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巴音朝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讓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成為吉林全面振興的最亮麗底色
2020-09-23 09:10:07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巴音朝魯在白城市調研時強調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讓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成為吉林全面振興的最亮麗底色

  吉林日報9月22日訊(記者 繆友銀):9月21日至22日,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來到白城市,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生態環保和“十四五”規劃編制等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讓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成為吉林全面振興的最亮麗底色。

  昔日鹽鹼荒地,今朝稻花飄香。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致力於鹽鹼地改良和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的企業,公司2018年與袁隆平院士團隊簽訂合作協議,在當地建立實驗基地,目前已改良鹽鹼地9300畝並實現成功種植,水稻畝産最高達到1000斤。巴音朝魯來到這裡,實地察看了解企業生産情況,並與袁隆平院士通過視頻親切交流,對袁隆平院士團隊在鹽鹼地改良治理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功表示祝賀,對袁隆平院士為吉林糧食增産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貢獻表示感謝。巴音朝魯還饒有興致地聽取企業技術人員介紹鹽鹼地改良、標準化種植、智慧灌溉、智慧農機、遙感監測和新材料應用等情況,對企業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用科技提升農業生産力的做法表示讚賞。他説,用數據代替經驗,用設備代替人力,使農業變成高科技含量行業,昭示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白城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總結企業的成功做法,堅持科技引領、資金保障,積極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注重引進工商資本下鄉,加強新農人團隊建設,努力創造更多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帶動更多農民致富。

  鎮賚縣和合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産業扶貧重點龍頭企業,目前飼養肉牛3500頭。巴音朝魯向企業負責人詳細了解項目帶貧情況,對企業採取的産業分紅、進企務工、訂單青貯等扶貧模式錶示肯定。他要求當地黨委、政府緊緊抓住産業扶貧這個治本之策,進一步加強龍頭企業培育,著力提升産業扶貧品質,切實把脫貧成果鞏固好、發展好。鎮賚縣瑞信達原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和飛鶴(吉林)乳品有限公司分別是乳製品生産和加工企業,目前都在進行擴能改造。巴音朝魯先後來到企業項目建設現場,詳細了解改造進展情況,叮囑企業負責人抓住規模擴大、産能升級的契機,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搞好精深加工,積極培育名優品牌,不斷做大做強乳製品産業,下大力氣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巴音朝魯高度重視吉林省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在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莫莫格保護區和嫩江流域二龍濤河支流,巴音朝魯實地察看濕地保護和生態建設情況,並參加增殖放流活動。他指出,生態是吉林最大的優勢、最寶貴的財富。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實施好河湖連通等重點生態保護工程,突出抓好綠化造林、濕地補水、排污管控等工作,努力把生態優勢做得更優,把生態底色擦得更亮,實現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調研中,巴音朝魯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扣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的總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推進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努力走出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要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讓吉林西部鹽鹼地變成沃野良田。要堅持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加快農産品加工業發展,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新産業新業態,不斷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拓寬農民增收新空間。要積極扶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不斷提高農業生産經營效率。要抓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抓好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努力建設美麗鄉村。

  高廣濱、胡家福、李偉參加調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