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全球首個甲骨文智慧體在河南安陽發佈
2025-10-31 09:42:27來源:新華網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新華社鄭州10月30日電(記者 袁月明)10月29日,由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等共同研發的甲骨文智慧體“殷契行止”在“甲骨文的故鄉”河南安陽正式發佈。這是全球首個專為甲骨文研究場景打造的AI智慧體。

全球首個甲骨文智慧體在河南安陽發佈

這是甲骨文智慧體“殷契行止”發佈現場。新華社發

  據了解,該智慧體面向專家與公眾免費提供“雙端服務”:在專業端,甲骨文AI協同平臺為古文字研究者提供智慧識別、比對與檢索工具,助力研究效率提升;在公眾端,用戶可以通過“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式獲取甲骨文相關的趣味知識,讓古文字“活”在掌心。

  “該智慧體接入了DeepSeek、騰訊混元兩個主模型,以及近10個輔模型。用戶只需上傳一張甲骨圖片,AI即可完成文字識別、釋義查詢、文獻溯源和數字摹本生成等。”研發人員賈鶴説。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近年來,多方聯合發起的“數字甲骨共創計劃”持續推進,已在甲骨文多模態數據集建設、智慧輔助破譯演算法研發、流失甲骨數字回歸等方面取得多項突破。

  “截至目前,我們已構建起全球規模最大的甲骨文多模態數據集,包含143萬個甲骨文字形數據、1.5萬片甲骨多模態數據、3000篇研究文獻等。”據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永革介紹,基於這些數據開展的“人機協同”研究,已為10多個未考釋甲骨文字提供了破譯線索。

全球首個甲骨文智慧體在河南安陽發佈

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團隊在法國進行甲骨數字化採集。新華社發

  此外,“數字甲骨共創計劃”也已完成1525片甲骨的數字化採集工作,其中以數字化形式“回歸”的流失海外的甲骨達950片。

  “目前,我國甲骨文研究已逐步形成文理結合、甲骨文學者與計算機學者跨學科人才集聚、産學研結合協同攻關的新局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甲骨學研究專家宋鎮豪指出,甲骨文數字化正從“技術突破”走向“成果落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