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黑土地迸發新力量 以磅薄之勢繪就全面振興的“德惠藍圖”
德惠市領導踏察惠新路公鐵立交橋建設項目。
總投資2.6億元的惠新路公鐵立交橋正在施工,公鐵立交橋投入使用後,將徹底解決城市交通堵點,全面提升城市通達能力。此為效果圖。
德惠市人民醫院醫療綜合樓建設項目,總投資1.69億元,今年上半年主體完工,即將投入使用。
今年,德惠市城市房地産開發面積34萬平方米,533套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全部開工。圖為萬鈞盛世豪庭棚戶區改造項目,年初開工,年底即可入住。
龍鳳學校建設項目,建成後可增加1620個小學學位,有效緩解德惠市城區小學學位緊張問題。
總投資1.8億元的西環城道路及排水工程,即將投入使用。
朱城子鎮西興村
朱城子鎮良種場村
朱城子鎮良種場村
惠發街道永生村 今年,德惠市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村屯“綠起來”目標基本實現
總投資8.6億元的長春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項目建成投産後,年處理生活垃圾可達43.8萬噸。
總投資3.9億元的漢華年産3000套汽車覆蓋件模具項目已進入車間內部裝修階段。
總投資1.5億元的長春市運通裝配式工廠項目於今年3月開工,投産後年産值達7000萬元。
吉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年産3000噸休閒食品項目,總投資2億元,投産後年産值可達1.5億元。
吉林德翔牧業有限公司
吉林德大有限公司 德惠市有6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佔全省七分之一
程雪家庭農場的28棟玫瑰花棚,每年為長春市民提供玫瑰花40萬株。
德惠市獲評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圖為直升機正在為德惠市朝陽鄉稻田噴灑農藥。
編者按
走過了共克時艱的2020年上半年,奮鬥的歷程充滿艱辛,取得的成績令人振奮。無論疫情衝擊多麼嚴峻、宏觀形勢多麼複雜、發展任務多麼繁重,德惠人民決戰決勝的信心堅如磐石、砥礪奮進的腳步鏗鏘有力。
習近平總書記于近日到吉林視察時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該如何把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變成新時代德惠振興發展的美好現實?
“牢記囑託、奮楫篤行。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真正把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巨大熱情,切實在德惠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征程中體現新擔當、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4日召開的中共德惠市委五屆八次全體會議做出了最堅定的回應——
在服務全局工作中體現新擔當,在走出一條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上實現新突破,奮力開創振興發展新局面。
強化“打先鋒、站排頭”意識,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堅決扛起農業大市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深入開展黑土地保護行動,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辦好各項惠民利民實事。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力促進黨的建設實現新提升,確保德惠正氣充盈、政治清明。
知難而進方顯勇毅,多經風雨乃壯筋骨。緊盯目標不放鬆,排除萬難再發力,高標準高品質完成好全年各項重點任務,為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季夏時節,德惠大地玉米開始灌漿,綠得厚重;水稻正在抽穗,綠得盎然;大片果蔬葳蕤蔥蘢,綠得絢麗……素以黑土地著稱的德惠總面積32.26萬公頃,其中耕地佔21.4萬公頃,土質肥沃。
就在這片黑土地上,德惠人種出了“中國水稻第一鎮”“中國小町米之鄉”,誕生了“中國肉雞之鄉”“中國生豬調出大縣”,打造了“中國食品名城”,躋身“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
磅薄力量正奔涌而出!
