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民營經濟主要指標好于全國
2025-11-21 09:03:00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2025河南省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系列新聞發佈會① 河南民營經濟主要指標好于全國(新聞發佈廳)

  “今年以來,全省民營經濟運行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實有民營經濟主體超過1100萬戶、佔比約為96%,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呈現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活力。”11月20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5河南省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系列第一場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劉琦説。

  民營經濟是推動河南高品質發展的“生力軍”、支撐經濟穩中向好的“壓艙石”。今年以來,河南省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一攬子惠企措施,系統構建起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四梁八柱”,具體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即完善“一個政策體系”明確發展路徑,成立“一個領導小組”高位統籌推動,召開“一個發展大會”形成發展合力,制定“一個促進條例”強化法治保障,建立“一個服務機制”精準助企紓困。

  河南民營經濟“質”“量”雙升

  從産業運行看,今年10月份,全省規上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7.8%,高於全國5.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9%,高於全國0.5個百分點,重點監測的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等生活服務業消費加快回暖,全省重點商圈線下消費熱度不斷升溫。

  從民間投資看,1—10月,全省民間投資增長7.3%,位居全國前列,連續19個月高於全省投資增速,佔全省固定資産投資比重超過60%,是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力軍和關鍵支撐。

  “這背後,是我省聚焦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以改革破堵點、以要素強支撐、以服務優環境,全力為民間資本‘鋪路搭橋’。”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新國説,截至目前,河南省有16個項目納入全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總投資269億元,495個民間投資項目納入2025年省重點項目庫、總投資1.1萬億元;今年累計向金融機構推送有融資需求、正在辦理前期手續的民間投資項目約9.6萬個,總投資達1.7萬億元;近三年累計爭取政策性資金78億元,支持民間投資項目454個。

  從對外貿易看,1—10月,河南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5083.4億元、同比增長14.7%,佔全省外貿比重68.6%,居中部第1位、全國第7位,佔比高於全國11.6個百分點,增速高於全國7.5個百分點。

  “我們精準施策、改革創新,助力豫企‘揚帆出海’,我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勢頭更‘足’、活力更‘強’、市場更‘廣’、結構更‘優’。”鄭州海關副關長、黨委委員毋濤説,前10個月,河南省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達1.33萬家,同比增加12%;河南省民營企業對東盟、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24.5%、12.7%、38.6%,出口高技術産品1239.2億元、增長18.5%,發製品、鈦白粉、盾構機、超硬材料等9種商品出口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聚力創新賦能方面,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1.2萬家、2.9萬家,民營企業佔比超過95%;新遴選166家創新龍頭企業,122家民營企業入選、佔比73.5%;支持民營企業建設12家省製造業創新中心、佔比63%,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中民營企業佔到九成。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朱新定介紹,以“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為抓手,河南省著力構建優質中小企業“選種、育苗、培優”全流程培育機制,推動融群入鏈,促進高品質發展。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培育有效期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14家、優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340家,主要分佈在先進工程機械、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計算、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産業鏈,近九成企業主導産品為國內外知名大企業提供直接配套,部分企業在行業領域實現關鍵支撐。

  持續優化民營企業服務體系

  截至10月底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省1105.48萬戶民營經營主體中,代表高新技術行業的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民營經營主體增勢強勁,增速分別為19.72%、15.68%,居各行業第二位和第三位,彰顯了發展活力的持續迸發與主體結構的持續優化。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慶淩介紹,在支持和培育民營經營主體發展方面,河南省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施個體工商戶和企業智慧登記,拓展“企業開辦+N項服務”,實現“一窗通辦、一網通辦,掌上辦、馬上辦”;破除壁壘,維護公平,實現全省縣級以上政府部門公平競爭審查全覆蓋;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306家小微企業通過“認證貸”獲得融資貸款83.35億元;強化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引導鐵路貨運、民航等領域主動為民營經營主體減免、降費6.3億元。

  “持續優化民營企業服務體系,我們將聚焦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難點堵點,著力推動政策再優化、機制再完善、服務再提升。”劉琦説,將重點圍繞破除市場壁壘、促進公平競爭、推動創新轉型、加強要素保障、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推出一批“小而美、實而準”的政策舉措,切實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健全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和問題解決機制,推動涉企政策從“有”到“優”、從“立”向“行”轉變,著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記者 宋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