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逐夢白山松水——我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安圖縣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援建資金,在80個貧困村建立了日間照料站,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
省殘聯文藝小分隊開展送文藝進基層活動。
吉林省殘疾人康復中心赴通榆縣開展精準康復服務活動。
實施産業扶持項目,促進貧困殘疾人增收。
實施貧困殘疾人食用菌種植項目。
扶貧基地的殘疾人正在進行榛子篩選。
吉林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堅持不懈的“脫貧攻堅戰”,讓廣大殘疾人沐浴著改革發展的春風,他們幸福滿滿;這裡又是一個充滿溫暖的大家庭,生活在白山松水的殘疾人享受著全社會的關愛,他們笑容燦爛!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莊重承諾,在全國上下吹響脫貧攻堅號角後,深深敲擊了吉林省殘聯幹部和全省殘疾人的心坎。
決不讓一名殘疾人掉隊!吉林省各級殘聯組織,一鼓作氣、決戰決勝,吉林大地響鼓勁催、旌旗如畫,殘疾人的生活變化喜人。
——全省建檔立卡殘疾人從2016年初的10.14萬人減少到2020年5月底的2538人,全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即將全面完成。
——2016年以來,全省殘聯組織積極爭取8200余萬元,通過改院、改廚、改廁、改門、改地面等方式,為23416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了無障礙改造。
——2018年以來,省級財政累計為各地下撥農村貧困殘疾人産業扶持資金5000多萬元,各地殘聯結合當地農村産業特點開展幫扶工作,累計幫助3.5萬名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現了自主生産增收。
……
使命,在奮進中彰顯擔當;號角,在攻堅時嘹亮響徹。白山松水間,一幕幕殘疾人脫貧攻堅的勵志故事不斷上演,催人奮進。
擔起責任 完善政策
更有底氣了
8月的吉林,雨潤微涼。走進蛟河市漂河鎮橫道子村肢體殘疾人王金山的家,看到的是幸福的笑臉。
“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此時的王金山笑得合不攏嘴。的確,在以前,對他們來説,一家人沒勞力、沒技術、沒資金,日子是艱難的。後來王金山一家在扶貧政策支持下,通過棚膜種植實現了脫貧摘帽。脫貧後的王金山,依然享受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保險,徹底解除了他的後顧之憂。“市裏還給我送來化肥,幫我鞏固脫貧成果,感謝黨的好政策!”王金山的幹勁更足了。
政策保障,讓殘疾人脫貧有盼頭。
為了給殘疾人爭“口袋”,延邊州殘聯想“金點”、出“實招”、下“苦心”。2018年以來,延邊州殘聯搶抓延邊州與寧波市兩地黨委、政府對口扶貧協作深度融合的有利時機,主動作為、勇於擔當,積極與寧波駐延幫扶工作隊、寧波市殘聯對接,謀劃17個扶殘助殘項目,深化合作交流。近年來,延邊州殘聯還出臺《延邊州關於打贏殘疾人脫貧攻堅戰暨推進殘疾人脫貧東西部扶貧協作三年行動(2018年—2020年)的實施方案》《關於在全州農村實施貧困殘疾人日間照料站項目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為打贏殘疾人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政策保障。
好政策托起好日子,這樣的事例可不止一二,更彰顯了吉林省各級殘聯組織攻堅的信心和脫貧的決心。
“由於身體障礙、勞動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較低等原因,貧困殘疾人,特別是農村貧困殘疾人已成為貧困人口中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返貧率最高的特殊困難人群。必須確保對這些‘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人群的政策支持力度,摘帽不摘政策,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省殘聯相關負責同志如是説。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省殘聯黨組、理事會主動擔當作為,層層傳導工作壓力、打牢工作基礎、壓實工作責任,建立起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的長效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吉林省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6-2020年)》,下發了《吉林省殘聯關於貫徹落實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吉林省殘聯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吉林省殘聯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重點任務責任分工及落實措施》《吉林省殘聯繫統殘疾人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吉林省殘聯2020年鞏固脫貧成效保障殘疾人穩定脫貧工作計劃》等政策和文件,並在殘疾人康復服務、電商扶貧、産業扶持、無障礙改造、技能培訓、就業扶貧等方面制定配套推進措施20余項。
