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促就業——扶上馬送一程
2020-07-27 09:30:23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促就業——扶上馬送一程

促就業——扶上馬送一程

長春市雙德街道陽光社區創客社的一樓大廳裏,為入孵的小微企業提供了辦公平臺

促就業——扶上馬送一程

長春市安達街自發形成的招聘市場上,用工單位舉著牌子招人

促就業——扶上馬送一程

四平鐵東區的貧困戶在人社局請來的老師幫助下學習技術 于悅 攝

促就業——扶上馬送一程

長春市雙德街道陽光社區創客社為入孵居民免費提供直播設備和場地

促就業——扶上馬送一程

長春市人才市場室外邊設置的招聘展板吸引了不少求職者

促就業——扶上馬送一程

長春市雙德街道舉辦的招聘會上,求職者正在研究崗位需求

  就業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乎千家萬戶。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復工復産的有序推進、社會經濟的逐步回升,吉林省各地區、各部門及社會各界以穩就業、促創業作為保障民生的優先選項,多措並舉,力保全省就業形勢向好。

  今年以來,吉林省圍繞穩就業、保民生,各級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隨著這些政策效果的持續釋放,全省就業形勢逐漸回穩。

  “看一看啊,高薪誠聘二氧焊工,有五險一金,包吃包住,能熟練操作,有證者優先,待遇優厚,每月8000元至1.2萬元。”“招美團騎手,月入5000元以上。”“聘保潔員,59歲以下,月薪2100元,工作地點在東南湖大路上。”……7月21日一大早,位於長春市安達街的長春市人才市場附近熱鬧起來,上百個企業在招聘員工。“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公司復工後很多南方的工人都沒有回來,力工、電工、焊工等工種都很缺人,為此我們從5月份開始便到各個人才市場招人。”一家銷售電梯的公司招聘人員告訴記者,最近兩個月他幾乎天天到安達街舉牌招人。雖然他們公司已經招到一些工種的工人,但急需的二氧焊工還是沒有招夠人,現在他們已經提高了薪資待遇,希望能招到合適的工人。

  在現場記者看到,很多求職者都在仔細觀察招工牌上的崗位信息,負責招聘的人也不停地向過往人員講述各自的用工需求和崗位待遇。“我以前在南方紡織廠打工,這回因為疫情原因,不想再上外邊打工了,打算在省內找家工廠幹活。這些天來了好幾趟市場了,招工的不少,待遇也不錯,尤其是還有一汽下屬子公司來招人,各種保障都齊全,還有入職培訓,感覺挺不錯的。”已經把招聘市場從頭走到尾的求職者王海峰説,如果今年在省內幹得舒心的話,以後他就留在家鄉不走了。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大、中、小型企業的省外、尤其是南方員工都沒有回來,各家企業紛紛採取提高薪資待遇的策略招徠求職者。目前市場上急需各種類技術工人和家政、餐飲、賓館等服務業從業人員。對此,今年以來,長春市與就業相關部門多次舉辦專場招聘會和綜合性招聘會為企業和求職者牽線搭橋,街道社區也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幫助駐街企業和失業居民解決缺人和求職問題。

  為切實做好“保用工、穩就業、促發展”工作,長春高新區雙德街道以及下轄的各社區將以往的線下招聘改為“網上聯動”招聘模式。收集整理整個街道轄區內的企業用工信息、崗位需求和聯繫方式,每週發佈在各社區微信公眾號上,求職者可以聯繫企業諮詢用工信息。7月1日,雙德街道保利社區聯合高新區黨政綜合辦公室以及雙德街道保障事務所舉辦了“搭建對接平臺,幫你儘快就業”大型招聘會,餐飲、服務、汽車、物業服務、文體、手工編織等50余家用工單位參加了此次招聘會,為廣大求職者提供了近300個崗位。在短短的兩個半小時裏,來諮詢的求職者絡繹不絕,不少求職者與用工單位順利達成共識,現場簽約。保利社區推出的線上、線下招聘會為廣大有就業需求的居民和用工單位搭建了溝通平臺,為居民就業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為解決轄區企業招工難、轄區居民就業難的問題,雙德街道陽光社區靈活利用居民微信群,為用工雙方牽線搭橋。陽光社區黨委書記畢鳳文介紹,社區網格長在日常工作、走訪入戶時會收集居民的就業需求,並走訪轄區內的企業了解企業的招工計劃,這部分信息會在整理好之後發佈在社區的微信公眾號和居民微信群裏,社區工作人員也會利用自己的朋友圈進行轉發。

  “如果遇到雙方需求正好能對接上的,我們會聯繫好企業和居民,由社區工作人員送居民前往企業應聘。”畢鳳文説道:“之前有一個居民會幹水暖,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正好我們就了解到有企業想招一名水暖工,聯繫好了之後我們把居民送過去面試,非常順利就成功了。還有一直都比較缺人的家政服務業,我們了解到有企業缺人,把一位45歲退休的女同志送去面試,現在她在做鐘點工,收入也不錯。”

  提升居民就業能力,從根本上助推居民就業,雙德街道與擺渡創客社、長春高新區擺渡創業就業職業培訓學校聯合舉行的網絡直播帶貨公益培訓在雙德街道陽光社區舉辦,社區借此搭建起擺渡陽光社區創客社,面向居民開展就(創)業孵化。

