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國內外紛紛成立區塊鏈聯盟 能否顛覆金融科技?
2017-04-11 09:09:53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  編輯:許煬

國內外紛紛成立區塊鏈聯盟,能否顛覆金融科技?

  如今,區塊鏈被譽為金融科技中最具顛覆性的技術。各跨國金融機構紛紛通過組建區塊鏈聯盟的方式,開展區塊鏈研究與開發應用。

  3月28日,上海保交所聯合9家保險機構成功通過區塊鏈數據交易技術驗證,從功能、性能、安全、運維4個維度驗證了區塊鏈在保險徵信方面運用的可行性,欲借助區塊鏈安全性、可追溯、不可篡改等優勢,解決在保險業徵信方面長期存在的痛點、難點。這些機構下一步的目標,就是成立區塊鏈數據共享聯盟。

  2月28日,包括摩根大通、微軟、英特爾在內的30多家公司組建區塊鏈聯盟。2月26日,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上海)正式揭牌成立。數據顯示,全球已經有20多個國家正在投資區塊鏈技術,90多家中央銀行加入了區塊鏈討論,百餘家公司加入了區塊鏈聯盟。在過去3年裏,區塊鏈的風險投資超過14億美元,産生了超過2500個與區塊鏈相關的專利。

  區塊鏈似乎真的來勢洶洶。作為近年來金融領域的一項重大技術革新,中國的區塊鏈目前發展到什麼階段?與國際發展水準是否有差距?

  區塊鏈多數未進入産業應用領域

  區塊鏈誕生自比特幣。自2009年以來,世界上出現了各種各樣類比特幣的數字貨幣。此後,各國展開了對區塊鏈的研究。雖然對於區塊鏈的定義,學術界一直眾説紛紜,但是區塊鏈“不可篡改”“分佈式賬本”“去中心化”等特質基本得到認同。

  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曉菊認為,區塊鏈是基於密碼學技術形成的分佈式的共享數據庫,它的本質是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來集體維護一個可靠的數據庫的方案。區塊鏈對産業轉型、徵信、金融學及金融業,以及數字貨幣的發行、支付等工具和形式,還有風險管理以及金融監管等都會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鄭楊,將區塊鏈的應用演進路徑大致劃為三個階段:1.0版本是可編程的支付,可應用於數字貨幣、支付領域和跨境領域、小額借貸等;2.0版本是可編程的交易,股票、債權、年金、私募股權等;3.0版本是可編程的社會,應用於博彩、教育、醫療等社會領域。

  業內人士認為,這三個版本不是依次實現,而是正處於三個版本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中。雖然不少機構在佈局研究區塊鏈,但大多數還是僅從技術視角理解區塊鏈,並未進入産業應用領域。

  國內外紛紛成立區塊鏈聯盟

  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了解,在上海保交所邀請9家保險機構參加、搭建10個節點的小型聯盟鏈中,各家保險機構分別作為交易及驗證節點,保交所作為管理節點。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技術驗證的成功,標誌著區塊鏈技術在保險業的實踐運用邁出重要一步。

  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區塊鏈研究加速發展的一年,各國政府、大型金融機構、企業集團紛紛投入大量資源對區塊鏈進行研究,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力求能將其轉化為實際應用,推動産業的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與區塊鏈相關的創業公司和企業超過77家。例如,萬象控股的區塊鏈研究室,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機構共同發起的區塊鏈聯盟,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等13家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的“陸家嘴區塊鏈金融發展聯盟”,均受到業內關注。

  在國際上,美國、英國、以色列等國家對區塊鏈也投入頗多。IBM不僅在新加坡設立區塊鏈創新研究中心,還聯合微軟組建了由70多家頂級國際銀行和金融機構所組成的區塊鏈聯盟——R3聯盟。據全球知名諮詢公司埃森哲的調查顯示,2016年區塊鏈在經濟領域已獲得13.5%的使用率,達到早期開發階段。

  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大學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孟添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區塊鏈從提升到應用的路還很長,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就好像研製新藥,理論上可以治病,但是否有副作用,還需要臨床試驗。區塊鏈目前就處於這個試驗階段。我們需要探索創新,同時也要保持理性與謹慎。雖然英美等國在區塊鏈的研究與鼓勵上力度比較大,相對比較領先,但國內與其的差距並不十分明顯。前段時間區塊鏈的話題在國內有些過熱,容易出現泡沫”。

  安全性、成熟度均成挑戰

  央行行長周小川認為,區塊鏈技術將産生不容易預測到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進行規範。

  孟添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介紹:“實際上區塊鏈的真正應用在全球都不多見,在比較普遍的應用中,能舉得出的例子只有比特幣,但比特幣也只是區塊鏈應用的一個方面而已。”

  區塊鏈正處於概念和理論的高峰期,還未大規模正式應用,目前還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孟添認為,由於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與成熟度都有待檢驗,技術標準缺乏,沒有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來驗證,此前出現了一些應用安全問題的案例。同時,監管層的態度尚不明朗,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支持與引導的區塊鏈,還缺乏“強力推動者”。此外,區塊鏈的應用包括信息的採集、整理、共享、運營等一系列內容,可能與現行的部分法律存在衝突,個人隱私的保護也將面臨新的挑戰。

  據統計,2016年國內區塊鏈2.0應用市場規模約佔整體區塊鏈市場規模的64%,區塊鏈3.0應用則佔30%。預計到2018年,區塊鏈2.0應用市場規模將佔整體區塊鏈市場規模的68%,區塊鏈3.0應用則佔27%。

  孟添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預測,如果區塊鏈率先在上海實現應用,可能會用在電商或互聯網金融平臺用戶的信用管理系統、確權與存證方面。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今年基於私有鏈或者小範圍的聯盟區塊鏈應用將會不斷涌現,但真正基於公有鏈的産業區塊鏈應用進展將依然緩慢。(《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程子彥 | 上海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