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汪清:小木耳帶動大産業
吉林日報3月29日訊(記者 楊悅):“菌包足,咱們收入就不愁啦!”日前,汪清縣羅子溝鎮上河村第一書記曹玉保帶著建檔立卡貧困戶孫玉海等人,到村裏黑木耳種植大戶宋志學家中預定菌包。
上河村2019年建立了100萬袋的黑木耳農場項目,王玉海等一批有勞動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種植了2萬袋黑木耳,年底增收近4萬元。正當大家今年準備大幹特幹的時候,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緊張起來,要是菌包不能按時生産出來,耽誤了農時,今年的一切準備就白費了。看著忙碌生産的菌包廠,大家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無獨有偶,連日來,位於汪清縣天橋嶺鎮的汪清桃源小木耳實業有限公司內一派火熱景象。每天定時消殺的廠區內,工人們經過測溫、消毒,戴著口罩等防護用具進入廠區進行作業,各類自動行駛叉車、電子流水線在節省人力的同時,極大地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疫情開始後,企業嚴格按照政府的要求進行隔離,2月15日經過政府驗收後,正式復工。”企業負責人文鐵柱告訴記者,“和普通村集體不同,我們這個汪清縣黑木耳的龍頭企業要起到黑木耳産業扶貧‘壓艙石’的作用,全力引導貧困戶在脫貧的基礎上改變貧窮困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致富。一是扶貧産業分紅,2018至2019年,企業上繳收益金121.458萬元,帶動了天橋嶺鎮全鎮982戶159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2019至2020年度桃源小木耳預計上繳收益金241.458萬元。二是建立扶貧車間,為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尋找就業機會,上個生産季節共雇傭村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120人參與菌包生産及採摘,人均增加收入4000元。三是貧困戶菌包優惠政策,以成本價格向貧困戶出售菌包。”
上河村的黑木耳農場和天橋嶺鎮的桃源小木耳實業有限公司,是汪清縣黑木耳生産的一個縮影。據了解,汪清縣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引進木耳菌,探索黑木耳栽培模式,如今黑木耳産業已是汪清的富民強縣支柱産業。從積極探索黑木耳人工栽培,到引導農戶全面推廣,再到實現産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目前汪清縣黑木耳栽培總量已達到6.5億袋,産量3.5萬噸,産值34億元。自2月中旬開始,汪清縣76個規上菌包廠和140個小菌包廠在做好防疫的同時,已經開足馬力全面生産,這裡的人民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譜寫美好的明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