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從樹品牌、興貿易、拓眼界,到強産業、促開放、聚人心,回眸七屆中國·公主嶺玉米産業博覽會,“獲得感”一直在持續增強——展會“搭臺”釋放“疊加效應”
“中國玉米之鄉”命名儀式暨首屆中國·公主嶺玉米節開幕。(資料圖片)
第二屆中國玉米産業博覽會項目簽約現場。崔維利攝(資料圖片)
第六屆中國玉米産業博覽會創意特色農品展館內人氣爆棚。崔維利攝(資料圖片)
2011年,一個以玉米為主題的“節日”——中國·公主嶺玉米産業博覽會應運而生,成為全國唯一的專業性玉米産業展會。由此,玉米登上舞台中央成為耀眼奪目的“主角”。
借助展會平臺,公主嶺以玉米為根,通過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新思路,創出品牌,搶佔市場,推動産業科學發展,強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確保公主嶺在玉米産業的領軍地位,讓“公主故里”瀟灑地走向全國,擁抱世界。
盤點歷屆玉米博覽會集聚的六大效應,幾分喜悅、幾分豪邁。且採訪且思考,記者忽然對“行下春風有秋雨”有了靈犀一悟:是啊,沒有七屆博覽會的“接力衝刺”,何來如今的簇新局面!
效應一:樹品牌
擦亮玉米之鄉“金字招牌”
公主嶺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北緯43°的陽光灑滿這片孕育希望的黑土地。這裡是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的核心區域,玉米産量高、品質好,總産、單産、商品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
2011年,公主嶺市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玉米之鄉”,肩負起民族玉米産業發展的重大責任和歷史使命。玉米産業開發潛力巨大,産業升級任重道遠。“中國玉米之鄉”這塊得天獨厚的“金字招牌”是大自然的寶貴饋贈,為了讓它叫響全國、走向世界,七屆玉米産業博覽會功不可沒。
以展會為“重要窗口”,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推介域內優秀的玉米産品、玉米企業和優質農産品品牌,借助各類媒體平臺第一時間發佈“嶺城聲音”、講好“展會故事”、傳播“玉米文化”,將“中國玉米之鄉”作為“第一品牌”來鍛造,不斷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其成為一張“最亮名片”,讓世界了解公主嶺,讓公主嶺走向世界。
將“品牌化”發展理念貫穿展會始終,成功發佈公主嶺玉米區域公用品牌,進一步提升了玉米産業競爭力。以品牌提升品質,以品牌引領消費,公主嶺市“三品一標”産品逐年增加,已成功註冊“公主嶺玉米”“公主嶺大米”“公主嶺油豆角”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全市農産品品牌中國馳名商標2件、吉林省著名商標16件;有機食品企業10家、産品23個,綠色食品企業9家、産品22個。
效應二:興貿易
鍛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資源變資本,玉米變黃金。七屆玉米博覽會搭臺,有效促進了區域間經貿互動,一批前景好、效益高的大項目、好項目扎堆入駐,合力唱響“玉米經濟”,不斷把玉米的資源優勢、品質優勢轉化為項目優勢和經濟優勢,鍛造出公主嶺新的經濟“增長極”。
2011年——首屆中國·公主嶺玉米節隆重啟幕,18個省市60余家大企業、大集團200余人來公主嶺參與經貿交流活動,涉及玉米深加工、農機製造、生化農藥等方面的15個投資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55.8億元;同年12月16日,首屆中國·公主嶺玉米産業博覽會開幕,共邀請參展企業155家,展出産品83大類、1000余種産品,全國幾十家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科研成果也聯袂展出,來自國內外430余家玉米項目投資單位、大型經銷商、批發市場等蒞臨博覽會參觀、洽談、採購。
2014年——第二屆中國玉米産業博覽會瞄準玉米全株産業鏈進行重點招商,簽約16個項目,涉及玉米貿易、種業加工、農副産品、玉米精深加工及相關加工機械等多方面,總投資85億元,實現産值245億元。
