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從臨時封閉到物業入駐 五個老舊散小區的“疫”路蝶變
新的物業公司進駐後,熱電二區的環境變得乾淨整潔。攝影 石天蛟
小區內安裝了健身器材,小朋友玩得很開心。攝影 石天蛟
工作人員清理小區。攝影 石天蛟
記者調查
老舊散小區一直是社區管理的難題,衛生條件差,安全隱患多,有的想引進物業公司,但因為生活習慣、物業費用等問題,居民意見很難統一。最近,二道區吉林街道的幾個老舊散小區在居民的要求下,對為防疫而臨時加裝的圍欄進行了升級,並逐步引進了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小區環境整潔了,樓道乾淨了,出入有序了。那麼,困擾基層治理多年的難題是如何解決的呢?
1 老舊散小區綻新顏
隨著我市“環境清潔周”行動的完成,吉林街道的各個社區煥然一新。幾個曾經的老舊散小區,由疫情防控期間的臨時圍欄升級為規範的門禁,剛剛引進的物業公司將小區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
3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吉林街道熱電社區下轄的熱電二區。這個有著6棟居民樓609戶居民的小區裏面很乾淨,車輛有序地停放在停車位上。草坪和花壇打理得十分整潔,不畏春寒的小草已經露出了頭。小區園內有幾排涼亭,據這裡的居民介紹,它們是舊城改造時社區建起來的,雖然天氣尚冷很少有居民休憩,但涼亭裏的木凳被擦拭得很乾淨。
安樂社區下轄的吉盛小區四區距離熱電二區不遠,這裡有幾棟臨街建的“拐把”樓,其中有兩棟樓安裝了嶄新的門禁,這便是已經入駐物業公司的24棟和26棟。在居民趙立新的帶領下,記者走進24棟居民樓,她告訴記者:“我們這棟樓現在已經進駐物業公司並實行了封閉管理,原來小院裏到處是垃圾,你看現在多好,新來的物業公司幫我們收拾得很乾淨,就連樓道裏好多年沒擦過的窗子現在都擦得透亮了。”
吉林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本權介紹,目前吉林街道引進物業公司實現封閉式管理的小區分別是熱電社區的熱電一區、熱電二區和熱電三區,隸屬於安樂社區的吉盛小區四區24棟和26棟,以及隸屬於萬科社區的農行宿舍。
2 “臟亂差”曾是頭疼事兒
因為沒有物業公司管理,小區總會出現私搭亂建現象;因為沒有專人維護,小區的水、電、暖維修一直令人頭疼;因為完全敞開,小區樓道野廣告屢禁不絕;因為缺少專人打掃,小區內的垃圾清理不及時……這幾乎是每個老舊散小區都面臨的困境。吉林街道下轄5個社區27個居民小區,沒有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有14個。
吉盛小區二區和四區是老舊散小區,共有42棟居民樓2980戶居民,物業公司棄管近20年。今年74歲的張晶艷家住吉盛小區四區26棟,她告訴記者:“我是這裡的老住戶,這個小區建好後沒多久就被物業公司棄管了,早些年小院裏到處是垃圾和違建的小棚子,樓道被居民的各種物品擠佔著。後來社區接管後,定期有工作人員來清掃,舊城改造後違建拆除了,樓道清理了,環境確實好了不少。但上下水管道老化堵塞問題、環境衛生問題、野廣告問題還是有不少。”
這些問題其實也一直困擾著街道和社區管理者,安樂社區黨委書記馬靖菊説:“吉盛小區這些年的衛生基本上由社區負責,但由於居民人數多、社區工作人員有限,樓道堆放物、野廣告、小區內亂倒垃圾、下水道堵塞等問題會隨時出現,集中清理之後不久又會出現反彈。”
吉林街道辦事處主任鄧博介紹,像吉盛小區這樣的問題,基本上是無物業老舊散小區的“通病”,各級政府此前曾經嘗試引進物業公司或引導居民自治,但有些老舊散小區面積大,有的小區回遷戶、出租戶多,在整個小區範圍內實現自治或物業管理很難讓居民意見統一, “一方面,這些小區裏的部分老住戶已經習慣了原來的散居方式;另一方面,有些居民對物業費會不會太高、物業服務品質能否保證有顧慮。所以,引進物業公司和居民自治的推進工作阻力一直比較大。”
3 臨時封閉見成效得到認可