  創客社緊跟時代步伐,聚焦直播帶貨領域,從去年開始籌備,於今年3月正式開始運營,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網絡直播帶貨公益培訓。據擺渡陽光社區創客社總經理蘭宇介紹,培訓主要是面對有意向通過直播行銷為企業賦能、傳統企業即將做播商轉型的企業;想從零做起的直播創業者、待業者、農民、企業職工、個體戶、合作社以及有意向從事短視頻直播創業就業的其他人群等。

  “直播帶貨是時下比較火的新職業之一,而且對從業者的要求並不高,全職、兼職都可以。我們聘請了在直播行業比較有經驗的從業者來當老師,介紹經驗和直播的基礎操作等。培訓班的目的主要是讓有興趣、想往這方面發展的居民能掌握這項技能,幫助其解決就業問題,甚至是進一步增收、創收。”蘭宇説,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首期網絡直播帶貨公益培訓線上直播培訓班實際報名人數達到1231人,遠遠超出預計的500人,且單日參加培訓最多人數達到2500余人,總共參與培訓人數近萬人。

  “線上培訓班主要講的是直播的入門知識,淺顯易懂而且特別有用,大家的反響很好。之後我們又選擇了有直播潛力、有進一步學習意願的居民免費開展了三期線下深度教學培訓,共有900余人參加。”據蘭宇介紹,創客社專門佈置了直播間,為學員提供直播場地、直播設備、直播産品,並有專業的直播團隊做系統指導。線上、線下培訓結束之後,經過審核篩選,最終選擇了20位陽光社區轄區居民進行一對一指導,並簽訂《入孵協議》,幫扶其進入直播帶貨行業。“這次網絡直播帶貨公益培訓的火爆程度已經超過我們的預期,這最終的20個名額有200余人在競爭,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大家都覺得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而且創客社提供場地、設備、産品,基本上不需要自己投入什麼,直接就能上線開播。”陽光社區黨委書記畢鳳文介紹説:“起初大家面對鏡頭時都有些拘謹,不知道該怎麼説話、怎麼表達,但經過老師指導之後都好了很多。每次直播前我們會指導學員寫直播大綱,並配備專業的助理輔助直播。”陽光社區居民王碩是最終入孵的20人之一,她今年25歲,以前是一家企業的銷售業務員,但疫情期間銷售業績不好,收入有所下降,正好她也對直播帶貨很感興趣,就報名參加了培訓,並脫穎而出。“我不想當網紅,就是想學一項技能,以後也想從事這方面工作,最好是能當主業,有個穩定的收入就挺好。”王碩説道。

  除了提供系統的培訓、指導之外,社區創客社在産品選擇上也頗費心思。“我們選擇的大多都是日化品、零食、農産品等等,這些産品和服飾類相比退換率較低,也不像化粧品可能會出現過敏等問題,對於咱們的新人主播來説更加合適。而且我們為主播選擇的産品中還有吉林省一些貧困村的農産品,比如汪清縣的黑木耳,還有轄區內企業的滯銷産品,都挺受老百姓歡迎的。”蘭宇説。

  雙德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肖琨告訴記者:“創客社不只講知識,更重視實踐,手把手教學員直播賣貨,從3月份至今,創客社直播的總銷售額已超420萬元。現在街道準備將陽光社區創客社的成功經驗推廣到其他社區,幫助更多有意願、有需求的居民學得一技之長,在家門口解決就業問題。”王琨表示,下一步,街道還想和省內的貧困村合作,用專業的直播帶貨團隊幫貧困村直播銷售農産品,互利共贏。

  不僅是開發新職業,為解決就業問題,長春市各縣(市)區、開發區通過挖掘自身潛力,立足公益性崗位“兜底線、救急難、過渡性、臨時性”的基本屬性,在綜合考量受疫情影響實際情況,新增821個臨時公益性崗位,解決就業扶貧的“缺人手”“返崗難”痛點。全省各地區紛紛採取措施穩就業、促創業。白山市放寬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幫助創業人員擴大産業規模、解決資金燃眉之急;松原啟動萬人集中招聘季打造“就業盛宴”,面向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等各類人才開放5062個優質崗位,可招聘人數達萬人,以此推進松原“135英才計劃”深入實施,加大桑梓人才回引力度,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振興發展;延邊州龍井市堅守“保市場”底線、“穩就業”要求、夯實“兜底線”原則,提升穩就業、扶創業力度,努力實現穩定現有就業、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目標。而為進一步做好精準扶貧工作,讓貧困群眾真正掌握勞動技能,四平市鐵東區人社局對有技能培訓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入戶調查摸底,並結合市場需求為其一對一制訂培訓計劃。

  記者從四平市鐵東區人社局了解到,鐵東區葉赫鎮葉赫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陳利的培訓意向是電焊工,但因疫情無法集中開展線下培訓,6月11日,鐵東區人社局積極協調四平金工技工學校,給他單獨建網絡釘釘教學群,在線上進行理論學習。又帶著金工技校焊工教師于平和教學所需要的設備前往陳利家,現場一對一進行實操教學。對於老師“上門授課”,陳利表示十分滿意,且一對一教學更直接、更易懂,他説:“以前根本不敢想能有老師一對一上家裏來教我,我一直想學電焊,但家裏沒錢沒條件一直也沒學成,現在我學會了就能去當電焊工了,就能有收入了。”

  據悉,接下來鐵東區人社局將繼續對有培訓意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開展“一對一”上門培訓,鼓勵其掌握一技之長,增強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並提供就業信息,積極引導貧困戶在參加培訓後就近解決就業問題。(吉林日報記者 于悅 馬賀 圖片除署名外均為馬賀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