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延吉創城精神”徵集啟事
2020-11-06 11:14:3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周經韜

  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延吉市上下萬眾一心、精誠團結,用頑強的精神、高昂的鬥志、無私的奉獻、艱辛的汗水,共同實現了延吉城市文明的全面提升,樹立了“美麗延吉、文明延吉”的嶄新形象。在此過程中,涌現出無數幕後英雄和感人瞬間,他們展現了延吉這座邊陲古城的文化底蘊和時代色彩,勾勒出小區乾淨舒適、交通規範有序、道路平坦整潔、市民遵德守禮的美好畫卷。文明創建永無止境,為了繼續保持和弘揚創城正能量,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建設,進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擴大文明創建影響力,提升文明城市形象,現開展總結、提煉“延吉創城精神”徵集活動。

  一、徵集時間

  即日起至11月27日(以郵件郵戳或電子郵件發送時間為準)

  二、徵集範圍

  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所有關心和關注延吉創城工作的個人或組織均可投稿。

  三、徵集要求

  (一)“延吉創城精神”內容集中反映延吉人民在文明創建生動實踐中展現出的奮發有為、昂揚向上、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和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激發廣大幹部群眾一如既往參與到文明城市建設中,讓共建共享成為廣大幹部群眾的自覺行為。

  (二)社會認可度高、特色鮮明、立意高遠、言簡意賅、易懂易記、便於傳播和普及,字數控制在20字以內;對表述語進行註釋或創意説明,文字字數不超過800字。

  四、研討評選

  徵集後,將組織有關專家對徵集到的“延吉創城精神”進行研討和評選,結果將在延吉市新聞網和延吉電視臺進行公佈,在創城成果展中進行展示。

  五、提交方式

  (一)電子郵箱:延吉市創建辦yanjichuangcheng@163.com。

  (二)郵寄:延吉市河南街759號市政府1號樓A416  延吉市創建辦,郵編:133000。聯繫電話:0433-2527572。信函來稿請註明“延吉創城精神”字樣、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及聯繫方式,截止時間以郵戳為準。

  六、其它事項

  (一)投稿應徵人須保證所投稿件未侵犯他人知識産權。凡涉及著作權、版權糾紛等法律問題,均由投稿應徵人自行承擔一切後果。

  (二)投稿作品相同者以先投稿者為準(以投寄當地郵戳和電子郵件收到時間為先後次序),所有徵集作品恕不退還。

  (三)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所有應徵作品均不退還,請投稿者自留底稿。

  (四)應徵單位或個人在應徵過程中産生的一切費用自理。

  (五)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凡投稿人均視為同意並遵守活動主辦方的一切規定及要求。

中共延吉市委宣傳部    
延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
2020年11月5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