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省武陟縣人民法院:庭審進校園 法治潤青禾
2025-11-21 16:11:16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築牢校園安全防線,11月19日,河南省武陟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陳丹丹帶領審判團隊走進武陟縣職業技術學校,將一起涉網絡詐騙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案件的庭審現場“搬”進課堂,300余名學生通過旁聽庭審接受了一場直觀生動的法治教育。

  庭審現場,莊嚴肅穆。隨著法槌敲響,案件審理正式開始。經審理查明,2025年2月至4月期間,被告人明知是涉詐騙資金,仍通過銀行卡取現後購買虛擬貨幣的方式幫助轉移,從中獲取非法利益。庭審中,法官嚴格按照法定程式,依次進行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

  被告人最後陳述等環節,整個過程規範有序、邏輯清晰,讓在場學生近距離感受到了司法的嚴謹與威嚴。

  “被告人為什麼會選擇用虛擬貨幣轉移資金呢?”這種行為會面臨怎樣的法律後果?”庭審結束後,法官結合案件事實開展“以案釋法”,圍繞網絡詐騙的常見手段,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法律界定以及青少年如何防範網絡違法犯罪等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學生們上了一堂法治課。在互動交流環節,學生們積極舉手提問,法官耐心細緻地回應大家提出的法律疑問。

  “以前覺得法庭離我們很遠,這次現場旁聽案件,讓我真切認識到違法犯罪的代價。今後我一定會提高警惕,遠離網絡詐騙,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學生。”一名學生在活動結束後深有感觸地説道。

  此次“庭審進校園”活動,打破了傳統法治教育的模式,將法律條文轉化為實際案例分析,讓學生們在“沉浸式”體驗中增強了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下一步,武陟縣法院將持續深化送法進校園活動,創新普法形式,豐富教育內容,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積極營造良好法治和社會環境。(文 王莉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