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馳援荊楚多壯志 “英雄城”裏敬英雄——寫在四平37名醫護人員載譽歸來之際
公安幹警和醫護人員夾道歡迎支援湖北英雄。 崔維利 攝
鐵騎開路護英雄。 宮安 攝
抗“疫”!抗“疫”!抗“疫”!
這是一場聽不到炮火的戰爭,卻聽得見衝鋒;這是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卻看得見犧牲。
戰爭呼喚勇士,勇士鑄就英雄。四平市37名醫護人員,肩負如山使命出征武漢。去時冰霜雨雪,歸時春暖花開。
4月11日,四平市熱烈歡迎支援湖北醫護人員載譽歸來。“英雄城”裏迎英雄,是怎樣史詩般的一幕!
【聚焦】“用隆重表達敬意”——
歸來百戰精神爽 春風將綠萬重山
下午3時,載著37名支援湖北醫護人員的兩輛大巴車抵達四平。高速路口,整齊列隊的交警、公安民警、消防官兵齊刷刷敬禮,一起高呼:“英雄凱旋,迎你回家!”
民警代表傳來“燙人”的聲音:“春暖花開之時,英雄凱旋之日,感謝你們負重前行!”“幸得有你,山河無恙”……
警笛鳴響,21輛鐵騎全程護行。聞訊趕來的市民擠滿兩側,手持國旗和橫幅連連高喊:“歡迎白衣天使回家!”許多人熱淚盈眶。
車隊駛入市區後,途經開發區大路、天橋、南新華大街、烈士塔、英雄大路、南迎賓街,最終到達市政府廣場。一路上,所有車輛遇見英雄車隊都紛紛打開雙閃,鳴笛致意;市區所有LED屏都打出“歡迎英雄回家”的標語;市民們摩肩接踵,爭相招手致意。
“逆行去武漢,捨己顧大家,平民英雄啊!”“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為湖北拼命就是為全國人民拼命,也是為四平人民拼命!”“真了不起!”“媽媽,以後我也要當白衣天使!”“終於平安回來了,激動人心啊!”人們你一言我一語,敬佩、讚譽之情溢於言表。
歡迎儀式上,省政府黨組成員、四平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四平市委書記韓福春深情致辭:“歡迎回家!四平最優秀的兒女、抗‘疫’前線最勇敢的戰士們,320萬英城人民歡迎你們凱旋歸來!今天,我們以最高的禮遇、最隆重的儀式,歡迎你們回家。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這個英雄榮譽的背後,你們付出了太多,也承擔了太多。剪短的秀髮、臉上的勒痕、濕透的衣衫、疲憊的身影,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韓福春評價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你們衝鋒在前,戰鬥在任務最艱巨的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奮不顧身,捨生忘死,把四平人的大勇、大愛播撒在荊楚大地,譜寫了最美天使、四平英雄的壯麗凱歌。你們辭別家人、千里逆行,為患者和家屬點亮了生命之光;你們白衣執甲、以命相拼,用奉獻書寫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在這個光榮的團體中,每天都在展現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作出無私奉獻。”
他援引魯迅的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並讚譽:“你們就是埋頭苦幹的人,就是拼命硬幹的人。你們的勇敢選擇和無畏戰鬥,體現了衝鋒陷陣、捨生忘死的英雄氣概,展現了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家國情懷,彰顯了無私奉獻、善作善成的優秀品質,發揮了精益求精、嚴謹專注的專業技術,這些都是四平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寶貴精神財富。”
誠哉斯言!還記得,2月2日,大年初九,四平市第一批支援湖北的12名醫護人員,作為吉林省支援武漢危重症救治醫療隊二隊的成員,到達武漢;2月21日,四平市第二批由2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支援醫療隊再次出征武漢。此時的武漢,就是險情頻發的前線,就是槍林彈雨的陣地!“狹路相逢”中獲勝的勇者,請接受四平人民的致謝和致敬!
“爸,我回來了!”“閨女你辛苦了,媽回家給你做好吃的。”“媽媽我好想你,你終於回來了!”相見總是情似海。闊別數十天后,四平37名醫護工作者終於見到家人,每一聲問候都飽含思念,每一個擁抱都傾述深情。
【聚焦】“用平凡譜寫偉大”——
懸壺入荊楚 白衣做戰袍
抗“疫”如戰爭,醫護成戰士。在武漢,四平37名醫護人員奮戰一線,扶危救厄,用生命挽救生命。
今年26歲的高寧,是四平市第四人民醫院的護士。她對記者説,一線戰疫情的緊張程度,是外人難以想像的,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護士,也要拿出超常的精力和毅力。每天提前3個小時就得出發,為的是全面做好自己的防護工作。下班後還需要兩個小時才能回到駐地,在這期間幾乎不能吃任何食物。讓高寧感動的是,每次幫助患者完成一個動作,或者完成一天的護理任務後,患者都會表示感謝。這成為支撐她的一個動力。
高寧的記錄本上寫著:“我只是一名平凡的護士,所做的都是職責所在,我不會放棄,我會和醫院的每一個人一起,堅守到勝利的到來。”
“我到武漢累計治療管理患者20多人,每一次送患者出院都會被滿滿的成就感包圍。”四平市婦嬰醫院産科護師陸芃竹自豪地説。
在陸芃竹的記憶裏,印象最深的是23床的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老人是新冠肺炎合併下肢動脈血栓。她武漢口音很重,但是每次説謝謝的時候都會特意用普通話。”陸芃竹告訴記者,有一次老人和陸芃竹説了一句話,由於隔著厚厚的防護服沒聽清,陸芃竹低頭靠近她,老人卻連忙躲開説:“閨女,不要離我這麼近,別傳染給你。”這句話陸芃竹聽得非常清楚。
“我們是逆行天使,因為我們是共和國的戰士!”