産業扶持 培訓技術
更有幹勁了
“再過一段時間,兩頭仔豬就能出欄了,加上這畝地裏的紅辣椒,今年怎麼也能掙個萬把塊錢。”在大安市的長進村,村民李永德正在自家的小院裏盤算著經濟賬。
李永德一家三口都身有殘疾,是長進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年來一直靠著政府補貼度日。在脫貧攻堅工作的精準幫扶下,現在老李家不僅建起了豬舍、搞起了養殖,還經營起了“庭院經濟”,生活完全變了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年來,吉林省各級殘聯組織堅持提高殘疾人技能,加大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力度,組織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産業扶持項目,助力殘疾人脫貧取得實效,從脫貧攻堅的受益者變成主動致富的參與者和貢獻者。
各級殘聯組織紛紛結合農村殘疾人實際和本地産業佈局特點,以種養殖為重點,積極推進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在培訓中,堅持線上線下聯通、室內課堂和現場教學結合,傳統産業和新興業態互融方式開展,不斷增強殘疾人就業本領、激發殘疾人就業活力、堅定殘疾人就業信心,幫助農村貧困殘疾人在“不離土,不離鄉,不離家”的情況下,免費學到先進實用的技術。
近年來,農安縣殘聯圍繞殘疾人創業就業和脫貧增收的需求,結合縣域經濟和産業發展的實際,委託社會培訓機構,對全縣有各類培訓需求的殘疾人,開展了種植業、養殖業、手工製作等方面的實用技術培訓。3年來,累計投入資金160萬元,培訓3000余人,達到了“培訓一人,受益一家,帶動一片”的理想效果。
據悉,從2018年開始,省殘聯制定實施了《吉林省農村貧困殘疾人産業扶持項目實施方案(2018-2020年)》,明確提出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建檔立卡殘疾人進行扶持。2018年以來,每年省級財政安排轉移支付資金專門用於開展貧困殘疾人産業扶持項目,省級財政累計下撥農村貧困殘疾人産業扶持資金5000多萬元,各地殘聯結合實際開展幫扶工作,共幫助3.5萬名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現了自主生産增收,佔全省建檔立卡殘疾人總數的30%。
網絡創業 全省聯動
路子更廣了
瞄準重點難點,網聚攻堅力量。一直以來,省殘聯不斷加強調查研究,積極尋找殘疾人工作與網絡經濟的結合點。
2018年底開始,省殘聯和中國聯通吉林分公司在通信服務、産品提供、資源共享、助殘項目實施等領域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實施信息助殘脫貧。合作開發了“同夢、同行、同心”智慧助殘三同卡,幫助貧困殘疾人享受專屬關愛政策,現已辦理13萬餘張三同卡,累計為全省殘疾人節省通信費用超過1300萬元,開闢了吉林省信息助殘脫貧新領域。
2019年年底以來,省殘聯有針對性的推進殘疾人網絡創業和網絡扶貧工作,培育建立了省級殘疾人網絡創業孵化基地,徵集了全省各級殘疾人扶貧(就業)基地、全省殘聯繫統包保的貧困村所生産的7大類、150余種産品入駐省殘疾人網絡創業孵化基地並在産品展示區分類展示,通過直播帶貨等形式進行展銷。5月17日,在全國助殘日期間,邀請知名網紅為吉林省殘疾人企業生産的扶貧産品帶貨直播,受到廣泛關注。
精準發力,網絡扶貧路更寬。
2020年4月1日,省殘聯組織殘疾人就業服務(信息)中心和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有關同志到中國一汽扶貧館進行對接,就如何有效帶動全省殘疾人網絡就業創業進行了深入研討。
在積極推進省級平臺建設的同時,省殘聯不斷強化工作指導,統籌推進全省殘疾人網絡創業就業工作。6月5日,松原市作為第一個全省地市級殘疾人網絡創業孵化基地正式上線直播;敦化市殘聯依託陽光創業孵化基地通過3個抖音公眾號推介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産品,吸引粉絲300多萬,産品銷量直線上升……
目前,殘疾人網絡創業工作已經在全省各地全面展開,省、市、縣三級網絡創業聯動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包村扶貧 村民笑了
更有溫度了
走進和龍市崇善鎮竹林村,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村莊顯得幸福和諧。自省殘聯包扶以來,竹林村發生了很大變化,一路向前,村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精準扶貧給他們生活帶來的“甜頭”。
