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聚力十大工程 全面振興鄉村 通化市著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吉林日報5月27日訊(記者裴虹薦):今年,通化市按照“十大行動、百項工程”部署,抓“六保”促“六穩”,以“鄉村全面振興行動”為總抓手,聚力十大工程,著力防疫情、保穩定、揚優勢、促發展,加快走出一條深具通化特色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全力實施特色産業發展工程。立足比較優勢,優化區域佈局結構,對發展産業進行精準定位,打造區域特色明顯的優勢主導産業。人參、優質稻米、中小藥材、山葡萄、藍莓、林特産品等特色優勢産業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的要求,堅持差異化發展,“宜糧則糧”“宜特則特”,專業生産,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著力打造全省綠色有機農業精品區、長白山中藥材優勢産區、中國人參産業基地、中國山葡萄酒頂級産區、國家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
全力實施城鄉融合發展工程。深入發掘農業農村的生態涵養、休閒觀光、文化體驗、健康養老、冰雪休閒等功能,促進農業功能從提供物質産品向精神産品擴展、從提供有形産品向無形産品擴展。依託各地資源稟賦及産業發展特點,創新産業融合模式,培育新産業新業態,通過各個産業的相互滲透融合,加快培育金廠冰雪小鎮、紫鑫人參小鎮、慶陽兵工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和集多功能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發揮産業價值的乘數效應,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全力實施縣域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加快推動縣域産業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不斷提升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堅持縣域産業特色差異化發展,著力構建以大健康産業為主導的現代産業體系,建設一批醫藥、農特産品加工、旅遊康養等具有特色和優勢的毗鄰縣域發展經濟帶。
全力實施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工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鄉村綠色發展。鞏固提升通化綠色生態優勢,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生態資源,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統籌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深入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嚴格鄉村河湖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管理,嚴格入河排污口審批和管控,恢復水生態。認真踐行“兩山”理論,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和提升,爭取國家投資、政策性貸款和社會資本,利用5年時間,重點實施好計劃投資160億元林業“1工程6基地1平臺”8大重點建設任務,建設東北東部林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全力打造美麗中國通化樣板。
全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任務,9月底前完成省裏下達的9143戶廁所改造任務,著力構建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體系,實現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全力實施鄉村文化興盛工程。深化鄉村公民道德建設,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紅色旅遊文化、少數民族文化、長白山地域文化等傳統文化深度融入鄉村建設和居民生活,增強農村文化自信,提升農民職業榮譽感,進一步增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信心。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建立城鄉文藝結對機制,變“送文化”為“種文化”,增強鄉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讓村和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文化的主角。
全力實施鄉村治理體系提升工程。加強縣鄉村三級聯動,縣級加強統籌謀劃,鄉鎮加強管理服務,行政村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全面提高鄉村治理效能。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建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加強農村領域隱患排查治理,鞏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全力實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紮實開展“回頭看”工作,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品質。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查找工作漏洞,聚焦農村飲水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産業發展、保障政策落實等方面,把攻堅政策舉措精準落實到戶到人。鞏固提升扶貧産業項目,加快促進扶貧産業與村集體産業有機融合,推進同類扶貧産業相互整合,發展壯大産業規模,謀劃農民增收致富項目,實現由脫貧向致富轉變。
全力實施“四鄉”工程。圍繞鄉村産業,謀劃包裝一批項目,組織工商資本對接,吸引工商資本下鄉;鼓勵支持企業在當地培育發展生産所需原料基地,助力民營企業興鄉;全面落實促進返鄉創業的稅收優惠、土地優惠、水電場租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創業園區扶持等政策,吸引創業能人返鄉;擇優選派200名科股級及以上機關幹部,擔任鄉村振興聯絡專員,加強政策宣傳、技術指導、信息服務,實施機關幹部駐鄉,全方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
全力實施農村改革深化工程。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確保政策銜接平穩過渡。穩妥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有效盤活閒置宅基地和農房等農村閒置資産,激活“土地要素”。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按期完成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産股份合作制改革,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激活“資産要素”。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積極發展農村新型普惠融資服務,建立起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風險可控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激活“資本要素”。按照擴面增品提標的要求,完善農業保險政策,探索增加全市中藥材等優勢特色農産品保險品種。壯大村集體經濟,充分用好中央、省壯大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開展符合當地實際的特色産業項目建設,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激活“成長要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