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更精 更細 更高産——前郭縣以田間精細管理促增收記事
2020-04-20 10:11:07來源:吉林日報編輯:杜偉責編:張群

  原題:更精 更細 更高産——前郭縣以田間精細管理促增收記事

  俗話説:“有收沒收在於種,收多收少在於蟲。”松原市前郭縣王府鎮的肖志建經營著300公頃土地,對於田間管理的重要性,肖志建覺得産量最有説服力。

  “去年一公頃地收成2.3萬斤,比田間管理一般的地塊至少多打2000斤。”經營合作社4年來,肖志建在種地上,一直堅持“三分種七分管”。

  “了解自己的地是什麼情況,搞好田間管理,施肥、除草、除蟲,每一步都不能大意,這樣才能既有規模又有産量。”肖志建説起種植的經驗,總是停不下來。

  2019年夏季雨水充足,但也帶來了光照不足的困擾。“在玉米揚花期遇上連雨天,如果不及時人工干預,玉米容易結粒不飽滿,影響産量。”為此,肖志建特意向當地的農藝師諮詢,及時解決了這個問題。

  肖志建坦言,豐産增收,精細的田間管理還需配合適合土地實際情況的耕種技術,“比如免耕技術,省工省力,增加土壤有機質,還能存住水分。”

  田間管理,貫穿于整個農業生産過程中,科學的田間管理省時省力,效益好。科技的進步使管理設施逐步升級,“高科技”“智慧化”成為種糧大戶和廣大農戶的好幫手,隨著更多先進的田間管理技術的引入,農業生産變得更加高效,收益也得到提升。為此,前郭縣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實施農作物綠色防控飛防作業,開展了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和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實施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實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逐漸形成一條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田間管理和農業技術的不斷“加碼”,為農業生産增産增效奠定了基礎。科技試驗示範、農産品品質安全、農業産業化等都在為前郭縣農業的提質增效發揮著效能。

  以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目標,加強培訓,積極推廣農機農藝結合、良種良法配套的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其中包括開展區域實驗、推廣新品種、推廣畜禽品種改良新技術、稻魚綜合種養等。

  為創建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前郭縣逐步完善農産品品質安全檢測中心建設,建立健全鄉鎮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督檢測體系,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加大農産品的監管力度。2019年,前郭縣農産品加工省級龍頭企業數量達到了12戶;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創建2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完成了農業産業化項目,落實國家、省、市級的農業産業化項目。(吉林日報記者 陳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