2015年——第三屆中國玉米産業博覽會期間,共簽約26個項目,引資總額35.2億元。同時,公主嶺市政府與吉林農業大學簽署雙向合作協議,與吉林省農科院簽署共同建設中國玉米種業矽谷戰略合作協議;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與中農大康科技有限公司就特種玉米加工項目簽約。
2016年——第四屆中國玉米産業博覽會上共簽約10個項目,從先進的種植技術到基於種植規模前提下的特種養殖,從産品交易平臺到互聯網+,從農産品加工到農業資源綜合利用,從金融支持到資金管理,直至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構成了完整産業鏈條。
2017年——中國玉米食品産業高峰論壇上,首次開通天貓公主嶺玉米官方旗艦店,消費者在天貓首頁搜索公主嶺玉米官方旗艦店,便可直接購買公主嶺玉米,開啟了公主嶺玉米新零售模式。僅在啟動儀式當天上午,公主嶺玉米官方旗艦店訪客數就超過3.9萬人次,支付訂單2萬單,交易金額達81萬元。
2018年——第六屆中國·公主嶺玉米産業博覽會最大的經貿合作亮點,莫過於首次與公主嶺市對口合作城市浙江衢州的“牽手”,來自衢州的12家企業帶來一批極具地方特色的産品,引得市民們紛紛圍觀選購。公主嶺的鳳至牌大米、黃金米、金絲面、玉米碴和鮮食玉米等農産品,也相繼落戶衢州東方糧食電商産業園,並以産業園為平臺,向四外輻射。
2020年——第七屆中國·公主嶺玉米産業博覽會上,圍繞“鮮食玉米”這一全新領域,展開了一系列重要經貿交流活動,年加工2000萬穗真空包裝玉米、年産1500萬穗鮮食玉米等一批項目成功落戶嶺城。
效應三:拓眼界
“學術碰撞”匯聚“前沿力量”
歷時十年,七屆博覽會,七大主題,七場玉米産業領域最前沿的“華山論劍”,猶如一塊巨大的“磁石”,引進“外腦”補“短板”,引進新理念淘汰“舊思想”,引進新模式摒棄“老路子”,使公主嶺成為先進思想、前沿技術、高端人才匯聚的“洼地”。
聚焦“科技創新與玉米經濟”,邀請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名譽會長、資深糧食問題專家白美清等4位專家,圍繞玉米産業發展趨勢、玉米産業政策、玉米深加工技術、産業投資方向、公主嶺市玉米産業發展等方面發表主旨演講,研判公主嶺玉米産業發展趨勢,展望和玉米産業發展前景,為公主嶺玉米經濟把脈定向。
聚焦“做強玉米經濟加快轉型升級”,邀請到國家相關行業組織、國內大型玉米加工或貿易企業、期貨公司、企業代表,以及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玉米産業發展趨勢、玉米産業政策、玉米深加工技術、産業投資方向、公主嶺市玉米産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專家的獨到見解,為公主嶺玉米産業指明瞭方向,也讓前來參加高端論壇的300余人獲益匪淺。
聚焦“打造玉米種業矽谷”,專家們在種子矽谷設計方案、種子産業化等方面獻計獻策,指出公主嶺要充分利用“中國玉米之鄉”品牌的歷史積澱,通過知識産權保護、基礎配套服務、開闢綠色通道等措施,把國內相關的名企吸引到公主嶺,形成種業矽谷。
聚焦“做強玉米食品産業、引領吉林省玉米經濟突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等5位專家,圍繞傳統的甜玉米食品加工與現代化高新技術相結合、提升鮮食玉米經濟附加值、推動玉米主食化、未來玉米深加工産業發展趨勢分析等方面,為公主嶺把脈獻策。
聚焦“做強玉米食品産業,打造玉米之鄉品牌”,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岳國君等3位行業專家,深入闡述玉米全産業鏈研發、玉米食品化發展前景、公主嶺玉米區域公用品牌創建,以及發展規劃等內容。
效應四:強産業
邁向玉米“全鏈”高效化
公主嶺市以玉米産業博覽會為載體,一棵全方位、多層次的玉米“産業樹”在這裡茁壯成長,推動全市玉米産業由單一化發展逐步向“全鏈”高效化邁進。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公主嶺市充分發揮地處全國春玉米區種子生産和交易的核心地帶,集中力量發展種業,打造全國種業發展核心地,成為全省乃至東北三省的種子集散地和交流中心,種子企業的數量、規模和效益都位於全省前列,實現了種子本土産業化。目前,種子生産企業46家,年生産量達1.16億斤以上,全市種子經營業戶達600多家,年經營種子9000萬斤以上,年銷售額達10億元以上。
以玉米全株産業鏈為切入點,在全株利用上作文章。發展壯大玉米生産加工,已經形成了以中糧玉米生化、黃龍玉米澱粉、祥裕玉米食品等著名玉米加工企業為主體的玉米生産加工集群。同時,通過機械粉碎實現了根茬還田;玉米秸稈一部分加工成為飼料,一部分加工成為燃料,大部分秋季機械打捆後轉入秸稈發電廠;玉米芯成為藥用原料;玉米皮成為編織工藝品原料;玉米須成為“龍須茶”企業緊俏的加工原料,流向大健康市場。
