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第十屆華商文化節將於10月29日在商丘市華商文化廣場舉行。
商丘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若鵬,商丘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宣傳部部長翁鐵軍,商丘市政府副市長王愛林,市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出席發佈會,介紹了本屆華商文化節的總體情況、具體活動安排,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本屆華商文化節以“齊聚殷商源,融入大市場”為主題,將通過“1+3+2”系列活動,全方位展示商丘作為殷商文化起源地的深厚底蘊和現代活力。
商丘因“商”而得名,早在四千多年前,商祖王亥就在這裡“服牛馴馬、以物易物”,開創了中國商業文明的先河。商丘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創辦華商文化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九屆。經過20年的精心培育,華商文化節已成為全球知名的根親文化盛事和商丘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
據介紹,本屆華商文化節安排了“1+3+2”系列活動:“1”即開幕式文藝演出,包含《殷商夢華》《商頌祈願》《商德永續》《盛世薪火》四個篇章;“3”即文化、學術、商務三大系列活動,包括王莊遺址考古展、“黃河之聲”音樂會、未來産業學術交流、項目集中簽約等;“2”即民權製冷裝備博覽會和睢縣鞋業博覽會兩大專業展會。
本屆華商文化節突出兩大特色:一方面深入挖掘殷商文化內涵,通過多種形式展現商丘深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商丘作為豫嚕蘇皖四省接合部的區位優勢,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出“金融助企對接會”“頭部企業商丘行”等主題活動。
商丘作為殷商文化的起源地,以“殷商之源”作為文化建設的主定位和總牽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佈局。近年來,商丘市始終堅持以商文化為根,産業集群發展為脈,系統推進文旅産業集群發展、文化價值多維轉化、文化遺産活態傳承,著力把商丘建設成為殷商之源文化傳承創新發展核心實驗區、中華文明探源旅遊目的地。圍繞殷商之源文化主題,商丘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策劃推出五大沉浸式文化體驗與八條特色文旅路線,深度體驗殷商之源文化的獨特魅力。
作為河南的“東大門”,商丘市正致力於建設“殷商文化起源地、四省交界協同區、豫東開放橋頭堡、樞紐經濟新高地”,具有得天獨厚的服務融入全國大市場的産業基礎、區位優勢、文化滋養、市場環境。參加華商文化節的嘉賓,既能進行充分的産業對接、資源匹配、市場調研,更能夠從古老的“商”脈中汲取智慧、碰撞思想,共同探索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求突破的共贏之路。(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鳳虎 劉夢珂 吳錦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