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鄭州,好戲連臺,文化味十足。
11月18日晚,河南藝術中心音樂廳,作為中原歌劇周的最後一場演出,歌劇《丑角》在此圓滿謝幕,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頗具創意的舞美設計,令人陶醉的音樂交響,豐富細膩的獨到表演,將世界經典演繹出新看點,整場演出太棒了!”與好友從許昌趕來觀看中原歌劇周的收官之作,陳璇覺著“不虛此行”,演出前還買了《丑角》的文創票根作為紀念,“追劇鄭州,很是圓滿。”

豫見經典,傳以新聲。近半個月來,中原歌劇周在鄭州掀起文化熱潮,紅色經典歌劇《江姐》《黨的女兒》、莫扎特經典喜劇《魔笛》《女人心》、羅西尼喜劇名作《塞維利亞理髮師》以及萊翁卡瓦洛的悲劇經典《丑角》等6部中外名劇齊聚中原,通過親民票價和高品質演出,讓歌劇藝術真正走進百姓生活,演出上座率均保持在90%以上。
這也是中原地區首次大規模、高規格的歌劇集中展演。

在家門口欣賞高雅藝術,既好聽、也好看,演出中的諸多亮點更是可圈可點。歌劇《魔笛》德語咏嘆調與河南方言巧妙碰撞,《塞維利亞理髮師》以中文版形式親切呈現,《丑角》則用更為貼近當下觀眾的視角新穎呈現,讓走進劇院的群眾直呼“親切”“過癮”“很上頭”。
“始於審美,觸發心靈,帶動腳步,希望觀眾為看歌劇而奔赴鄭州。”中原歌劇周藝術總監、鄭州大學河南音樂學院院長戴玉強説,河南是戲劇大省,老百姓愛看戲,除了繼承傳統戲劇文化外,也希望更多融入歌劇這一新興藝術形式,“舉辦中原歌劇周,不僅僅是展示音樂動人魅力,更是紮根中原沃土、對話世界的一次文化實踐。”

奏響藝術與教育雙重奏,作為鄭州大學河南音樂學院教學實踐的展演呈現,探索更“接地氣”的歌劇藝術,這也並非首次。2024年年底,由鄭州大學河南音樂學院聯合北京保利劇院出品,中原版歌劇《茶花女》在鄭州連演10場,場場爆滿,同樣掀起追劇熱潮。
“為了一部劇,奔赴一座城。”從去年的《茶花女》到今年中原歌劇周的《魔笛》《丑角》《塞維利亞理髮師》,來自山東的觀眾李想都看得有滋有味,成為常來鄭州的“鐵桿劇迷”,“音樂耐聽、劇情抓人,票價低但品質高,帶來的是令人難忘的精神享受。”

引客入鄭,一路有戲。中原歌劇周也是鄭州文化演出日趨火熱的生動映射。多年來,鄭州著眼建設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全國重地,統籌打造“鄭州有戲”品牌,充分展現戲劇文化魅力,著力建設有味道、有溫度、有厚度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以管城回族區為重點打造“百戲之城”,支持鄭州歌舞劇院、鄭州市豫劇藝術中心不斷推出精品力作,《唐宮夜宴》《水月洛神》等節目成為享譽全國的現象級文藝精品;創新推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穿越德化街》等一大批叫得響、立得住的沉浸式實景劇,在旅遊演藝市場上叫好又叫座;《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通過21個劇場演繹中原文明,成為展示“厚重河南、文化鄭州”的閃亮名片。以噴空、鄭好看為代表的本土小劇場,更是以小而美形式受到省內外遊客追捧。


“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産業。”越來越多的文藝精品走進鄭州,走向河南——世界級音樂劇《媽媽咪呀》《貓》《搖滾紅與黑》、經典話劇《茶館》《雷雨》,舞劇《朱鹮》《只此青綠》等鄭演出成為日常,而豫劇《張良》《婦好》、曲劇《雪絨花開》、京劇《大河歸流》等頻頻登臺,生動展現“鄭州有戲”的“百花齊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在上海舉辦的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和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頒獎晚會上,正式官宣鄭州將成為第十一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曹禺劇本獎活動的主辦地,這是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43年來首次落戶鄭州,給人無限期待。
以文潤城,入景成景。從戲劇到歌劇,越來越有戲的鄭州超有看頭。

“中原歌劇周的舉辦,並不止于幾場演出。”在戴玉強看來,讓歌劇這門“高冷”藝術走進中原百姓生活,同時創作出紮根中原大地、反映中原風格、展現中原審美情趣的原創作品,是讓歌劇這門“戲劇中最重要、最綜合的藝術品種”在河南建立應有藝術生態的題中之義,日後也將以鄭州大學河南音樂學院為載體,培育拔尖人才為目的,建立常態化演出機制,將歌劇周打造成為“中原文化新名片”。
藝術點亮城市,文化豐盈生活。以音樂為紐帶,從中原歌劇周品讀文化鄭州,躍動的韻律正源源不斷奏響。(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祁道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