竹林村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是邊境少數民族貧困村。2015年以來,吉林省殘聯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精準扶貧”部署包保竹林。通過派駐村工作隊堅守一線,組織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大力支持産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落實,促進資源整合,共同打造“平安竹林、幸福竹林、健康竹林、快樂竹林、美麗竹林”。
“‘第一書記’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謂,而是一種厚重的責任。”延邊州和龍市崇善鎮竹林村“第一書記”孫井微深有感觸地説。
80後的孫井微本身也是一名殘疾人,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在調任竹林村做“第一書記”之前,已經在省殘聯教育就業部門,做了十年的扶貧工作。
擁有320戶、746名村民的竹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達到77戶、115人,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為了精準脫貧,孫井微決定增加村裏的集體收入。於是,在省殘聯的積極支持和籌措下,60萬元扶貧資金“落戶”竹林村,並確定了養牛、養蜂、養驢等7個項目,年均為貧困戶增加收入3600余元。目前,土地租賃金、低保金、分紅收入、公益性崗位工資、養老金等各種收入加起來,貧困家庭的年平均收入超過1萬元。
除此之外,省殘聯和延邊州殘聯共同籌措資金35萬元,在竹林村新建了殘疾人日間照料站和康復室,並且每年免費發放步行輔助機、電子血壓器等輔助性器材和必備藥品,金額達到10多萬元。
就這樣,2018年末,竹林村的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現在,圖們江畔的竹林村笑聲不斷,好事多多,他們感受著包保部門省殘聯送來的溫暖,也切實體會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
2020年5月20日早晨一上班,省殘連線關和所屬事業單位的全體幹部職工收到了出其不意的驚喜和意料之中的溫暖,省殘聯包保幫扶的延邊州和龍市崇善鎮竹林村村委會和全體鄉親為大家每人送上了一束玫瑰花。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這一束束玫瑰蘊含著鄉親們的感謝,也凝聚著省殘聯與竹林村的深情厚意。建檔立卡貧困戶們始終記著:省殘聯籌措資金在村裏發展了養牛項目,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都有分紅有收入;省殘聯領導和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不僅保持經常性聯繫,而且每年數次進村走訪慰問;省殘聯駐村工作隊數年如一日駐村幫扶,為貧困戶落政策、促脫貧、謀發展……
鄉親們都説,是省殘聯的傾心幫扶,是駐村工作隊的努力工作,讓他們的生産生活條件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順利的如期脫貧。鄉親們要在“520”把對省殘聯的感謝和愛用一束束火紅的玫瑰表達出來。
省殘聯的幹部職工被四溢的花香包圍著,在微信群中交流著、在朋友圈中分享著,與竹林村的感情也在花香中昇華著。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省的市、縣兩級殘聯組織都承擔起駐村幫扶的任務,並都派出“第一書記”或者駐村工作隊隊員,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紮實工作,成效顯著,為脫貧攻堅無私奉獻著。
典型引路 智志雙扶
更有目標了
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近年來,吉林省選樹和宣傳了一批殘疾人自主脫貧典型和助殘脫貧典型,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激勵了全社會的奮發自立精神。
47歲的楊文軍,是輝南縣慶陽鎮的一名普通農民,6年前的一次意外,讓他失去了雙臂。
隨著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輝南縣殘聯大力推動電商助力脫貧攻堅。2017年10月,楊文軍參加了縣殘聯組織的電商培訓,並走上了電商之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打磨”,楊文軍開拓新模式,開始直播業務。直播間裏,楊文軍除了經營土特産外,還為和他有著相同命運的人加油鼓勁,深得廣大網友的歡迎。目前,他在直播平臺註冊了3個直播賬戶,粉絲達到6.8萬人。
2019年,楊文軍獲得吉林省脫貧攻堅奮進獎。
