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冠軍爭奪賽在鄭州大學開賽
2025-10-16 09:01:05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冠軍爭奪賽在鄭州大學開賽 懷進鵬劉寧致辭 王凱出席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冠軍爭奪賽在鄭州大學開賽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015153023_386_40_s

十月十五日上午,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二○二五)冠軍爭奪賽在鄭州大學開賽。 河南日報記者 董亮 蔡迅翔 攝

  十月的中原大地,金風送爽,創新涌動。10月15日上午,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冠軍爭奪賽在鄭州大學開賽。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視頻致辭,河南省委書記劉寧致辭,省長王凱出席併為冠軍隊頒獎。

  懷進鵬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創新創業,兩次給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參賽學生代表回信,接續勉勵、意義重大,為辦好大賽、深化創新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懷進鵬希望廣大青年學生要心懷家國天下,以理想和擔當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將個人追求融入國家和世界的發展大局,用課堂和實驗室所學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為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增進社會福祉貢獻青春力量。要勇立時代潮頭,以智慧和實幹投身創新創業,用好大賽這條“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快速通道,主動擁抱時代、大膽試錯,成長為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先鋒力量。要秉持開放胸襟,珍惜大賽這個全球最大的青年創新交流平臺,同臺競技、相互學習、協同攻關,與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朋友多交流多交往,共同成長與進步。

  劉寧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向蒞臨大賽的各位來賓表示誠摯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河南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説,河南自古以來就有重教尚學、革故鼎新的優良傳統,今天的河南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農業大省,也是創業創新創造活力迸發的沃土。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聚焦“1+2+4+N”目標任務體系,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改革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提升現代化産業體系對高品質發展的支撐能力,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特別是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次給大賽參賽學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在教育部等各部委的指導支持下,致力於把本次大賽打造成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影響最廣的國際青年創新賽事,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施展才華、互學互鑒的盛大舞臺。希望世界各地青年才俊走進河南、紮根河南、建設河南,將創新創造的“種子”播撒在黃河之濱,將自強奮鬥的“畫卷”書寫在中原大地,在這片沃土上充分施展抱負、成就無悔青春、創造精彩人生,我們將以最大誠意、最好服務、最優環境,為青年人才成長髮展提供支持創造條件。

  冠軍爭奪賽現場,來自國內外高校的6支參賽團隊登臺路演,評委進行點評互動。最終,清華大學的“基於類腦架構的下一代通用模型及智慧體生態”項目奪得冠軍。頒獎環節後,大賽會旗交接儀式舉行。教育部、河南省與2026年大賽主辦地江蘇省進行了大賽會旗交接。活動期間還舉辦了大賽優秀項目展暨資源對接會、世界大學生創新大會。

  教育部副部長徐青森、江蘇省政府副省長趙岩、國家知識産權局副局長盧鵬起、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河南省領導張巍、安偉、宋爭輝出席。國家有關單位、各省省級教育部門負責同志,高校師生代表、大眾評委及評委志願者、新聞媒體記者等參加。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以“更中國、更國際、更教育、更全面、更創新、更協同”為總體目標,共吸引全球161個國家和地區5673所學校的619萬個項目、2443萬人次報名,實現世界百強高校全覆蓋,已成為推動中外科技交流和青年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記者 劉嬋 張笑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