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精讀
2020-05-15 10:31:13來源:長春日報編輯:田東艷責編:張群

  原題:營商環境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 管理服務更協調更高效為共建“一帶一路”和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新動能——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精讀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精讀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精讀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精讀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籌)佈局圖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精讀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精讀

  北藥園。孫建一 攝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精讀

  長德經濟開發區。 孫建一 攝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精讀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核心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和智慧製造、醫藥産業、健康食品三個主導産業,預計到2025年初步建成高品質發展的國際開放合作平臺,將成為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引領區、中韓全方位寬領域合作的先行區、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新引擎。 李天 攝

  編者按

  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的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是黨中央國務院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部署。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來極其嚴峻挑戰的情況下,對我們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強中韓合作、提振經濟,是一個重大舉措,必將為共建“一帶一路”和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新動能。示範區總體方案已經獲得國務院的批准,讓我們按圖索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品質發展,以建設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為契機,創新合作體制機制,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推動長春經濟高品質發展。

  1 發展基礎

  區位優勢明顯

  示範區所在的長春市地處東北亞區域地理中心,東聯韓日朝,西通俄蒙,至韓國首都首爾直線距離700 公里,經吉林省琿春市可通達日本海沿岸港口,經遼寧省丹東市可通達韓國東西海岸主要城市,是中蒙俄經濟走廊和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重要節點,也是東北亞各國合作的重要區域。

  産業基礎堅實

  長春市已形成以汽車、農産品加工、軌道客車三大優勢支柱産業為主導,以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光電信息、新材料、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在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合作交流密切

  韓國是吉林省最大外商投資來源國和入境旅遊第一大客源市場,長春市已與蔚山、仁川、全州等6個韓國城市結成友好合作關係。截至2019 年年底,吉林省有韓資企業400余家,其中長春市近百家,雙方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互補性較強,合作潛力巨大。

  加快推動示範區建設,有利於推進中韓經濟合作向創新合作、園區合作拓展,構建兩國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合作新平臺;有利於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促進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為實現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發揮積極推動作用;也有利於探索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新模式。

  2 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品質發展,著力構建産業、科技、貿易、人文、環保等多領域開放合作格局,著力創新中外合作體制機制,著力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打造營商環境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管理服務更協調更高效的國際合作示範區,為共建“一帶一路”和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新動能。

  基本原則

  改革引領,創新驅動。堅持改革創新導向,推動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先行先試,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政策環境,通過理念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促進示範區高品質發展。

  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合作,充分發揮各方比較優勢,全面深化吉林省、長春市與韓國在重點産業領域的務實合作,實現示範區共建共贏。

  政府支持,市場主導。加大兩國政府對示範區建設的支持力度,以高水準基礎設施建設支撐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提升示範區公共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吸引社會各界、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示範區建設。

  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科學編制示範區各類規劃,落實“三線一單”分區環境管控要求,合理確定近中遠期重點任務。聚焦重點産業、重點領域和産業鏈關鍵環節,推進示範區建設形成一批早期收穫成果。

  戰略定位

  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振興發展新引擎。加強與韓國等國家的經濟合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發揮示範作用。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引領區。促進共建“一帶一路”與周邊國家發展戰略有效對接,通過中韓雙邊合作促進東北亞國家多邊合作,引領帶動吉林省和東北地區對外開放。

  中韓全方位寬領域合作先行區。深入開展中韓貿易、投資、服務、産業、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合作,落實中韓自貿協定有關規定,培育中韓經濟合作新領域新動能。

  發展目標

  到2025年,示範區與韓國等國家的經濟合作交流全面推進,與國際一流水準接軌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承載能力明顯提升,外商直接投資持續增長,特色産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初步建成高品質發展的國際開放合作平臺。到2035年,示範區高端要素和高端産業集聚功能顯著增強,對韓經濟合作和對其他國家經濟交流取得顯著成果,産業發展、全面開放、綠色發展、城鄉協同發展水準顯著提高,成為東北亞區域競爭力強、影響力大的國際合作示範區。

  空間佈局

  示範區選址在長春市區東北部,近期開發面積約36平方公里,遠期總面積約210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根據國土空間規劃依法定程式確定。示範區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進行建設,構建“一核、兩翼、多園”的空間格局。

  “一核”:以幹霧海河生態走廊、霧開河生態走廊之間區域為主,集聚研發設計、影視文化、動漫遊戲、醫療美容等産業,打造示範區高端服務業發展核心區。

  “兩翼”:依託長春國際陸港打造“西部陸港”高端製造業集聚區,依託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打造“東部空港”臨空産業集聚區。

  “多園”:建設多個集聚集約發展的專業産業園區,包括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信息技術、裝備製造、醫藥醫療、健康食品、影視動漫、航空物流、臨空製造等園區,配套建設國際商務功能區。依託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支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

