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深入調研創新機制 政策落地煥發活力 河南發力打造“銀發健身圈”
2025-09-02 09:04:14來源:河南日報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深入調研創新機制 政策落地煥發活力 河南發力打造“銀發健身圈”

南陽老年空竹樂園老年人在早鍛鍊。 雷乃益 攝

深入調研創新機制 政策落地煥發活力 河南發力打造“銀發健身圈”

晨練的平頂山市民。 袁鳳琴 攝

深入調研創新機制 政策落地煥發活力 河南發力打造“銀發健身圈”

廣場上的老人舞飛龍。 雷乃益 攝

  清晨的鄭州如意湖畔,數百名老年人伴著晨光舒展太極;南陽社區廣場上,健身秧歌的旋律此起彼伏;濟源鄉村的“銀發健身園”裏,老人們在適老化器材上愜意鍛鍊……如今在河南,這樣的“銀發健身”場景已遍佈城鄉。今年,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老年人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為老年人體育健身提供了“河南方案”。河南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宇峰表示,河南老年人體育事業正式邁入“高品質發展與高效能治理協同推進”的新階段,一幅覆蓋千萬老年人的“銀發健身圈”藍圖,正在中原大地徐徐鋪展。

  深入調研 繪就“河南方案”

  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佔總人口22%,2035年將突破4億、佔比超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與老年人日益高漲的健身需求,河南主動破題——2024年,經河南省委、省政府同意,一場覆蓋全省老年體育工作的深度調研正式啟動。

  本次調研,由河南省體育局、省老年人體育協會(以下簡稱“省老年體協”)牽頭,組建省級調研組深入25個縣(市、區)、43個鄉鎮(街道)、58個行政村(社區),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摸清了基層老年體育的“家底”:既有縣級以上老年體協全覆蓋的成果,也有農村地區場地不足、輔導員匱乏的短板;既見證了老年人參與健身的熱情,也發現了經費保障制度化不足的難題。

  歷經近一年的調研論證、十余次專題研討、徵求15家省直單位意見,2025年4月,《意見》正式印發。這份立足省情的綱領性文件,不僅是對2013年河南老年體育政策的“升級版”,更錨定了2035年“四大目標”:每個行政村(社區)有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站點、有不少於2名健身輔導員;每個鄉鎮(街道)有老年體育健身場地;每個行政村(社區)有適老化健身器材;全省老年人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比例達到80%。

  “《意見》的核心是構建‘黨政主導、部門盡責、協會組織、社會支持、重在基層、面向全體’的工作格局,把老年體育從‘單一健身’提升到‘服務民生、應對老齡化’的戰略高度。”省體育局副局長田間表示,從調研到出臺,每一條舉措都瞄準“老年人急難愁盼”,如明確縣級以上政府將老年體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體彩公益金用於老年體育的比例不低於全民健身經費的8%,就是為了破解基層“沒錢辦事”的困境。

  “五動機制” 激活基層“微循環”

  “今年,我們給肖旗鄉方旗營村等鄉村健身廣場更新了健身器械,現在不僅村裏的孩子們愛來這兒玩,老人們也有了健身休閒的好去處!”寶豐縣體育運動發展服務中心張瀟栩的感慨,道出了河南老年體育“治理築基”的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以制度創新為牽引,構建起具有示範意義的老年體育現代化治理格局,其中“五動機制”便是核心抓手。

  所謂“五動機制”,即“組織推動、展示拉動、創新驅動、典型帶動、宣傳鼓動”。這一機制如同“毛細血管”,將治理效能輸送到基層:省、市、縣、鄉、村五級老年體協網絡實現“縱向到底”,縣級以上老年體協覆蓋率達100%,80%的縣(市、區)實現“四有四落實”(有組織、有人員、有陣地、有活動,辦公地點、計劃、經費、評估全落實);開封、南陽借承辦省級賽事激活基層站點,形成“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

  在縣域層面,河南更挖掘出一批“創新樣板”:滑縣通過激勵機制、線上培訓、建設老年體育大學等舉措,打造“活力型”老年體育模式;西峽縣年均開展“走基層送健康”志願服務60余場,惠及20個鄉鎮;平輿縣萬金店鎮土店村老年體協創新“孝善文化+體育健身”融合模式,周邊行政村老年體育參與率提升30%以上。

  “治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體育服務。”據河南省老年體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破解“基層沒人幹事”的難題,河南建立了“三員”(輔導員、教練員、裁判員)培訓體系,每年培訓超2萬名骨幹,全省55歲以上老年社會體育指導員已突破5萬人。西峽縣張婉華自費數萬元學技返鄉教學、杞縣馬姝華母女三十載堅守社區傳授太極拳——這些“銀發帶頭人”,正是基層治理“微循環”中最鮮活的力量。

  賽事活動 點燃“銀發活力”

  “沒想到打了20多年的業餘排球,還能有機會站上省級賽場,感謝省老健會讓我圓了夢!”在河南省第十四屆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以下簡稱“省老健會”)氣排球比賽現場,59歲的開封選手王明立鬥志昂揚。這場2024年4月至10月舉辦的盛會,設15個大項104個小項,2萬餘名運動員參賽,規模創歷屆之最,成為河南老年體育品牌賽事的“縮影”。