建設玉米食品産業園,成立鮮食玉米産業聯盟,不斷擴大玉米食品産業影響力,推動玉米主食化進程。目前,全市鮮食玉米基地發展到6.1萬畝,年可生産鮮食玉米2億穗,産值達10億元以上,帶動農民增收2000萬元以上。形成了以農嫂、德樂、祥裕、吉農綠色等規模企業為龍頭的鮮食玉米産業集群。
創新産業融合機制,促進三産深度融合化發展。形成了以農嫂、德樂公司為代表的鮮食玉米“基地種植+産品加工+電商行銷”全産業鏈發展,以坤聖園、大嶺君子蘭基地、恒通生態園區為代表的“農業種植+休閒觀光+訂單銷售”農旅結合發展,以雙清湖、大龍山文化園、二十家滿族文化園為代表的生態旅遊觀光等現代服務業,三大産業鏈互補融合,為産業興旺注入強大動力。公主嶺先後被國家確定為全國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效應五:促開放
提升“玉米經濟”外向度
對公主嶺而言,更廣闊的發展源自開放,而玉米産業博覽會恰恰成為一座絕佳的“橋梁”,前沿的科技引領,堅實的産業基礎,充分的經貿交流,有效提升了“玉米經濟”的外向度,鑄就了“公主嶺玉米”與世界接軌的豪情,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紛紛走出國門,踏上了更加廣闊的合作平臺。
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作為甜玉米生産的龍頭企業,年加工甜糯玉米達1億穗,生産的玉米穗、玉米段、玉米粒,以優良的品質和良好的信譽佔領國內外市場,50%以上的産品遠銷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
吉林祥裕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工藝完全引進美國FDA和USDA生産工藝的標準,生産的甜玉米粒罐頭、甜玉米羹罐頭、甜玉米汁飲料、甜玉米真空穗等甜玉米産品,以品牌優勢打入國際市場,30%的産品出口日本和中東地區。
吉林吉農高新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吉林省首家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曾被確定為奧運會、殘奧會供應速凍甜玉米粒全國唯一供應商。以高端技術和研發手段,成為百勝集團的供應商,並且成為肯德基、必勝客等跨國連鎖餐廳的“座上賓”。
效應六:聚人心
讓“玉米文化”持續升溫
物以稀為貴,卻也不儘然,公主嶺漫山遍野的玉米同樣珍貴。珍貴的不僅是“食用性”——當口糧、做澱粉;也不僅是實用性——能加工成3000多種工業産品;其珍貴還在於不斷升溫的“玉米文化”——蘊含在一顆顆小小玉米粒中的精神和品格。
頑強的生命力——玉米的生命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春芽秋果,覆雪寒冰,第二年卻又是一個輪迴;割秸去根,取粒棄芯,根芯化作肥料仍然護著生命。老輩人常説:“見縫兒就能長玉米。”玉米不驕不躁,只要有適宜的光照和水分,就能穩穩噹噹地天天有長進;玉米不憨不犟,總是順應著環境而調整自己,或高一點兒,或矮一點兒,或胖一點兒,或瘦一點兒,臨到末了,總要給你一個棒。
巨大的親和力——玉米不挑剔鄰居,和誰都能友好相處。它可以長在樹叢間,長在稻田旁,長在房山頭;可以與豆類間種,與植物套種,藤蔓纏身仍自得其樂。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並行而不相悖。”玉米長于合作,與白麵相揉,味道獨特;與蔬菜同煮,營養不菲。玉米深加工産品可以廣泛應用於紡織、汽車、醫藥、食品、材料等各個行業,和誰也不犯相。
非凡的奉獻力——玉米全身是寶,新詞兒叫“全株利用”。黃橙橙的籽粒自不必説,就是那最不起眼的秸稈,也被用來發電,燃燒後還能製成鉀肥;如果直接還田,就默默地為明年的豐收出力了。説起“作貢獻”玉米真是使出渾身解數,玉米可以製成的産品數不勝數,就連最貼身的玉米須都獻出來製成茶葉,用來遮風擋雨的玉米葉可以做成貼畫。
君子之風看玉米,玉米精神耀嶺城。如今,玉米質樸的精神底色,正成為公主嶺人的精神標識、品格烙印,外化于形象,內化于追求,同樣生生不息。歷經千百年的歲月沉澱,憑藉七屆玉米産業博覽會的“洗禮”,玉米文化在“中國玉米之鄉”這片熱土上孕育生發、傳播開來。(記者 崔維利 王紀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