  3 重點任務

  推動産業鏈協同合作

  信息技術産業。加強與韓國企業以及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支持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5G+VR/4K、軟體開發等産業合作。積極推進化合物半導體、功率半導體(IGBT等)、晶片、新型顯示配套材料、智慧家電等領域合作。

  高端裝備和智慧製造。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增材列印、智慧裝備製造、智慧控制系統、智慧儀器儀錶、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節能環保和冰雪裝備等産業國際合作,加快建設工業機器人製造産業園區,謀劃建設智慧環保裝備産業園、智慧農機裝備産業園和冰雪裝備製造産業園。支持在示範區佈局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産業。

  醫藥醫療和健康服務業。加強公共衛生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推動在醫藥、醫療器械、防護用品和應急物資等領域的合作項目建設。鼓勵國內外企業和機構在生物藥、化學藥等領域開展合作,引進新型抗體藥物、新型免疫治療藥物、新型生物醫學材料等産品産能,建設生物制藥合同加工外包生産基地。合作發展北藥産業,推動北藥交易中心建設,打造北藥生産基地。合作建設高端醫療機構,以健康檢查、慢性病及老年病治療康復、先進醫療技術為重點,培育健康養生新業態。支持示範區引進用於臨床診斷、康復及養老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建設醫療器械研發、試驗和生産基地。針對生物醫藥全球協同研發的試驗用特殊物品,優化檢疫查驗流程。開展美容美粧領域國際合作。

  農業和中藥材産業。依託有機玉米、大米等糧食資源和生豬、肉牛等畜牧業資源,合作發展餐桌食品、休閒食品、飲料等快速消費品。在人參市場開發、品牌建設、技術引進、轉化利用等領域開展對韓合作,建設人參精深加工、人參産品品質檢測體系和人參電子交易平臺。加強與韓國知名企業合作,引進技術、資金和人才資源,開展保健品、中藥材、食用菌、鹿産品、海産品等産業合作。

  文化産業。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鼓勵中韓兩國優秀文創企業合作開展文化産品製作及演出。支持長影集團等企業與韓國企業在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和新媒體建設以及産教融合等領域開展合作,打造東北地區影視基地。

  建設開放合作平臺載體

  提升對外開放平臺功能。支持長春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港、國際陸港,打造專業化、國際化、服務化的人才集聚平臺、科技創新平臺、商貿金融服務平臺、國際交流平臺。辦好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圍繞示範區發展組織開展相關交流活動,促進中韓兩國及東北亞地區國家間加強經貿合作交流。支持按程式設立長春臨空經濟示範區,加快發展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

  加快陸海空立體開放通道建設。依託中歐班列,推進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研究推動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改擴建,按規定增開國際新航線,加快國際航空運輸通道建設。加快陸海通道建設,推進建設連接長春和韓國港口城市的陸海聯運通道。

  建設綠色生態新城區。推進産城融合、城鄉融合,完善示範區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富有人文特色、綠色生態、國際化的新城區,建立統籌規劃、建設和管理環節的體制機制,加強城市設計,規劃建設完整社區和特色小鎮。加強涉河建設項目洪水影響評價。加快規劃建設綜合性國際人才社區,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加強創新和人文合作

  推動教育科技合作。擴大中韓兩國高級人才培養和研究機構合作。支持兩國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技術試驗示範基地、科技示範園區、工業設計服務中心。支持兩國知名高校在示範區開展高水準合作辦學,探索雙方在學歷學位、專業資質等方面雙向互認。推動職業教育院校開展交流合作,支持外商投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縱深發展,推動建設中韓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業創新基地,合作建設教育休閒平臺和中韓特色新型智庫。組織兩國青年開展科學、文化、藝術交流。加強旅遊與體育合作。

  加強中韓兩國地方政府、旅遊協會、企業等多層次的旅遊合作。支持韓國旅遊機構在示範區內設立分支機構,推動組建旅遊企業聯盟,積極發展跨境旅遊。依託生態冰雪、汽車工業、電影文化等特色自然文化旅遊資源,支持示範區旅遊企業與韓國等國際知名旅遊企業合作,合作設計開發旅遊産品,推動打造中韓國際旅遊集散中心,吸引國際遊客來吉林省旅遊度假。支持韓國休閒運動機構在示範區設立區域總部,開展體育健身等方面交流合作。

  4 政策措施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鞏固提高“只跑一次”改革成果。在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範圍內,向示範區下放部分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建立健全相應的規劃、財政、土地等管理體制,除需國家審批核準或國家明確規定由省級政府審批核準的事項外,全部交由示範區管理。全面建立行政審批清單管理制度,做到清單外無審批。鼓勵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自主靈活的用人機制,創新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健全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體系。做好金融、諮詢、會計、審計、標準、知識産權等服務“平臺鏈”體系建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示範區社會治理水準。

  積極吸引利用外商投資

  支持在示範區內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快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按照有關規定,逐步取消商用車、乘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逐步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取消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的外資股比限制;取消演出經紀機構的外資股比限制;允許在示範區設立外商獨資經營旅行社,試點經營大陸居民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遊業務。