今年春節期間,吉林街道各個社區為了有效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將老舊散小區臨時封閉。在實施封閉式管理的一個多月裏,居民從覺得麻煩、繞遠,到漸漸接受並習慣,不少居民驚喜地發現,封閉式管理給小區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萬科社區農行宿舍居民張志國説:“以前我們小區沒有大門,總有外人進入,出於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和對面的小區被臨時封閉起來,遛狗的少了,原來讓大家頭疼的野廣告也幾乎絕跡,沒有外人進來,小區的安全性也提高了。”
熱電社區下轄的熱電一區、熱電二區、熱電三區之前由企業管理,2016年起,開始了一段很長時間的物業交割期,長春博文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疫情發生之前進駐了這3個小區,在疫情防控中的工作得到了小區居民普遍認可,周邊一些老舊散小區的居民也非常羨慕。與之相隔不遠的吉盛小區居民發現,“有專人管理的小區真是不一樣,曾經臟亂差的老舊散小區引進物業公司後,也可以煥發出新的生機。”
有了變化、有了差別,周圍老舊散小區居民的心思也開始活泛起來,不少居民向所在社區表達了要引進物業公司的想法。吉林街道黨工委因勢利導,開始了老舊散小區物業公司引進工作的新一輪推進。“我們組織網格長、樓棟長在意願比較強烈的小區進行溝通和摸底,又給個別存在顧慮的居民做了思想工作,幾個小區由疫情防控時期的臨時封閉直接升級為真正的封閉式管理,物業公司也已經陸續進駐。” 王本權説。
4 “323模式”讓居民有更多選擇
雖然很多居民有了引進物業公司的意向,但一次性、大而全地引進物業公司,對於吉林街道的眾多老舊散小區來説是不現實的。於是吉林街道設計了一套名為“323模式”的物業服務及管理方式。王本權介紹,“我們根據轄區老舊散小區實際情況,提供三類物業服務,實行兩種管理模式,建立三項監督機制,解決困擾老舊散小區已久的難題。”按照宜大則大、宜小則小的原則,吉林街道轄區內的老舊散小區可以按小區,按樓棟,甚至按單元來購買物業服務。
在吉林街道的統籌下,物業公司提供“菜單式”服務,居民可以根據小區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價位的服務。據悉,物業公司提供的服務分為三檔:標準型物業服務,針對可實現整體封閉、相對基礎條件好的小區,物業公司為小區提供出入安全保障、衛生清理、設施修繕維護、環境綠化美化、居民應急服務及小區文化等6種服務,收費標準暫為0.8元/平方米;基本型物業服務,針對可實現獨棟封閉、相對集中的小區,統一規劃,設置鐵柵欄門、監控、門禁系統等基礎硬體,合理規劃小區停車位、出入口,物業公司提供出入安全保障、衛生清理、居民應急服務等3種物業服務,滿足居民基本需求,收費標準暫為0.5元/平方米;保障型物業服務,針對相對分散的樓宇或樓棟,採取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原則,根據居民意願,對1個單元門、1棟樓或幾棟樓逐步提供保障,物業公司為居民提供衛生清理、居民應急服務2種物業服務,保障居民生活需求,收費標準暫為0.3元/平方米。
目前,長春博文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對已進駐的小區採取先服務再付費的方式,讓居民“試用”3個月,“試用”期滿居民滿意後再補交物業費。
5 老舊散小區蝶變引發“蝴蝶效應”
吉林街道幾個居民小區引進物業公司後,在轄區內外引發了不小的反響,前不久,吉盛小區四區25棟和27棟的居民代表找到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希望引入物業公司,並詢問如何成立業主委員會等相關事宜。
二道區榮光街道吉通社區最近一次問卷調查中顯示,有78.67%的居民同意將社區內的7個老舊散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吉通社區黨委書記馬楠介紹:“吉祥苑小區和宏盛花園小區有近700戶居民,我們打算在徵得居民同意後將兩個小區合併成一個小區,引進物業公司實現封閉式管理。”
八里堡街道東順社區的石棉小區和金昆小區也是老舊散小區,在社區黨總支書記聶鳳英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兩個小區正在籌備成立業主委員會。接下來,社區會協助業主委員會引進物業公司。(長春日報記者 師鎖偉 林桂清 袁 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