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省挑大梁,河南錨定高品質發展目標不放鬆,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經濟增長數據給出了極具説服力的答案:今年前三季度,河南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創“十四五”以來前三季度增速新高;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3個增加值實現正增長,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
與增速對應的是結構持續向優向新。主導産業全面發力,重點産業鏈群提質發展,涉及新質生産力的相關領域呈現産銷兩旺的發展態勢,“新三樣”等技術密集型行業成為新動能的重要來源。
工業扛大梁
夯實根基,保住基本盤,方能行穩致遠。
工業穩增長一直是河南經濟的定盤星。今年以來,全省工信系統錨定“1+2+4+N”目標任務體系,強化運行監測調度,聚力産業協同創新,推動企業梯度培育,深化企業包保服務,工業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進中提質、優中見新”態勢。
主要發展指標穩居大省前列。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高出全國2.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高0.7個百分點,居十個工業大省首位。其中,製造業支撐作用明顯,前三季度全省規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高出全國2.9個百分點,創“十四五”以來前三季度增速新高。
主要行業實現頂壓增長。從行業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3個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為80.5%。從産品看,全省生産的467種重點監測産品中,有275種産量同比增長,增長面為58.9%。鋰離子電池、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伺服器等新産品産量同比分別增長101.9%、44.0%、27.3%。
投資的拉動能力不斷積蓄。投資活躍度是觀察經濟活力的“晴雨錶”。前三季度,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7%,高出全國13.3個百分點,居十個工業大省首位、中部六省首位。汽車、化工、能源、冶金、裝備行業投資均實現兩位數增速。
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帶來的是增長的動力,敢投資、願投資是對河南發展的充足信心。
主導産業強
主導産業對區域經濟增長和發展具有顯著影響和強大帶動作用。近年來,河南省以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打造“7+28+N”重點産業鏈群,重點産業全面發力,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前三季度,全省重點産業鏈群增加值同比增長8.9%,拉動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28個産業鏈中,有23個實現正增長,其中14個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居前5名的新能源汽車、光電、尼龍新材料、先進計算、休閒食品産業鏈同比分別增長26.2%、24.4%、21.9%、18.1%、15.7%。
河南省牢牢抓住新能源汽車這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興産業,比亞迪、寧德時代兩大世界級龍頭企業在河南投産,一舉帶動河南新能源汽車産業站上新臺階。比亞迪鄭州生産基地1分鐘就能下線1台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産新能源整車已超過110萬輛;寧德時代洛陽基地去年年底投産以來已建成3條電芯生産線和10條PACK生産線,累計産值近百億元。10月17日,寧德時代(洛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持續加碼在豫投資。
“十四五”以來,河南省汽車出口每年保持兩位數增速,2024年出口額達到336.2億元,是2020年的8倍多。今年前8個月,比亞迪、宇通、奇瑞等出口大幅增長,預計全年汽車出口額達500億元。
新質動力足
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創新活躍、技術密集、發展前景廣闊。河南省立足現有優勢推動新興産業發展壯大、未來産業前瞻佈局,攥緊拳頭、聚焦重點,持續形成競爭優勢、搶佔市場份額,力爭實現跨越發展、換道領跑。
今年3月12日,長征八號遙六運載火箭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1噸/天氫液化裝備,為火箭發射提供了全部的液氫燃料。這是我國航天領域首次規模化使用全國産液氫。
目前,河南省氫能發展步入快車道,累計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超過2800輛,建成加氫站近50座,國內首個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項目建成投産。
河南首款人形機器人“行者二號”網上正式開售,用於人形機器人的減速器、感測器、軸承等産業加速搶佔新市場;航天宏圖總部落戶河南,建設全國領先的商業遙感衛星研發基地,帶動40余家上下游企業集聚……
前三季度,全省高技術製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9%、11.6%,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2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全省工業産業結構持續向優向新。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持續爆發,河南迎來換道領跑重要窗口期。隨著存量政策持續發力和增量政策落地見效,河南經濟將迎來質的提升和量的增長“雙提升”機遇。(記者 陳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