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加油這麼幹
2025-10-29 10:12:59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使命引領方向,目標匯聚力量。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並強調要穩住經濟基本盤,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謀在長遠,幹在當下。10月28日上午,奮戰四季度堅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動員部署會在鄭州召開,全面安排河南省四季度重點工作,凝聚起“奮楫爭先”的拼勁與闖勁。當天下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迅即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通報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及四季度重點工作考慮,動員全省上下緊抓後兩個月不鬆勁,堅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四季度,是收官衝刺的決勝階段,更是新一輪五年規劃的奠基之時。能否咬定目標、敢闖敢幹,踢好“臨門一腳”、打贏“攻堅之戰”,直接關係發展質效與開局成色。

  著眼全局 謀劃長遠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蹄疾步穩: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全國、好于上年同期,GDP增長5.6%、高於全國0.4個百分點。

  “生産供給穩步向好,需求潛力穩步釋放,改革開放穩步推進,轉型質效穩步提升,民生保障穩步改善。”發佈會上,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馬健用“五個穩”總結來之不易的“成績單”。一串串亮眼數據,堅定了大家接續做好四季度經濟工作的信心決心。

  砥礪奮進又續徵。年初錨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進度怎樣?如何在全國大局中找準自身發展方位?奮戰四季度、決勝全年紅,既有衝刺收官的“收藤結瓜”,也有思慮長遠的“栽樹種林”;既要反躬自問算“細賬”,也要著眼全局算“大賬”。

  越是緊要關頭,越要穩住腳、定住神,迎難而上,為現代化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河南提出“堅持抓扭提用力、逆跨順用策、準實效用心”,緊抓快幹,埋頭苦幹,持續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

  “保”是底線,是根基。就是要全力以赴,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圓滿完成,推動“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

  “攻”是機遇,是未來。就是要統籌謀劃,為“十五五”開局搶佔先機、奠定勝勢,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最後60多天,拼的是耐力,更是韌性,穩住經濟基本盤,提振信心促消費,大抓項目擴投資、開拓市場穩外貿——每一項都要實打實推進。

  精準發力 實幹為要

  旌旗在望,鼓角相聞。奮戰四季度,決勝全年紅,每一天都很珍貴,每一步都很重要。河南省將在穩態勢、挖潛力、強統籌、增動能上下功夫,鼓足幹勁、乘勢而上,全力確保季度不回落、工業穩走勢、農業促回升、三産再發力、區域促平衡,始終沿著高品質發展這條最優曲線邁進。

  著力抓調度、強信心。加強統計指標與先行指標統籌分析,密切關注邊際變化,增強經濟調度的預見性、精準性、針對性。常態化開展“學查改·以企觀政服務企業大走訪活動”,切實解決企業生産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持續加力推動存量政策落地見效,及時開展政策評估和跟蹤問效。

  著力抓存量、挖潛力。加快政策性資金項目建設進度,進一步優化簡化資金撥付流程和直達機制,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性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實施“一項目一清單一台賬”管理,在建項目保進度、已審項目促開工、儲備項目抓前期,力爭儘快開工建設、掀起施工高潮。常態化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重大項目,進一步擴大投貸聯動試點範圍,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著力抓消費、拓市場。縱深推進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全面完成150項年度重點任務、10個重點攻堅事項,推動“掃碼入企”省域全覆蓋等儘快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持續挖掘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潛力,在文旅、養老、托育等領域培育一批新的消費熱點和引領型企業。對重點外貿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深入實施“千企百展”拓市場行動,積極拓展外貿增長新空間。

  著力抓産業、增後勁。深入推進鋼鐵、煤炭、有色等10個傳統産業提質升級,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加快推進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深入實施服務業新供給培育工程,深化兩業融合試點探索。更好發揮産業園區主戰場作用,進一步加大産業招商力度,推動主導産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

  以“河南之為”服務“中國之進”。持續發揮河南資源稟賦與交通樞紐優勢,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以經濟社會發展的“穩”與“進”,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以“時代之勢”助力“河南之為”。全面落實全會精神,高品質編制省“十五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前瞻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研究謀劃,確保“十五五”開局之年實現開門紅。

  奮戰四季度,決勝全年紅,河南正以決戰之姿、實幹之風,在中原大地掀起奮進新潮,為現代化新征程蓄勢強能。(記者 宋敏 李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