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三産融合譜寫現代農業新篇章——吉林市大荒地村現代農業發展小記
吉林日報7月22日訊(記者 馮超):盛夏7月,吉林市大荒地村2000余公頃水稻田裏,稻苗鬱鬱青青,蟹稻田裏的螃蟹三五成群地揮舞著爪子爬來爬去,專業植保無人機在高標準稻田上空噴施作業,城裏來的遊客在稻田的木棧道上拍照留念……在這裡,一幅現代高效農業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大荒地村的東福米業不斷延伸産業鏈條,種植業、加工業、服務業相互銜接,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發展,以現代農業為主體的産業規模越來越大。目前,東福米業有綠色水稻種植基地2000公頃,有機水稻種植基地300公頃,全年加工能力達20萬噸。
早在10年前,大荒地村就開始了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每年都在逐步開展適度有序的土地流轉,土地由村委會統一管理,村委會成立水稻種植公司,與東福米業簽訂生産訂單,對流轉後的土地實行集約化經營,完成土地流轉的農民在年初就能拿到土地的全年收益。
土地流轉到了企業,就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了出來,如何再讓農民有事做?東福米業董事長劉延東告訴記者:“種稻子、加工廠、休閒旅遊都需要人,農民可直接就地就業。”東福米業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形成了以現代農業為主體的産業支撐,使農民成為産業工人,農民除土地流轉收益外,還能就近就地打工增加收入。
土地流轉成功實施以後,土地規模化集中管理,效果大不一樣,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越來越快。大荒地村興修水利、打造高標準農田、農業基礎設施等項目全面啟動,農業生産方式也發生深刻變化,由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轉變為全程機械化。種植業的規模化經營,為農業産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荒地村的水稻種植基地位於北緯43°,是世界三大黃金水稻種植帶之一。東福米業發揮獨特的地理優勢,通過科研支撐,把打造品牌大米作為發展方向,從工廠化育苗、機械化耕種、信息化管理、工業化加工到便捷化配送,品牌大米自然形成。除了種植綠色有機水稻,加工高端農産品,東福米業還大力發展第三産業——鄉村旅遊,由於公司實施水稻科學種田、標準化種植、信息化管理,使公司成為吉林省工業旅遊示範點,同時,找準農耕體驗、民俗美食、冰雪旅遊、溫泉養生等文化定位,把大農業、大旅遊、大健康融為一體,培育新經濟。
依託溫泉資源優勢,大荒地村大力發展旅遊産業,興建旅遊項目,把鄉村旅遊、觀光遊與休閒遊、體驗遊等結合起來,進一步拓展傳統旅遊功能,體現地方特色、民俗風尚的文化傳承。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形成基礎條件完備、服務設施齊全和旅遊品牌形象鮮明、聞名省內外的四季生態田園綜合體。目前已建成觀光農業與工業旅遊區、滿族風情體驗區、休閒度假住宿區、生態溫泉養生區、神農溫泉小鎮居住區等。幾年來,大荒地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現代農業産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取得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顯著成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