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奇妙遊《漢字在哪》 供圖 鄭州大劇院
9月7日,奇幻科普音樂劇《博物館奇妙夜之漢字在哪》在鄭州大劇院首演成功。該劇通過跨越時空的奇幻敘事,生動展現漢字從甲骨文、篆書到繁體字、簡體字的演變歷程,為觀眾打造了一堂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開學第一課”。
以“漢字的消失”為謎題,從造字、文字統一、漢字藝術化到漢字簡化,該劇主角張小遠與穿越時空的古人“組隊”,串聯起中華漢字的發展史。舞臺上既有傳統文化的厚重,也有現代兒童視角帶來的輕鬆與幽默,讓歷史成為鮮活、可對話的故事。
創作前期,主創團隊專程走進文博場所進行實地采風。在專家的引導下,導演、舞臺美術和音樂團隊深入查閱了珍貴館藏與研究資料,從甲骨文的拓片、歷代書法真跡與碑刻之中,獲得了第一手創作靈感。許多舞臺細節都直接取材于館藏實物,如舞美設計中的甲骨紋理、道具上的篆書刻痕、歌詞中對古文字的描繪等。
博物館奇妙遊《漢字在哪》劇照 供圖 鄭州大劇院
該劇主題曲《方方正正中國字》以童謠旋律傳遞漢字之美,舞蹈《一橫一豎》則用肢體化作筆墨,將漢字形態具象化,讓觀眾在舞臺上“看見”文字的呼吸與律動。音樂、舞蹈、詩歌與書法交織成一場全感官的藝術盛宴,使現場觀眾沉浸式感受漢字的獨特魅力。
漢字不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種精神象徵。導演團隊表示,希望通過這部劇,讓孩子理解中華文明的連續性與創造力,並在全球化和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根基。從抗拒到理解,從接受到自豪,劇中主角張小遠的心路變化,也映射著新一代少年對傳統文化的重新發現與認同。
博物館奇妙遊《漢字在哪》劇照 供圖 鄭州大劇院
該劇的成功上演,標誌著鄭州大劇院從“演出場館”到“內容創造者”的戰略升級,開啟了“場地提供者+內容創造者”雙輪驅動的新模式。今後鄭州大劇院將繼續探索與本地院團合作的新態勢,挖掘中原豐厚的文化底蘊,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IP。
此次《漢字在哪》于河南鄭州首演後,將開啟全國巡演,計劃登陸咸陽、南陽、晉城、運城、日照、嘉興、蘇州、衢州等城市,讓更多孩子在劇院與漢字相遇,探秘古今,感受來自華夏文明的溫度與力量。(鄭州大劇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