“誰也不想戴著貧困的帽子過一輩子啊,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咱們沒有理由不努力!”説這話的是靖宇縣花園口鎮仁義村殘疾人貧困戶于洪波。
2016年初,脫貧攻堅戰打響。于洪波從自家耕地的優勢地塊中拿出4畝地,發展黑果花楸和藍莓種植。他積極向縣農廣校的老師學習田間管理技術,一心撲在地裏,實踐、總結、再實踐……他以數倍于常人的付出,成為村內種植黑果花楸、藍莓的行家裏手。由於技術成熟、管理到位,于洪波家的黑果花楸長勢喜人,到盛果期時每畝地的收益可達1萬元。
“咱們脫貧攻堅既要送政策、送項目,更要送志氣、送信心。只有消除貧困殘疾人思想上的‘貧困’,才能激發他們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團林子村“輪椅書記”張運波説。
團林子村位於長春市下轄的德惠市朝陽鄉,由於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該村的經濟狀況一直不甚良好,尤其是村裏的十余戶殘疾人家庭,生活一直很困難。2012年,張運波帶領村黨支部成立了“朝陽鄉運波綠色稻米黨員生産專業合作社”,鼓勵村民加入合作社,以“公司+農戶”的形式,簽訂種植合同,統一買良種,統一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
為了將産業做精做細,張運波將團林子村的1000多公頃綠色農田劃出110公頃,開闢了“半頃田”大米私人訂制項目。目前,項目在北京、上海、杭州、昆明等30多個城市有了固定的客戶群,村民們也紛紛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自家的農産品。
5月15日,在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全國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先進事蹟網絡報告會在中國殘聯舉行。張運波作為脫貧先進事蹟報告人之一,參加了這場報告會,講述了他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的生動故事。
像楊文軍、于洪波、張運波這樣的殘疾人典型還有很多。雖然身體有諸多不便,但他們以自己的智慧、擔當展示著新時代吉林殘疾人的良好風貌,他們,是新時代的追夢人!
兜底保障 精準扶貧
更有尊嚴了
2020年全面小康的腳步漸行漸近,吉林省已經完成了絕大多數貧困殘疾人的脫貧,這是全省推進殘疾人脫貧實現的一個階段性的勝利。那麼,剩下的2000多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才是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據了解,省殘聯不斷加大對殘疾人“兩項補貼”等相關政策宣傳,推動全面落實各項殘疾人補貼政策,基本做到應補盡補、應享盡享。目前,全省共有29.8萬名城鄉殘疾人享受低保政策,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人數分別達到28.4萬人和31.8萬人。為解決貧困殘疾人家庭托養難題,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4729萬元,實施“陽光家園計劃”,為3.5萬人(次)精神、智力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了居家照料、機構托養等多元化的托養服務。
殘疾人康復是殘疾人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殘疾人補償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推進實施“吉林省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省殘聯組織開展了貧困殘疾人“助聽扶貧”項目。
2019年3月,汪清縣殘聯開展了為期3天的“殘疾人扶貧周——助聽器適配”活動,共為414名聽力殘疾人發放助聽器並現場適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240名。
近年來,省殘聯深入推進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紮實開展殘疾人基本輔具適配、貧困殘疾人助聽無障礙、貧困殘疾人大小腿假肢適配、貧困殘疾人裝飾型假肢及特殊假肢適配等惠殘助殘工作項目,開展了篩查回訪、評估體檢等助殘公益活動,更多農村貧困殘疾人享受到了就近就便的康復服務,每年服務殘疾人超過20萬人次。
“縣殘聯給家裏做了無障礙改造,發了油補。政府幫我蓋了房子、發了兩項補貼,還幫我發展養殖項目,我現在養了50多頭豬和100多只雞,以前拉的饑荒也還清了。”家住東遼縣渭津鎮福勝村的重度殘疾人張義福心裏充滿著對黨和政府的感激。
點滴小事,卻真情無限。
近年來,省殘聯還積極配合省扶貧辦、省住建廳,將符合條件的8495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戶及時納入到了各年度危房改造計劃,完成了農村殘疾人危房改造任務。
脫貧並不是終點,小康才是目標。吉林殘疾人帶著夢想,繼續奮鬥在這吉林大地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