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復蘇經濟的“強心針”——第十七屆中國(長春)汽博會亮點與創新
第十七屆長春汽博會現場
第十七屆長春汽博會現場
第十七屆長春汽博會現場
繽紛絢麗的七月,燦爛而熱烈。一年一度的“汽車盛宴”如約而至。
從1999年開始長春車展初次亮相,到如今21載,第十七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變身為現在國際級車展,這個立足於長春汽車輝煌發展歷史和雄厚産業基礎的盛會,已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冷清到繁榮,從國內走向世界。
隨著展覽業快速發展,長春已經成為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臺,並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會展業一直在努力推進的國際化也將受重大挫折,長春會展企業上半年顆粒無收、舉步維艱。國內會展業急需復工復産,提振消費信心的購車訴求……“疫考之下”,長春會展業能否積極應對,化危為機,提升會展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而謀求更長遠的發展,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新的轉折和新的機遇?
“本屆長春汽博會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國內首個舉辦的A級車展。我們將轉變思路,打破思維定式,創新發展模式,謀求新的飛躍,將有著經濟風向標之稱的會展業按下‘恢復鍵’,成為復蘇經濟的‘強心針’。”長春市貿促會會長徐懷武的話語擲地有聲。
這信心來自於長春市委、市政府對長春汽博會高度重視,相關領導多次聽取籌備工作進展情況,並在市政府常務會上專門聽取長春汽博會相關情況。並提出了“堅決辦、按時辦、要辦好”的指示方針。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二十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成為城市會展發展的主要方向。不只會展項目主辦機構,而且主要場館方、會展服務企業、行業協會、産業園區等會展産業全鏈條都被納入其中。長春汽博會也有望繼2003年抗擊非典後,再次率先扛起車展行業前進的大旗,有效緩解車企上半年銷售下滑的局面,實現推新款、去庫存的銷售目的。
“只要做到會展項目不倒,就至少能吸引展商和買家的關注,為城市會展業、産業發展打好基礎。”這絕不是一句空話。國內主流廠商一汽、北汽、上汽、廣汽、東風、長安等各大車企集團來了,國際品牌奔馳、寶馬、奧迪、勞斯萊斯、法拉利、保時捷、邁凱倫、賓利、捷豹路虎、英菲尼迪、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主流汽車品牌約150個也齊聚長春,線上、線下參展車輛規模超1400台,創歷史之最。全球品牌齊聚,名車雲集彰顯“國際范兒”。
以中國內需的體量,支撐各界渡過難關,也是未來一段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調。所以本屆長春汽博會也不斷推陳出新,在運營中高度重視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通過打造“主會場+分會場+線上展廳”的創新模式,實現“一主多區、線上線下”同步互動展示的新特點。
線下展覽總面積規劃為20.3萬平方米,以“主會場+分展場”的形式進行展示,讓本屆汽博會輻射到整個城市,讓更多的百姓和企業參與進來,增加群眾參與度。線上展廳更具有突破場地局限、參與主體更加廣泛、行銷手段更加豐富的優勢,能夠有效解決線下車展瓶頸,拓展車展的形式、服務和效能,從而將短暫的傳統車展打造成集“展示+交易”為一體的線上平臺,開啟個性化“雲會展”的新時代。
線上展覽將充分利用雲計算與大數據等數字化手段,結合“展E通”APP綜合服務平臺,將汽博會打造成為永不落幕的新型雲端展會。通過現場展示無人駕駛、智慧5G、AI、VR等最新前沿汽車技術,體現展會的科技含量,並採取短視頻、現場直播等新媒體平臺帶給觀眾沉浸式交互體驗,提升長春汽博會的科技質感,打造智慧化、精細化的“智慧汽博會”。
今年長春市圍繞汽博會平臺,紓危解困,不斷刺激汽車全産業鏈消費,讓更多的企業復工,有效帶動第三産業增加就業崗位,提升經濟活躍度。可以説,汽博會對經濟的提振作用遠大於展會本身。
對很多汽車企業來説,參加汽車博覽會是性價比更高的宣傳方式。今年,長春市政府攜手紅旗品牌共同舉辦的長春國際汽車文化節暨紅旗嘉年華活動,讓七月的長春再一次成為世界目光的焦點和汽車文化的海洋。本屆嘉年華期間將舉辦系列活動16場,超過2019年整體活動規模。中國一汽以聯合包館方式,全品牌共同亮相長春汽博會。尤其是紅旗品牌帶來7款車型、11台展車,除了熱銷的紅旗H5、HS5等産品外,備受期待的紅旗H9、紅旗S9和紅旗E-HS9也驚艷亮相,這是自新紅旗品牌戰略發佈以來,規格最高、展品最全的一屆車展。
同時,將長春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打造成網絡達人直播館,為新能源、豪車、機車等頗具特色的車型為網絡達人們提供直播賣點,以老總直播帶貨、扶貧助農、公益汽博等版塊進行粉絲集客、直播售車等專業數據的比拼,最終評選出汽博會“十佳網絡達人”等獎項。
此外,本屆汽博會期間還適時舉辦文化商貿活動,計劃在疫情防控允許的情況下策劃汽車巡遊、經銷商百強企業走進紅旗等文化商貿活動,幫助紅旗品牌拓展戰略合作的空間,為長春市招商引資和宣傳推介搭建平臺。同時,爭取邀請相關部門將汽車銷售優惠政策植入汽博會,有效地促進展會汽車銷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