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為精準扶貧注入金融“活水”
2020-06-01 13:10:05來源:吉林日報責編:石麗敏

  原題:為精準扶貧注入金融“活水”——全省金融系統助力脫貧攻堅走筆

  脫貧攻堅路上,金融扶貧大有可為。

  “真的感謝農商行的貸款,讓我在脫貧致富路上越走越順。”柳河縣紅石鎮和平村村民劉景成由衷地説。

  作為縣域給予信貸支持“光伏發電項目”的金融機構,柳河農商行創新研發“光伏貸”,有效解決了光伏電站運營企業的融資難題。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劉景成2017年領取到光伏發電收益款後,柳河農商行又為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助其發展肉羊養殖。3年來,他的養羊場由7隻羊發展到30余只,家庭年收入躍至兩萬元以上。

  這是吉林省金融扶貧的一個縮影。

  2019年以來,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堅持成效鞏固和攻堅提升兩手抓,強化金融扶貧工作機制建設,用好政策工具,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紮實做好金融扶貧工作,持續推進金融扶貧工作深入開展。當年累計投放金融精準扶貧貸款188.5億元,服務帶動貧困人口28.7萬人次。

  強化扶貧機制 用好貨幣政策

  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用好政策工具,發揮金融扶貧政策導向作用,以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增加貧困地區法人金融機構信貸供給能力。

  對貧困縣(市)11家法人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累計釋放可貸資金4億元,激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信貸支持。以扶貧再貸款引導低成本資金投入扶貧開發,2019年當年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28.2億元,各金融機構運用扶貧再貸款發放的涉農貸款利率較其發放的全部涉農貸款利率低3至4個百分點。以發行大額存單拓寬信貸資金來源,2019年支持貧困地區5家法人金融機構累計發行大額存單24.3億元,進一步拓寬信貸資金來源,增強其信貸投放能力。

  “金融+産業” 助力精準扶貧

  産業扶貧是實現精準扶貧脫貧的根本之策,而金融資源注入,可以極大地促進“造血”能力,從而實現産業脫貧。

  延邊大陽參業有限公司在和龍農商行先後為其發放産業扶貧資金2000萬元的支持下,規模效益實現躍升。按包保的每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兩萬元的標準,不低於6%的比例進行産業項目分紅,讓貧困群眾獲得紅利的同時,深度參與企業生産,變“扶持到戶”為“效益到戶”。

  吉林銀行積極發放産業精準扶貧貸款,主要用於農業水利服務、廢舊資源回收再利用行業,符合政府及監管部門政策導向。

  建行吉林省分行將白城市通榆縣作為貧困農戶精準扶貧工作重點,大力推進扶貧小額信貸業務。同時,借助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村兩委的力量,給予符合條件的重點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支持。

  據了解,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加強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工作聯動和金融精準扶貧政策效果評估,督導金融機構在績效評價、信貸資源配置等方面做好金融精準扶貧安排;不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産品和服務創新,發揮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推行“再貸款+扶貧小額信貸”支持模式,對金融機構運用扶貧再貸款發放扶貧小額信貸的需求實行敞口支持,與政府擔保基金、風險補償金等措施配套,促進全省扶貧小額信貸進一步增量擴面。

  改善支付環境 金融服務更便捷

  金融扶貧不僅帶來資金,更重要的是深化農村支付環境建設、促進農村信用建設,逐漸成為金融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

  在白山市靖宇縣榆樹川村,人民銀行靖宇縣支行和靖宇縣商務部門聯合考察,投入3萬元啟動資金在殘疾大學生呂洪海的助農取款點基礎上,指導創建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綜合帶動了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疊加發展。榆樹川村的木耳、柴胡借助“助農取款+電商”平臺,在過去大批量購銷的基礎上,小批量訂單電商銷售日益增多,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余元。

  近年來,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逐步擴大農村支付清算的網絡覆蓋範圍,積極推動支付工具在貧困地區應用,擴充助農取款服務點功能,全省共設立助農取款服務點1.37萬個,村級行政區覆蓋率達到92%;持續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探索打破農戶非主觀惡意不良信用信息對農戶融資的限製作用,促進農村金融信用環境持續向好,目前已累計為347萬農戶建立信用檔案,評定信用戶165萬餘戶,佔全省農戶總數的39%。(吉林日報記者 楊曉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