  如今,河南已構建起“省級品牌引領、市級特色鮮明、基層活動普及”的賽事體系:四年一屆的省老健會是“龍頭”,“全民健身月”“重陽敬老月”是“紐帶”,全年超4000場賽事活動吸引120余萬人次參與。在品牌打造中,“文體融合”與“地域特色”成為關鍵詞:省老年人文體優秀節目大賽孵化出《嵩山情》《繁臺宋韻》等17個融合河南文化的原創健身操舞;“公僕杯”乒乓球賽通過革新賽制,每年吸引600余名在職、退休廳處級幹部積極參與,以帶動更多老年人走進球場;廣場舞大賽實施省、市、縣、鄉四級聯動,4個月內完成全鏈條辦賽,近5萬名老年人參與基層選拔,輻射超20萬群眾觀賽。

深入調研創新機制 政策落地煥發活力 河南發力打造“銀發健身圈”_fororder_p41_s

老年人健身氣功比賽前的集訓身影。 雷乃益 攝

  在省轄市層面,“一市一品”的特色賽事更成為“吸睛點”:焦作太極拳蜚聲中外,每年獲80萬元專項經費在全國推廣,“5·19”全國老年人太極拳推廣展示大聯動吸引全國27個省份33萬名老年人參與;開封“裕祿杯”、洛陽“牡丹杯”、安陽“紅旗渠杯”門球賽,每年吸引超萬名外省老年人跨省參賽,形成“體育為媒、文旅唱戲”的融合經濟。此外,2023年第四屆全國老健會上,河南代表團斬獲112個優勝獎(其中32個第一名),兩項總數均居全國首位,彰顯了河南老年體育的“硬實力”。

深入調研創新機制 政策落地煥發活力 河南發力打造“銀發健身圈”

河南省第十四屆老年人健身大會網球比賽。 雷乃益 攝

  賽事的價值不僅在於“競技”,更在於“健康紅利”。2024年河南抽樣調查顯示,全省63%的老年人成為體育人口主力,經常鍛鍊者醫療支出降低60%以上。“以前三天兩頭去醫院,現在每天打太極、跳廣場舞,藥都少吃了。”南陽社區居民劉宏利的切身感受,正是“運動是良醫”理念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適老場地 築牢“健身根基”

  “這個健身園既能打太極,又能看戲曲,我們老年人就愛來這兒!”在濟源市承留鎮老年健身園,72歲的趙玉明指著融合9大功能區的場地説。這座集“村BA”、戲曲展演、太極比賽于一體的鄉村文化新地標,是河南“3+X”(健身廣場、健身步道、健身路徑+其他適老項目)場地建設模式的“典範”。

深入調研創新機制 政策落地煥發活力 河南發力打造“銀發健身圈”

濟源市承留鎮老年人體育公園。 河南省老年體協供圖

  自2014年以來,河南累計投入9.36億元建成老年人體育健身專項場地440余塊,覆蓋所有省轄市及80%的縣區——其中省投資金4.25億元,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5.11億元,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投資格局。2025年5月,《河南省老年人體育健身場地建設管理規定》正式出臺,從場地規劃、器材配置到管理維護,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適老化”建設標準,為後續場地建設提供了“制度藍本”。

  “場地建設要‘量質並重’,既要建得多,更要建得好、管得好。”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南在場地建設中注重“功能銜接”,推動社區體育場地與衛生、文化、養老設施聯動,比如在健身場地周邊配套健康監測點,方便老年人鍛鍊後實時監測身體數據;同時強化“智慧服務”,部分場地增設語音提示、一鍵呼叫等適老功能,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2025年,15個老年人體育場地項目被列入省委、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這將進一步補齊農村地區的場地短板。

  在管護方面,河南推行“誰使用、誰管理、誰維護”的責任機制,明確街道、社區、物業等主體的管護職責,杜絕“重建輕管”。“以前器材壞了沒人修,現在打個電話,第二天就有人來修,很方便。”開封市順河回族區居民王虹認為,這種“建管並重”的模式,讓老年人健身更安心。

  政策落地 跑出“河南速度”

  《意見》出臺後,河南各地迅速行動,將“藍圖”轉化為“實景”:2025年7月8日,河南省體育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老年人體育健身輔導員教練員裁判員培訓工作的通知》,鄭州2000名、南陽1900名等,全省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的年度培訓任務同步下達;三門峽市啟動“老年人體育健身團隊(站點)建設年”活動;義馬市委、市政府作出安排,推動團隊建設向村(社區)延伸;南陽西峽縣體育館,200余名學員正在參加新一期的健身球操教練員培訓,他們將成為項目普及的“種子力量”。

  在縣級層面,“先進縣”的示範效應正在顯現:滑縣老年體育大學開設太極拳、持杖健走等8個專業,已招收學員3000余人;寶豐縣石橋鎮依託“健身球操示範鄉鎮”品牌,發展骨幹力量90余人;商丘市睢陽區實現鄉鎮老年體協年均1萬—3萬元經費保障制度化,破解“基層沒錢辦事”的困境。

  “政策落實關鍵在‘抓細抓實抓具體’。”河南省老年體協主席王保存表示,2025年是落實《意見》的開局之年,河南將把《意見》貫徹情況納入“五動機制”,同時加快推進省老年體育大學謀劃建設,推動老年體育組織向企業、社會組織延伸,創新“老年體協+志願者+慈善資源”聯動機制,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老年體育事業,使我省更多老年人享受到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記者 李悅 河南日報通訊員 葛慶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