回眸上半年 頂壓前行 推動經濟社會穩步前行
今年上半年,德惠人堅守初心、克服萬難、頂壓前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全市經濟發展企穩回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04億元,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8.6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實現4.9億元,固定資産投資實現18.7億元,規上工業總産值實現46.7億元。
築防線 戰疫情
眾志成城守護群眾生命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德惠市委把疫情防控作為壓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務,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成立組織領導機構、壓實各級防控責任,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防控”“五早”等要求,沉著應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市級領導身先士卒,下沉一線親自督戰;各鄉鎮(街道)嚴格履行屬地責任,築牢最嚴聯防聯控防線;衛健、公安等部門履職盡責、協同作戰,構建最嚴排查、隔離、檢測、消殺防控體系;醫務工作者勇擔使命,展示出新時代最美逆行者風采;人民群眾主動配合防控,全市凝聚起萬眾一心的強大正能量,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落政策 優服務
多措並舉助企復工復産
充分發揮“萬人助萬企”機製作用,精心組織“服務企業周”活動,嚴格落實助企融資、減免收費等支持政策。一季度全市65戶規上企業、8戶限上商貿企業順利復工復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最多跑一次”事項達1117項,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842戶、“個轉企”13戶。積極促進市場消費,打造住邦商業綜合體、西客站等夜市商圈,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9億元。
上項目 擴投資
攻堅克難保經濟平穩
深入落實省市“三抓”“三早”行動部署,持續深化“專班抓項目”工作機制,大力實施“五個一批”重大項目攻堅行動,長春(國家)循環經濟産業示範區概念規劃編制完成並通過審議,恒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德翔百萬噸飼料及糧食物流設施等65個項目順利開工建設。深入開展“不見面招商”活動,成功引進總投資4.2億元的華電分散式風電、總投資3.6億元的哈電朱城子生物質熱電聯産等一批重點項目,上半年全市引進內資5.65億元、外資1460萬美元。搶抓國家新基建政策機遇,謀劃推進“761”工程項目72個,總投資73億元。
搶農時 促生産
超前部署保糧食豐收
統籌疫情防控工作和春耕生産,玉米保苗率達到98%,實現歷年最高。全面完成草地貪夜蛾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全市生豬發展到89.7萬頭,無抗養殖技術推廣示範基地增加到13家。1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進展順利,河北、馬家店圍堤防洪工程全面完工。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53萬千瓦,獲評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分別發展到4020家、1300個,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160萬畝。
強建管 增功能
穩步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啟動。下大氣力推進重點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惠新路公鐵立交橋建設進展順利,西環城道路及排水工程已完成主路建設1000米並通車,工農路(育才街至光明街)道路及排水工程全線竣工。城市房地産開發面積34萬平方米,533套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全部開工。縣級公路劉德公路提前兩個月竣工通車,農村老舊公路改造工程全面開工。2019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2020年度脫貧攻堅鄉鎮供水工程順利完工。持續深化城市亂象專項整治,城市管理日益規範。
建工程 嚴整治
城鄉環境治理成效明顯
不斷加大秸稈禁燒力度,禁燒區內秸稈離田、還田總量分別達到137萬噸、31萬噸。加快建設城鄉污水處理工程,東風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及提標改造項目穩步實施,朱城子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大青嘴、邊崗、岔路口污水處理站通水調試,16座污水收集池全部竣工。紮實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開工建設有機肥廠4家。持續開展河道清潔整治,清理河道垃圾近7000噸,清淤疏浚100余公里。飲馬河退耕還河1200余公頃,在冊耕地全部推廣種植低稈作物。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垃圾處理社會化服務正式運行,初步實現農村垃圾日産日清;投入6000余萬元,完成村屯綠化436個,造林綠化面積4000公頃,栽植樹木700萬株,村屯“綠起來”目標基本實現;投入5000余萬元,打造了惠發街道永生村、朱城子鎮良種場村、布海鎮十三家子村等10個“美麗鄉村”建設引領村,帶動農村面貌持續改觀。
穩脫貧 防返貧
精準施策夯實全面小康基礎
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對全市剩餘233名未脫貧人口“一對一”制訂脫貧措施,並全部納入低保範圍。年度計劃內203戶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全部完成。發放春季“雨露計劃”補助22.2萬元,487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全部在校就讀。276個村級衛生室全部開通醫保門診統籌報銷業務,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投入各級專項扶貧資金1109萬元,實施産業項目11個。安排扶貧特崗104個、新增臨時性公益崗位102個。堅持問題導向,全面完成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國家成效考核、省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
惠民生 保穩定
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堅持就業優先,城鎮新增就業329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萬人次。穩妥推進複學復課,著力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的高考工作,連續七年實現平安高考目標。上調城鎮居民低保標準至每人每月520元、農村低保標準至每人每月345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35.7萬人,貧困人口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簽約率達到100%。全面落實“三位一體”信訪包保穩控責任,實現全國“兩會”期間“兩零一無”“五個不發生”目標;深入開展安全治理專項行動,整改安全隱患590項。
抓黨建 提品質
從嚴從實清明政治生態
持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精心組織“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興新突破”教育實踐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狠抓疫情防控期間意識形態工作,處置網絡輿情事件15起,發放各類公告、宣傳單110萬餘份。突出選賢任能,調整幹部3批次25人。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行動,第一書記代言産品152個,直播帶貨銷售額達84萬元。穩妥推進村“兩委”換屆準備工作,及時調整配備村黨組織書記,儲備村級後備人才1800名。全面啟動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組建黨建聯盟10個,配備社區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三長”共7200余人。從嚴開展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衝刺下半年 緊盯目標不放鬆 排除萬難再發力