黃寧是一名主治醫師,每天工作8個小時以上。在支援武漢的33天中,黃寧心裏默念著這句話,陪伴著她天天給給患者取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她説:“今年對我來説,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年。這段經歷讓我成長,讓我進步,我相信以後我會做得更好。”
“最大的困難,還是最初到武漢的時候。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25人來自8家醫院,我能從當地醫護人員眼裏,看出對我們這支隊伍的擔憂。”四平市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長龐鴻垠對記者説,“雖然是一支‘散兵’部隊,但每名隊員的心裏都憋著一股勁。”經過最初的幾天磨合後,龐鴻垠帶領大家按照“6S工作模式”通過考核,全員進入到ICU。離開武漢時,這支隊伍已成為“抗疫鐵軍”。
“經過洗禮與淬煉的青春,一定會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四平市第四人民醫院護士國宇昕説。她負責重症病區護理,值班過程實現了“護理工作零差錯”,圓滿完成任務。因為長時間穿著防護服,出現了皮膚過敏和皮膚壓破。每次回到賓館,都是忍著眼淚摘下創可貼,清洗傷口。她説:“絕不能因為這點傷耽誤了工作,需要我們做的事太多了,不能掉隊啊!”
董鐵成是梨樹縣第一人民醫院的麻醉師,作為全省1200多名援鄂醫療隊員中2名麻醉醫生之一,每天除了正常排班外,還要隨時準備為病區患者插管。
消毒,戴上口罩、帽子,穿上防護服,戴好防護眼罩,穿上鞋套,就意味著接下來的近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衛生間。他笑著對記者説:“重症監護室是抗擊疫情的前沿陣地,插管操作者就是‘敢死隊’。”他所在的病區共有病床52張,收治的都是重症與危重症患者。插管時,會從氣管內噴出大量氣溶膠,插管人員被感染的風險極高。危險時時刻刻存在,但救治分分秒秒進行——那一刻,顧不上想別的。董鐵成和同事們只知道這是和病魔賽跑,必須想盡辦法加快流程,為生命爭取時間。董鐵成説:“戴上全面防護型面罩那種窒息感,是常人難以忍受的。但看到患者插完管之後恢復了血氧,再危險、再艱難都值了。”
四平市第二支醫療隊統計,他們在武漢期間,醫生值班66人次,值班時間超過520小時;護士共進入病區159次,總計護理病人3533人次,收到9封感謝信。醫療隊離開武漢前,共治療護理重症危重症患者47人,治愈出院40人。療區工作無差錯、無事故、零感染,受到同濟醫院和吉大一院領導的高度認可和讚揚。
【聚焦】“用支持匯聚大愛”——
齊心同所願 新聲妙入神
春風十里,送你榮歸故里!回家的感覺,總是讓人愉悅。
家,別具溫柔且堅毅的力量。37名戰“疫”英雄的背後,是37個家庭的強力支撐。
四平市第四人民醫院主治醫師黃寧,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小兒子今年才2歲。回想起出發的時候,仿佛還是昨天。她説,接到通知後,馬上趕回家和愛人説明,要去武漢支援。同為醫務工作者的愛人給了黃寧支持與鼓勵。而對2歲的孩子,她只能説:“你和哥哥在家裏玩,媽媽去醫院打怪獸。”
女兒就要回來了,4月11日一大早,市婦嬰醫院兒科護士呂玲玉家就熱鬧開了,姨、舅舅等親戚都來了,特意準備了8個菜,等她回來歡聚。大家都急不可待,下午都到市政府門前參加了歡迎儀式。
四平市第四人民醫院護士高寧對記者説:“去之前,本來不想告訴父母。但跟父母説過之後,他們都支持我。”
涓涓溫情,匯聚大愛。醫護人員王波説:“疫情突發,我奔赴武漢,妻子和兒子都特別支持我。我感謝他們的支持,這種支持讓我心理格外強大。我兒子今年要高考,我想對他説,兒子加油,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醫護人員劉晶説:“我要對父母和公婆説,謝謝你們這兩個月幫我照顧兩個女兒,還要謝謝老公這麼支持我。我已經平安回來了,我的‘小棉襖’們,媽媽馬上就回家了,你們不用再看著電視叫媽媽了。”
四平迎接英雄的,不僅有最高禮遇,還有最大的“實惠”:出臺《四平市激勵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八項措施》,包括發放工作補助、實行定向招聘、職稱評聘傾斜、組織體檢療養等。
四平社會各界也紛紛自發捐贈物品及慰問金。其中,華宇集團為每名隊員捐贈慰問金1萬元;第一人民醫院董事長以個人名義向每名隊員捐贈慰問金1萬元;四平市成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為每名隊員捐贈慰問金5000元;吉林省糧建建設有限公司為每名隊員捐贈慰問金5000元;城鄉信用聯社為每名隊員捐贈慰問金5000元……
“我們不過是一群平凡的醫務工作者,做了應該做的事情。是各級領導的支持,讓我們後顧無憂;是各社會團體的關懷,讓我們越戰越勇;是家鄉人民的寄語,讓我們一往無前。在最艱難的時刻,謝謝你們的愛,陪伴我們一路走來,讓我們不感孤單;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讓我們取得了抗擊疫情關鍵性的階段性勝利,才有了今天‘一個不少’的凱旋而歸!”支援湖北隊員劉娜的一番話,代表了所有隊員的心聲。(王冬雪 吉林日報記者 崔維利 劉艷 實習生 楊率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