  促進貿易便利化

  全面推廣和加快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將服務貿易出口退(免)稅申報納入“單一窗口”管理,簡化一體化通關流程,大幅壓縮通關時間。探索食品農産品等檢驗檢疫和追溯標準國際互認機制,探索擴大第三方檢驗結果採信商品和機構範圍。優化生物醫藥全球協同研發的試驗用特殊物品的檢疫查驗流程,建立新藥研發用材料、試劑和進口設備綠色通道。支持示範區按程式申請設立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支持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按照有關規定擴大包括第五航權在內的航權安排。

  實施更為便利的出入境措施

  研究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統一內外資人才仲介機構投資者資質要求。支持示範區依法依規開展外國高端人才服務“一卡通”試點,推動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件和社會保障卡的社會化應用。支持示範區內經貿、科技人員向審批機關申請辦理一次審批、一年多次有效出國任務批件。依法合理優化外籍高端人才及其家屬出入境和在華居留許可手續。支持示範區試點探索科研專家執業資格註冊辦法。

  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中央財政通過現有政策和經費渠道對示範區建設予以積極支持。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對示範區建設的支持力度,將其納入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和重點園區建設支持範圍。支持示範區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可在省內實行單列,示範區土地出讓收入除按照有關規定用於農業農村投入外,其餘可全部用於示範區建設。示範區範圍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有條件企業可按規定開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符合環保要求的“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業務。推動中韓兩國海關間“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合作。依託長春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支持示範區內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落實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政策。

  加強金融合作

  支持在示範區內依法依規設立外商投資金融機構,按相關規定為示範區內企業和非居民提供跨境投資並購和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等跨境金融服務。示範區內企業從境外募集的資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從境外募集的資金及其提供跨境服務取得的收入,可按規定自主用於示範區內及境外的經營投資活動。由相關市場主體按市場化原則,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前提下依法依規在長春設立中韓合作金融基金。支持中韓兩國企業和機構通過設立開發基金等方式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

  5 組織保障

  落實主體責任

  吉林省和長春市要切實加強對示範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制定出臺支持示範區建設的配套實施細則和專項政策舉措,編制示範區建設規劃,細化落實示範區建設重點任務,在有關政策、資金、重大項目安排上重點向示範區傾斜。

  加強組織實施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示範區建設發展的支持和指導,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佈局、體制創新、對外開放等方面給予支持,為示範區建設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支持將示範區建設納入中韓高層交往和政府間對話議事內容,支持將示範區建設納入中韓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框架,建立示範區建設協調機制,共同推動示範區建設和發展。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按照本方案部署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協調解決示範區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重大事項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示範區著力推進 項目建設

  14日,記者在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的産業創新基地看到,這裡塔吊林立,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基地項目I期、II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

  産業創新基地項目整體産業定位為高端智慧裝備、高端食品、醫療健康産業。據長春高新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路齊介紹,目前,陜西恒通3D列印項目、北京漢櫟實業、科蘭德智慧製造、大健康科技創業孵化器4戶企業已經入住。

  示範區另一個重點項目——北藥園項目,由亞泰集團投資建設,以規劃東北亞醫藥健康産品交易中心(北藥交易中心)核心項目為引領,著力打造集現代中藥、生物製品、保健食品、高端醫療器械的研發孵化、生産製造、倉儲物流、數字交易與會展、先進醫療(醫美)技術體驗的國際化、智慧化健康産業園區。目前,園區部分區域已經正常運營,還有部分區域處於建設招商階段。

  此外,示範區裏新規劃了(中韓合作)健康食品産業園、光電産業園、汽車電子産業園、國際文教科技産業園、國際人才社區等園區項目。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趙旭介紹,示範區將高標準做好示範區的規劃編制工作,科學編制示範區36平方公里起步區的國土空間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各類法定規劃和專項規劃。在推動國際合作方面,聚焦信息技術産業,高端裝備和智慧製造、醫藥醫療和健康服務業、農業和中藥材産業、文化産業,推動中韓産業鏈協同合作。在教育、科技、旅遊、體育等領域,加強兩國創新和人文合作。加快長春國際航空港、國際陸港、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和陸海空立體通道等開放合作平臺載體建設。

  示範區得到批復後,快速啟動建設,採取“管委會+公司”的模式,建立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和自主靈活的用人機制、激勵機制,邊組建機構,邊推動建設。積極推進區內主要幹路、水電氣暖、工業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搶抓新基建機遇,加快佈局5G基站、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由樁,大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以春明湖為核心、幹霧海河為軸線,加快規劃建設高品質的國際化生活社區。在打造營商環境方面,用好用足國家支持政策,打造營商環境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管理服務更協調更高效的國際合作示範區。

  趙旭介紹,示範區將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優先、優化發展環境優先、集聚高端人才優先,聚焦建設“中韓兩國合作平臺,全面啟動各項建設工作。

  長春日報5月15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