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甲骨文聯結世界 200余名中外嘉賓在安陽共話全球發展
2025-09-16 09:19:58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甲骨文,聯結世界——第二屆國際民間社會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交流大會“品味中國·安陽時刻”主題交流活動側記

  當清晨的霞光漫過殷墟遺址,一場跨越3000年的文明對話在此開啟。

  9月13日,第二屆國際民間社會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交流大會“品味中國·安陽時刻”主題交流活動在殷墟博物館舉行。此活動以“文字聯通世界”為主題,200余名中外嘉賓共話全球發展、文明互鑒。

  “第二屆國際民間社會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交流大會于9月10日已經在呼和浩特拉開帷幕,今天到安陽來參加主題活動,大家在交流的同時,共同體味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和時代價值,這對積極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具有重要意義。”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相關負責人説,殷墟甲骨文是讀懂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而讀懂中華文明,正是讀懂當代中國的關鍵所在。

  這場跨越國界的“發展對話”,滿溢著對中華文化的深切認同與由衷讚嘆。

  “在這裡,厚重的歷史積澱與現代生活的節奏交相輝映,古老文明與當代社會隔空對話。”非盟經社文理事會主席路易斯·西索科説,河南深厚的歷史記憶提醒著人們,貿易路線與學術交流早已將人類社會緊密相連。

  格林納達駐華大使馬岩盛讚甲骨文的劃時代意義。他説,3000多年前中國先民在龜甲獸骨上鐫刻甲骨文,記錄自然之奇、承載文明之核。如今,這份智慧依然鮮活,文明的延續性印證了人類對文明對話、共同進步的追求從未停歇。

  非洲眼科網絡基金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伯納德·阿格博對安陽的歷史文化傳承深感震撼。他表示,安陽人在現代化社會中堅守傳統習俗,這種長達3000多年的傳承值得非洲借鑒。

  南非跨文明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譚哲理則稱,他在安陽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以及科學與文化結合的魅力,對殷墟博物館運用現代科技展示歷史的方式欽佩不已。

  “安陽殷墟的甲骨文不僅是漢字源頭,更是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見證。這些文化遺産中蘊藏著解決當代問題的重要啟示——包容、共生與創新。”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理事長耿靜説,只有讓老傳統融入新場景,文明才能釋放出持續的發展動能。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次盛會,讓尊重差異的共識愈發明晰。

  印度尼西亞中醫協會主席洪維浩以“印尼刮痧”為例,證明了中國文明與印尼人民的深遠聯繫,強調文明的力量在於互學互鑒。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總編輯王曉輝引用“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指出甲骨文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下一步,應將文化精華與世界交流合作,在展示傳統文化的同時吸取其他文化養分,共同進步。

  在主題展示環節,新技術與傳統文化的創新融合令人矚目。甲骨文、青銅器等安陽元素在AI的創作下栩栩如生,揭示了新技術與傳統文化的未來融合之道。而活動中另一大亮點,則是由志願者扮演的“周文王”聯合留學生共同演繹的《周易》與四大全球倡議的巧妙聯結——《周易》中的“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對應全球發展倡議,《周易》中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對應全球安全倡議,《周易》中的“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對應全球文明倡議,《周易》的陰陽流轉對應全球治理倡議。這樣的文化演繹,讓嘉賓們對安陽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體驗。

  一場場參訪活動,同樣讓來賓們沉浸式感受到古都安陽的魅力。

  摩洛哥—中國文化和經濟促進會會長哈立德·埃爾·法塔烏伊參訪殷墟博物館後表示,希望非洲的博物館能學習殷墟博物館,運用現代科技展示傳統文化。

  新加坡淡馬錫基金會公共衛生和流行病防範總裁李福麒參觀中國文字博物館後激動地説,通過安陽可以看到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從古老的甲骨文字演變成現代先進的文字,五千年曆史文化太過動人。

  “此次主題交流活動以甲骨文為紐帶,解碼中華文明的核心基因,為國際民間社會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動力。”安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安陽將以此為契機,與國際民間社會開展更廣泛、更深入的務實交流合作,讓甲骨文成為聯結世界的文化符號,讓文明交流互鑒之花綻放得更加絢爛。(記者 李林 楊之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