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我是當年的“秦大膽”——訪長春市抗戰老幹部秦學欣
秦學欣老人。 孫建一 攝
長春日報8月31日訊(記者 胡曉瓊):在雙陽區,一提起“秦大膽”秦學欣,人們都要向這位93歲的老太太豎起大拇指。
1927年,秦學欣出生在山東煙臺招遠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0年,日軍的一次大轟炸,徹底改變了一家人的生活。“五六個村莊被毀,500多人被炸死。爸爸慘死,我和我媽受了重傷,被埋在倒塌的房子裏,是八路軍救了我,是共産黨讓我活了下來。”秦學欣告訴記者,15歲那年,她加入了民兵隊伍,站崗放哨、埋地雷、挖地道、送情報……17歲,她當上了五村聯防民兵連長。“1944年,民兵連被整編,我任連長,在膠東十幾個縣和日軍展開遊擊戰。”秦學欣説,當年的她手持雙槍、躍馬馳騁,英勇善戰。為了獲得敵人的情報,她化裝深入日軍佔領的平度城偵察,經歷大小戰役百餘次,被人稱為“秦大膽”。
“日軍為非作歹,殺人沒數。”回想起家鄉被日軍侵佔的歲月和場景,老人幾度哽咽,“敵人連嬰兒都不放過,幾個月大的孩子,用刺刀挑他屁股,孩子嗷嗷叫。我們村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被日軍強姦了,最後被活活燒死……”
1946年,秦學欣隨大部隊開赴東北。在四平戰役中,她的連隊120人,最後只活下來8個人,她負傷住進野戰醫院。“傷癒後我在當地發動群眾,帶領民兵對國民黨殘部和地主武裝、土匪組成的反動勢力進行清剿。”秦學欣回憶道。
1982年離休後,這位從戰火中闖蕩出來的老兵、老黨員一直堅守著那份永不割捨的軍人情懷。她常常回憶起和戰友們浴血奮戰的情景,在夢中看到了一張張鮮活的面孔。老人説:“我的戰友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活著的人應該去完成戰友們未竟的事業。是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還要發揮餘熱為黨繼續做點兒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