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吹響“全運衝鋒號”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河南省代表團成立
2025-10-20 09:14:13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河南吹響“全運衝鋒號”(決勝十五運·風起中原)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河南省代表團成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4月19日,河南U20男排隊員在全運會資格賽中。本屆全運會,河南“三大球”共有12支隊伍晉級決賽圈。 記者 鄧放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河南省代表團成立暨出征動員大會現場。記者 鄧放 攝

  10月16日下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河南省代表團成立暨出征動員大會在鄭州舉行,包括奧運冠軍朱婷、呂揚、鮑珊菊等在內的河南體育健兒,將代表家鄉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的賽場上一展風采。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將於11月9日至21日舉行,由廣東、香港、澳門三地共同舉辦,開幕式和閉幕式分別在廣州和深圳舉行。四年一次的全運會作為我國規模最大、項目最多、水準最高、競爭最強的綜合性體育賽事,既是對全國各類體育項目競技水準、後備力量的一次綜合檢閱,也是各參賽代表團展示風采的重要舞臺。

  近年來,河南省體育工作者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關於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深化改革創新、夯實基層基礎、突出工作重點、爭創一流業績的思路,務實重幹,頑強拼搏,全省體育事業實現新發展、取得新成效。

  省體育局局長馬宇峰介紹,本屆全運會,競體項目共設34個大項、419個小項,群體項目共設23個大項、166個小項。河南省代表團競體項目共有864名運動員參賽,其中549名運動員獲得25個大項、233個小項的決賽資格;群體項目570名運動員參加21個大項、94個小項的決賽。無論競體項目還是群體項目,都是歷屆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這些運動員中,有領銜出征的朱婷、呂揚、鮑珊菊等奧運冠軍,有勇擔重任的李玥瑤、申國順、郭裕芳等20余名全運會冠軍,還有奮戰一線的武翠翠、杜宇、孫洪旭等已參加過4屆全運會的大齡運動員,更有近兩年脫穎而出的張怡涵、梁田田、溫瑞博等一批優秀年輕運動員,他們將在賽場上攜手並肩、拼搏進取,為河南增光添彩。

  與此同時,河南省還積極承辦全運會相關賽事,高品質組織了競體項目排球女子18歲以下組、男子20歲以下組資格賽,群體項目空手道、中國跤、網球、羽毛球、籃球等5個項目的預賽,做到了安全、順利完賽,獲得了參賽運動員、教練員的一致好評。

  據了解,4年來,全省體育工作者突出競體項目引領帶動,群體項目普及提升,抓思想建設、抓管理作風、抓科學訓練、抓服務保障,備戰、參賽有序推進——

  先期項目順利完賽。先期參賽的項目已獲得6金、3銀、12銅,其中群體項目賽程已過半,獲得足球、中國跤、乒乓球、門球等6枚金牌和2枚銀牌、11枚銅牌,群眾展演項目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各1個。競體項目比賽剛開始,獲得1枚銀牌、1枚銅牌、1個第五名、4個第六名的成績。

  加快項目結構調整。緊盯國家633項目佈局,提出河南省競體項目4253N結構調整,持續鞏固傳統優勢項目、大力拓展基礎項目、注重對標奧運戰略項目、全面推進“三大球”項目發展、創新發展新興項目,競體項目發展更加科學。自行車、散打、賽艇等優勢項目競爭力持續增強,乒乓球、體操等國家優勢項目河南省尖子隊員有所展現,田徑、拳擊項目爭金點明顯增加,“三大球”項目基礎不斷夯實,12支隊伍躋身決賽。

  強化複合型團隊建設。體操、乒乓球、鐵人三項等項目緊緊依託國家隊提升訓練品質,聘請培養過多名奧運冠軍的勞爾、薩頓等著名外籍教練執教,加強拳擊、自行車重點項目建設,增強河南省年輕教練員執教能力,建立隊醫、科研跟隊和巡迴診療機制。

  充分挖掘社會力量。群眾體育項目注重發揮人口大省優勢,吸納不同領域和行業優秀人員參加,實現了組隊訓練全過程管理、備戰參賽精細化實施,比賽成績有較大提升。

  冬季項目實現突破。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河南省實現了首次組隊參賽,獲得9枚金牌、7枚銀牌、12枚銅牌的成績。在第二十四屆北京冬奧會中,有5名河南籍運動員代表國家參賽。河南冬季項目的做法和表現,受到國家體育總局表揚和肯定。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河南省代表團的正式成立,標誌著我省全運會備戰進入最後階段,衝刺的“衝鋒號”已經吹響。省體育局要求所有參賽人員持續激發拼搏進取的昂揚鬥志,加強意志、作風錘鍊和應變能力培養,強化必勝信心,同時樹立正確的金牌觀,切實守牢安全參賽的紀律底線,全面認清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的嚴肅性,以良好的賽風賽紀和文明禮儀,充分展示河南健兒精神風貌,以優異的成績、飽滿的熱情、良好的風貌,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記者 黃暉 實習生 薄余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