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奮進的河南 決勝“十四五”】龍都挺脊向新生
2025-10-21 09:07:40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行走濮陽,仿佛進入一座跨越時代的資源“陳列館”。

  中原油田在這裡走過50載採油路,見證著濮陽市自誕生伊始就攜帶的“油城”基因;“一滴油”的價值在這裡被深度重塑,曾經的化工“低端料”經過實驗室、生産線的淬煉,變身新材料等“金字招牌”,連結高端製造制高點;白色風機巍然矗立於廢棄的石油井場,轉動的葉片為我省首個“綠氫”製造項目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綠電”……

  曾因石油資源而輝煌,也曾因資源枯竭而徬徨,如今,濮陽撕下“油城”的舊標簽,實現從資源依賴到價值躍遷的全面轉型,交出“十四五”發展的精彩答卷。

  城市轉型,背後是産業根基的重塑升級——

  10月20日,在范縣先進製造業開發區,信德新材料産業園進入試生産階段,其核心産品鎖定為鋰電池負極前驅體材料,直接服務於新能源汽車産業鏈。該産業園的建設運營方是河南豐利石化有限公司,這家我省唯一的地方煉油企業,本次新項目選擇向新材料領域“縱身一躍”。

  這樣的轉型在濮陽市並不鮮見。河南省君恒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地溝油煉成生物航空燃料,成為首批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批准的民營石化企業;南樂縣從玉米澱粉制糖起步,逐步拓展到玉米秸稈制糖、制乳酸,再到生産聚乳酸等高附加值新材料,形成全國唯一的非糧生物基降解材料完整産業鏈;中原油田停産煉化設備,上馬綠氫裝置,日産綠氫1.12噸,為濮陽打造氫能“制儲運用”鏈條按下加速鍵……

  産業轉型是城市轉型的核心路徑。濮陽市不囿于“油頭化尾”的傳統發展路徑,一手佈局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四大新興賽道,一手搶灘氫能、人工智能兩大未來增長點,為這座“油城”奏響了“多元産業之城”的變革曲。

  製造業是産業轉型的主戰場。濮陽市堅定以製造業為主攻方向,出臺促進製造業倍增四年行動方案,明確11項重點任務、配套5張清單。“6+20”産業鏈群目標清晰,聚碳新材料、動力電池、光伏及風電等瞄準前沿領域向産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油氣裝備、新型耐火材料等一批特色産業集群躋身省級先進陣列。

  城市轉型,背後是創新驅動的最強引擎——

  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是濮陽市建設的第一個省實驗室,2024年成立首年即實施4個重點項目、6個産業項目、10個創新課題,今年更是“大動作”不斷。多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在濮陽市啟動,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牽頭聯合科研院所,聚焦行業“卡脖子”難題,在企業生産一線落地中試熟化與技術研發。

  濮陽市的創新實踐,是連結“紙上藍圖”與“車間爆款”的高速路,是夯實城市轉型的關鍵支撐。

  創新平臺圍著産業轉。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邊建設、邊科研、邊出成果;全市13家中試基地對接化工與新材料等關鍵領域的産業需求,開展中試項目65個,成功轉化科技成果32項,其中14項實現産業化;500余家科創平臺開放協作,覆蓋濮陽市全域、貫通各産業鏈的創新“雨林”拔地而起,也成為濮陽“産才融合”戰略的核心載體。

  創新企業盯著市場幹。濮陽市科技企業梯次培育行穩致遠,高新技術企業與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雙雙刷新歷史紀錄,創新勢頭澎湃。截至2024年年底,該市1372件有效發明專利轉化為“真金白銀”,38家企業通過知識産權質押融資6.35億元,實現了“知産”到“資産”的跨越。浩森生物、中原石化、沃森超高化工等“濮陽籍”企業,以一項項“全球首套”“全國首創”“關鍵材料國産化替代”的硬核實力,贏得發展主動。

  2024年,濮陽市GDP總量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1.7%,其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6.1%,居全省第二。

  以“轉”破局、以“創”賦能,濮陽在大河潮涌中奮楫遠航。(記者 逯彥萃 張曉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