鄉鎮,出門15分鐘準能找到一家,難怪濮陽人説:“想看書?下樓拐個彎就行!”
在這裡,圖書通借通還系統讓讀者借閱無憂,自助借還機、飲料售賣機等設施提供便利服務,龍鱗書、龍虎杯等文創産品傳遞著“龍鄉”文化韻味。更令人心動的是免費服務:自磨咖啡的醇香與書頁翻動聲交織,無線網絡保障隨時查閱資料。
暑期裏,少兒繪本故事課、創意美術工作坊、澶州講壇等活動輪番上演,詩會、經典詩文朗誦比賽等品牌活動更讓書房成為文化交流的熱門場所。
這些散落在城鄉的“文化細胞”,不僅解決了群眾“讀書遠、讀書難”的問題,更成為傳播文明、涵養風尚的重要陣地。正如常來未來路分館的退休教師肖建國所説:“家門口的書房就像精神糧倉,隨時都能來‘充電’。”
全域聯動:
暑期閱讀季點燃城鄉書香
今年暑假,濮陽縣的閱讀活動如夏日繁花般綻放。
在清河頭鄉魯五星村,志願者李玉艷用“龜兔賽跑”的故事解讀《論語》;在戶部寨鎮六合社區,返鄉大學生與村民圍坐分享讀書心得……
這場由濮陽縣委宣傳部聯合縣全民閱讀促進會主辦的“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讓200余場閱讀活動走進鄉村。
活動的成功離不開精心組織——12名閱讀愛好者、教師組成6支服務隊,分包各鄉村開展“面對面”分享;農家書屋、村委會議室、文明實踐站化身活動主場,讓閱讀紮根基層;筆袋、直尺等學生用品上的“綠色上網”提示,將閱讀引導與成長教育巧妙結合。志願者賈紅亞在文留鎮銀崗村帶領孩子們誦讀詩詞時,看到孩子們主動查閱註釋、熱烈討論意境,不禁感慨:“把典籍講成故事,閱讀就活起來了。”
與此同時,濮陽縣暑期全民閱讀工作多點開花:讀書分享會走進圖書館、新華書店,參與者從孩童到老者都有;學校開展的分級閱讀活動,讓每名學生暑期至少精讀3—4本課標讀物。數據顯示,暑期以來,全縣圖書館、農家書屋借閱量同比增長50%以上,“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氛圍日益濃厚。
在濮陽市圖書館,暑期閱讀同樣精彩紛呈。“詩潤龍都·典耀華章”經典詩文朗誦比賽中,幼兒組稚嫩的童聲與青少年組激昂的語調交相輝映;“童趣島”活動裏,孩子們用畫筆描繪閱讀中的奇思妙想;VR數字圖書館讓讀者“穿越”到書中世界,體驗沉浸式閱讀的樂趣。為方便讀者,圖書館延時開放至夜間,燈火通明的閱覽室裏,讀者或伏案研讀,或輕聲交流,成為夏夜最溫暖的風景。
從城市書房到鄉村院落,從線下活動到線上推廣,濮陽的全民閱讀工作正以多元形式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當閱讀成為一種習慣,當書香浸潤每個角落,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便愈發深厚,前行的腳步也更加堅定有力。
在濮陽,手不釋卷的場景隨處可見:晨光裏的書房、樹蔭下的農家院、燈光中的閱覽室,都在訴説著對知識的熱愛。這股涌動的書香,不僅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更為濮陽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動能,讓龍都大地在文明的滋養中綻放新的光彩。(記者 逯彥萃 馬鵬宇 河南日報通訊員 程正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