隨著全省加快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交通強省,以及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等戰略動作疊加效應不斷釋放,為德惠市發揮優勢、進位爭先創造了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德惠人將積極搶抓這一重大機遇,按照省委和長春市委全會要求,以敢於攻堅的精氣神、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雷厲風行的執行力,堅決扛起謀發展、求突破、促振興的時代重任,奮力推動德惠各項事業高品質發展。
下半年,德惠將重點聚焦七大方面工作:
——全力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築牢聯防聯控鋼鐵防線。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克服厭戰情緒、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做到疫情防控意識不松、標準不降、力度不減。毫不放鬆對火車站、高鐵站等重要交通場所人員的全面排查,對境外人員和境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德人員嚴格實施分類隔離管控,有效防範疫情輸入性風險。進一步完善“三長”聯動機制,嚴格社區(村屯)網格化管理,抓好醫院、餐飲、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和養老機構、學校等特殊單位風險防範,督促落實好集中消殺、測溫掃碼、通風換氣等措施,確保各項管控精準到位。強化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價格監測,嚴厲查處涉疫違規違法行為,全力維護市場正常經營秩序。
——著力強化項目攻堅,夯實實體經濟發展後勁。綜合運用以商招商、展會招商、線上招商等手段,開展點對點、屏對屏對接洽談活動,力爭全年引進內資55.6億元以上。強化“專班抓項目”,加快哈電集團生物質熱電聯産、長春市城市LNG應急調峰儲備站等重點項目建設進程,特別是集中力量加快建設長春(國家)循環經濟産業示範區,抓緊啟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總投資5億元的長春市餐廚(廚余)垃圾處理廠、總投資8000萬元的綠動醫療廢棄物處理等項目儘快落地開工,全年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要達到54個以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政務服務綜合改革,常態化開展助企服務,對重點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精準幫扶,督促減稅降費等援企惠企政策落實到位,幫助市場主體解難紓困。力爭到年末,市場主體發展到74000戶,完成“個轉企”83戶。促進市場消費回暖,全年服務業增加值要實現120億元以上。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高全面小康品質成色。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全力維護良好金融秩序。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深入推行“一人一策”,確保99戶233名未脫貧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加快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發揮産業就業、社會保障等帶貧益貧作用,加大對已脫貧人口和一般農戶的動態監測和幫扶力度,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保持幫扶政策和支持力度連續穩定,統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抓好飲馬河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全面完成31項劣五類水體專項治理和水質提升工程項目;強化工業廢氣、汽車尾氣、餐飲油煙等綜合治理,持續抓好秋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加快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確保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加強固體廢棄物特別是危險廢棄物監管,切實改善生態環境品質。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動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全力穩定糧食生産,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抓好黑土地保護,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進秸稈還田技術,完善松沐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基礎設施,強化草地貪夜蛾、水稻病蟲害防治,確保糧食生産安全。不斷壯大健康食品、優質大米、飼料加工、肉雞、肉牛、生豬等優勢産業鏈,提升農業産業化發展水準。充分運用直播助農、電商帶貨等線上模式,拓寬特色農産品銷售渠道。加強擴大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機制創新試點工作,積極探索以土地託管服務為主的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方式。支持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力爭農民合作社發展到4100家、家庭農場達到1650個。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生産,新增農機總動力4萬千瓦,綜合農機化水準超過92%。
——積極統籌城鄉發展,打造宜居城市鮮活樣板。科學編制“十四五”空間規劃和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著力完善各類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引領城市科學有序發展。加快完善重點市政基礎設施,穩步推進惠新路公鐵立交橋建設,完成尾水濕地項目主體工程,力爭西環城路、惠新路等6條主要街路道路及排水工程年內全部完工;加快推進引松供水德九支線項目建設,按時完成市區供水管網改造續建工程,堅決保障城市安全順暢供水。全力做好城市亮化、綠化、彩化工作,加強“五園”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日常街路管理,推動城市景觀提檔升級。按時完成“雪亮工程+”一期項目建設,推動市“智慧交通”綜合指揮中心儘快投入使用,不斷提升城市治理信息化水準。積極建設美麗鄉村,常態化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力度,全面完成5000戶農廁改造任務,確保實現20個村美起來、280個村綠起來。
——大力發展民生事業,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紮實辦好年度十件惠民實事,不斷提高民生工作品質。統籌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落實企業穩崗返還、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等就業政策,年內完成1家省級返鄉創業基地、3個就業示範村創建工作。全力抓好社會事業,加快推進龍鳳學校等中小學新建及維修改造工程,健全完善農村文化活動場所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持續強化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統籌推進扶老、助殘、救孤、優撫等工作,有力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抓好民生工程,按時完成533套棚戶區改造和40個老舊散小區巷路改造任務;全面完成273公里農村老舊公路改造工程,加快啟動省道其太公路(太興村至華家村段)改建項目,真正以民生工作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不斷深化平安創建,鞏固和諧穩定社會局面。全力抓好防汛工作,確保全市安全度汛。著力抓好安全生産,堅決防範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和藥械安全全領域監管,堅決守住食藥安全底線。持續深化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高依法治市水準。健全完善市、鄉、村“三級聯治聯創”模式,抓好“法律六進”活動,不斷提高基層治理法治化水準;持續深化到省市和進京信訪事項化解攻堅,紮實開展信訪事項即接即辦、領導幹部下訪常態化活動,依法打擊纏訪鬧訪、以訪牟利等違法行為,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長春日報8月5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